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5925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属于市政排污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自动化筛分、清除排污管网内垃圾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作为小型污水处理站,使用广泛,该系统对小型生活区污水处理效果较好,在维护到位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市政、环保等部门的排放标准。但目前在用的污处理装置设计重点均在中后段水质处理上,前段污水除渣、出渣方面普遍格栅和人工定期捞渣的方式完成。

而金属格栅遇到未处理的污水一方面会吸附于栅格上造成栅格堵塞,排水不畅,从而引起排水管网的堵塞倒灌,另一方面污水腐蚀性较强,长期浸泡栅格腐蚀破损情况普遍,造成拦渣失效大块固体进入提升池,从而损坏后续污水泵等设备。因此,要确保处理装置运行正常,需要每周甚至更短的周期对格栅池进行检查清捞,一旦检查不及时就会影响整个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造成设备损坏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行对排污管网内的渣滓进行集中分离且能对拦截格栅表面的粘附物进行清除的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排污管网和格栅池(1),所述格栅池(1)埋设于地下,其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其开口端与地表连通,所述格栅池(1)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入口(11),另一侧侧壁设有出口(12),所述格栅池(1)的入口(11)与上游的排污管网连接并连通,所述格栅池(1)的出口(12)与下游的排污管网连接并连通,所述格栅池(1)内设有用以拦截排污管网内的渣滓的拦截格栅(2)。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排污管网的管道上设置格栅池以及位于格栅池内的拦截格栅,用于对上游排污管网内的渣滓进行拦截集中在格栅池内,保持下游排污管网内的水质,以便于后续的污水处理,将集中在格栅池内的垃圾通过人为打捞或是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清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拦截格栅(2)包括第一格栅(21)和第二格栅(22),所述第一格栅(21)倾斜设置在所述格栅池(1)内,且其上端朝向所述格栅池(1)向另一侧侧壁倾斜,所述第二格栅(22)平行设置在第一格栅(21)背离所述出口(12)的一侧,且能相对于第一格栅(21)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格栅(22)下端背离所述第一格栅(21)的一侧水平向前延伸设有用以将格栅池(1)内的渣滓进行清除的捞渣网(22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且在第二格栅的前侧设置捞渣网,且第二格栅相对于第一格栅能向上移动并将捞渣网内的垃圾清理到格栅池的上端开口处,便于维护人员进行清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捞渣网上端开口,且其宽度与第二格栅的宽度一致,其两侧分别与第二格栅的两侧平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捞渣网沉降到液面下,无论是沉降的渣滓还是漂浮的渣滓均在捞渣网上行过程中进行收集,并集中运送到格栅池的上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格栅(21)包括多根倾斜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竖梁(213),每根所述竖梁(213)的上端均朝向所述格栅池(1)安装有出口(12)的侧壁倾斜,多根所述竖梁(213)的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上横梁(211)连接固定,下端通过水平设置的下横梁(212)连接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竖梁(213)与上横梁(211)及下横梁(212)之间形成渗水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第一格栅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横梁中间部位不设置横梁有利于对竖梁表面吸附的渣滓进行清理。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格栅(22)的下端靠近所述第一格栅(21)的一侧水平设有多个与所述渗水间隙一一对应的刮齿(222),所述刮齿(222)远离第二格栅(22)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所述渗水间隙内,所述第二格栅(22)可带动所述刮齿(222)相对于所述第一格栅(21)上下移动,并刮除所述渗水间隙内的粘附物。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二格栅的下端设置刮齿对第一格栅表面的粘附物进行清除,由于第二格栅每次向上向下移动均会对第一格栅表面的粘附进行清除,其清除效率高,方便快捷。

上述技术方案中多个所述刮齿(222)远离所述第二格栅(22)的一端均穿过对应的所述渗水间隙,并通过一根水平设置的限位杆(223)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限位杆能防止第一格栅和第二格栅相互分离,同时还能防止刮齿错位,提高设备的整体匹配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置于拦截格栅上方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缠绕辊、钢丝绳和驱动机构,所述缠绕辊通过钢丝绳与第二格栅的上端连接,所述缠绕辊旋转过程中将第二格栅提起或放下,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缠绕辊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驱动机构对第二格栅进行自动升降,方便快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电机(332)和减速箱(331),所述电机(332)的驱动端连接减速箱(331)输入端,所述减速箱(331)输出端与缠绕辊(31)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驱动机构更加容易控制,第二格栅上升下降均更加平稳。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电机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外接电源,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控制模块控制电机带动第二格栅上升或下降更加方便。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上液位计和下液位计,所述上液位计和下液位计设置于格栅池内,且分别位于第二格栅背离第一格栅(21)的一侧,并依次上下间隔分布,所述上液位计和下液位计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并将第二格栅前方的液位信息传送给控制模块,并由控制模块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上液位计和下液位计分别对格栅池内的液位进行预报,其中液位达到下液位计表示液位超标,液位达到上液位计表示液位超高,前者表示拦截格栅出现堵塞,而后者则表示拦截格栅出现严重堵塞。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用以提醒维护人员格栅池堵塞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感应装置的上液位计的信息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当出现严重堵塞时,控制模块可以通过报警装置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及时疏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报警装置包括扬声器和警报灯,所述扬声器和警报灯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扬声器用以发出声音警报,所述警报灯用以发出灯光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声、光双重报警装置有利于维护人员更加及时准确的掌握报警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拦截格栅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栅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捞渣网与刮齿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捞渣网与刮齿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捞渣网与刮齿的结构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的连接图。

