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铸造模具的高效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8340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械铸造模具的高效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械铸造模具的高效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铸造机械就是利用这种技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能用到的所有机械设备。灰尘或者其他异物落在模具内部,会对成型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会使得产品的表面有凸起或是凹坑,这样不仅仅降低产品的成品出模率,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对机械铸造模具内壁上的灰尘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模具内部的粉尘、杂质等,改善铸造的效果,提高铸造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机械铸造模具的高效清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械铸造模具的高效清洁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内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上端放置于模具,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支撑柱的底部设有滚珠,所述机体外壳的上端中心处垂直插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下端水平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下端均匀设有若干个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远离横杆的一端设有清洁刷,所述转动轴穿过机体外壳的内壁向外延伸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机体外壳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二驱动电机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套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第一传动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转动轴的上端内壁插接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向转动轴内延伸端套接有主流管,所述主流管贯穿转动轴并向横杆内延伸端连通有分流管,且分流管的下端两侧对称连通有喷头。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驱动电机,且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的内壁插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横杆向外延伸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下端设有纳米海绵。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内壁中心处设有排污口,且排污口的下端连通有收集箱。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有与支撑柱对应的滑槽,且滑槽为条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主流管的管径大于进水管的管径。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与转动轴的连接处套接有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将待清洗的模具放置于固定架上,再通过支撑柱在滑槽内滑动,将模具送至机体外壳内进行清洗,此时,通过外置控制开关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传动轮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进行旋转,转动轴带动横杆旋转,进而使得清洁刷对模具的内壁进行全面清洗,且在伸缩杆和弹簧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而清洗液通过进水管进入主流管内,再通过主流管进入分流管,最终经喷头喷向模具,一边清扫一边喷洒清洗液,增强了清洁效果,此后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旋转,并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再带动丝杆旋转,进而实现纳米海绵的旋转升降功能,且能够对残留在模具表面的污渍进行彻底清理,提高了清洁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针对铸造模具内壁附着的灰尘进行有效清除,确保了铸造产品的质量,该装置使用便捷巧妙,适宜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机体外壳2、模具3、固定架4、支撑柱5、滚珠6、滑槽7、排污口8、收集箱9、转动轴10、横杆11、伸缩杆12、弹簧13、清洁刷14、第一驱动电机15、第一锥齿轮16、第二锥齿轮17、丝杆18、纳米海绵19、主流管20、分流管21、喷头22、进水管23、轴承24、第一传动轮25、皮带26、第二传动轮27、第二驱动电机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用于机械铸造模具的高效清洁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机体外壳2,机体外壳2内设有固定架4,且固定架4的上端放置于模具3,固定架4的下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5,且支撑柱5的底部设有滚珠6,机体外壳2的上端中心处垂直插接有转动轴10,且转动轴10的下端水平固定连接有横杆11,横杆11的下端均匀设有若干个伸缩杆12,且伸缩杆12的外壁套接有弹簧13,伸缩杆12远离横杆11的一端设有清洁刷14,转动轴10穿过机体外壳2的内壁向外延伸端的外壁套接有第一传动轮25,机体外壳2的上端一侧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8,且第二驱动电机28的上端通过第二转轴套接有第二传动轮27,第二传动轮27与第一传动轮25之间连接有皮带26,转动轴10的上端内壁插接有进水管23,且进水管23向转动轴10内延伸端套接有主流管20,主流管20贯穿转动轴10并向横杆11内延伸端连通有分流管21,且分流管21的下端两侧对称连通有喷头22。

具体的,转动轴10的外壁两侧对称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5,且第一驱动电机15的一侧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6,第一锥齿轮16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7,且第二锥齿轮17的内壁插接有丝杆18,丝杆18穿过横杆11向外延伸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下端设有纳米海绵19,第一驱动电机15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16旋转,并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再带动丝杆18旋转,进而实现纳米海绵19的旋转升降功能,第一驱动电机15和第二驱动电机28均通过外置控制开关电性连接市电。

具体的,工作台1的内壁中心处设有排污口8,且排污口8的下端连通有收集箱9,清洁之后的水渍通过排污口8排向收集箱9,避免污染环境。

具体的,工作台1的上端设有与支撑柱5对应的滑槽7,且滑槽7为条形结构,通过支撑柱5实现固定架4的滑动,从而便于模具3的清洁。

具体的,主流管20的管径大于进水管23的管径,保证了主流管20的有效转动,并且不影响进水管23的固定。

具体的,进水管23与转动轴10的连接处套接有轴承24,具有一定的润滑效果,有助于转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待清洗的模具3放置于固定架4上,再通过支撑柱5在滑槽7内滑动,将模具3送至机体外壳2内进行清洗,此时,通过外置控制开关启动第二驱动电机28,第二驱动电机28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传动轮27转动,第二传动轮27在皮带26的作用下带动第一传动轮25转动,从而使得转动轴10进行旋转,转动轴10带动横杆11旋转,进而使得清洁刷14对模具3的内壁进行全面清洗,且在伸缩杆12和弹簧13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而清洗液通过进水管23进入主流管20内,再通过主流管20进入分流管21,最终经喷头22喷向模具3,一边清扫一边喷洒清洗液,增强了清洁效果,此后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5,第一驱动电机15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16旋转,并带动第二锥齿轮17转动,第二锥齿轮17再带动丝杆18旋转,进而实现纳米海绵19的旋转升降功能,且能够对残留在模具3表面的污渍进行彻底清理,提高了清洁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