图中:1格栅池,11入口,12出口,2拦截格栅,21第一格栅,211上横梁,212下横梁,213竖梁,22第二格栅,221捞渣网,222刮齿,223限位杆,3升降装置,31缠绕辊,32钢丝绳,33驱动机构,331减速机,332电机,4控制模块,5感应装置,51上液位计,52下液位计,6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排污管网和格栅池1,所述格栅池1埋设于地下,其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其开口端与地表连通,所述格栅池1为竖直设置的长方体形结构,所述格栅池1一侧侧壁上设置有入口11,其对侧侧壁设有出口12,所述格栅池1的入口11与上游的排污管网连接并连通,所述格栅池1的出口12与下游的排污管网连接并连通,所述格栅池1内设有用以拦截排污管网内的渣滓的拦截格栅2,其中优选的,格栅池1的入口的水平高度高于出口12的水平高度,使得污水自上而下运动。

如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拦截格栅2包括第一格栅21和第二格栅22,所述第一格栅21竖向设置且其自下而上沿水流方向向后倾斜固定在所述在格栅池1内,所述第二格栅(22)平行设置在第一格栅(21)背离所述出口(12)的一侧,且能相对于第一格栅(21)上下滑动,所述第二格栅(22)下端背离所述第一格栅(21)的一侧水平向前延伸设有用以将格栅池(1)内的渣滓进行清除的捞渣网(221)。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捞渣网221上端开口,且其宽度与第二格栅22的宽度一致,其两侧分别与第二格栅22的两侧平齐;所述捞渣网221的高度为第二格栅22高度的1/10-1/5,优选的,捞渣网221的开口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格栅池1的入口的水平高度。

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格栅(21)包括多根倾斜设置且相互平行的竖梁(213),每根所述竖梁(213)的上端均朝向所述格栅池(1)安装有出口(12)的侧壁倾斜,多根所述竖梁(213)的上端通过水平设置的上横梁(211)连接固定,下端通过水平设置的下横梁(212)连接固定,相邻两个所述竖梁(213)与上横梁(211)及下横梁(212)之间形成渗水间隙。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格栅22的下端后侧水平向后延伸设置有多个用以清洁第一格栅21的竖梁213表面粘附物的刮齿222,所述刮齿222随第二格栅22上下移动,同时将第一格栅21的竖梁213表面的粘附物进行清理。

如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刮齿222为条形结构,其一端与第二格栅22下端连接,另一端水平向后延伸并穿过第一格栅21,所述刮齿222穿插在相邻的竖梁213之间且分别与所对应的竖梁213或所对应的相邻两个竖梁213的对应侧接触。

如图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刮齿222远离其与第二格栅22连接处的一端与一根水平设置的限位杆223连接,所述竖梁213围合在相应的相邻两个刮齿222以及限位杆223所围合的形成的区域内,所述限位杆223用以防止刮齿222在上下移动过程中脱离第一格栅21的竖梁213。

如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刮齿222为环状结构,每根竖梁213均对应一个刮齿222,且滑动套设在刮齿222的环状结构内。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拦截格栅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置于拦截格栅2上方的升降装置3,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缠绕辊31、钢丝绳32和驱动机构33,所述缠绕辊31通过钢丝绳32与第二格栅22连接,所述缠绕辊31旋转过程中将第二格栅22提起或放下,所述驱动机构33驱动缠绕辊31进行正向或反向旋转,具体升降装置中缠绕辊、钢丝绳和驱动机构的连接关系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作赘述。

如图7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33)包括电机(332)和减速箱(331),所述电机(332)的驱动端连接减速箱(331)输入端,所述减速箱(331)输出端与缠绕辊(31)通过齿轮传动连接。

如图8所示,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模块4,所述电机332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外接电源,所述控制模块4控制电机332的工作状态,其中电机332的工作状态包括停止运转,启动运转,而启动运转又包括正向运转和反向运转。

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感应装置5,所述感应装置5包括上液位计51和下液位计52,所述上液位计51和下液位计52设置于格栅池1内,且分别位于第二格栅22前方并依次上下间隔分布,所述上液位计51和下液位计52分别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并将第二格栅22前方的液位信息传送给控制模块4,并由控制模块4控制电机332的工作状态。其中若上液位计51和下液位计52均没有感应到液位信息表示,格栅池内没有堵塞,污水流动顺畅。

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提醒维护人员格栅池1堵塞的报警装置6,所述报警装置6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根据上液位计51的信息控制报警装置6进行报警。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报警装置6包括扬声器和警报灯,所述扬声器和警报灯均与控制模块4电连接,所述扬声器用以发出声音警报,所述警报灯用以发出灯光报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