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00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脱硫废水排放问题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我国2006年颁布的《火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废水水质控制指标》(DL/T 997—2006)中虽未对硫酸根和氯离子等排放标准做出要求,但采用传统工艺处理的脱硫废水已不允许直接排放,所以亟待研究烟气脱硫废水的处理新工艺。目前我国脱硫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常规物理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微滤膜法、多级过滤+反渗透法。由于脱硫废水水质较差,反渗透及预处理工艺费用高,尚未得到推广。

针对化工有机废水高盐分高浓度等特点,基于蒸发浓缩结晶的原理.采用多效减压蒸发浓缩结晶有机废水,对浓缩液中的盐分进行分离后,通过集盐器进行回收,浓缩液进行干燥回收或焚烧处理,,蒸发后的冷凝水一般通过后续的生化处理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废水排放的标准,传统的蒸发浓缩水处理采用多级高温蒸发浓缩进行处理,这种处理的方式能耗较高,需要将废水加热至很高的温度,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成本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对高盐废水进行零排放处理的脱硫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脱硫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固废分离装置、加热室、蒸发分离罐;

所述固废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机12以及与固液分离机12连通的第一罐体11,第一罐体11下端通过第二输送管24连通加热室;

所述蒸发分离罐包括第二罐体31,第二罐体31内部通过隔板32分为废液腔36和净水腔37,隔板32上设置有循环风机35,隔板32顶部具有使废液腔36和净水腔37循环通风的风道38;加热室通过第三输送管26连通废液腔36的顶部;

所述净水腔37底部具有净水出口393,所述废液腔36底部具有浓缩液出口391和结晶出口392,浓缩液出口391通过第四输送管41连通第二输送管24。

所述第三输送管26位于废液腔36的端部连接有喷淋器33。

所述加热室包括外壳体21,外壳体21的腔体内壁上螺旋状设置有第一输送管23,第一输送管23的一端连通第二输送管24、另一端连通第三输送管26,外壳体21的腔体下部设置有燃烧机22。

所述净水腔37的内壁上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冷凝板34。

所述第三输送管26上设置有温度测量计261和流量测量计262。

所述第二输送管24上设置有第一泵体25。

所述第四输送管41上设置有第二泵体42。

所述第一罐体11内、净水腔37内、废液腔36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所述第二输送管24上和浓缩液出口391均设置有滤芯241。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处理高浓度的高盐废水,同时可将污水分离出可利用的高盐结晶以及净水,对设备工艺以及要求较低 ,容易实现,同时相比传统的煮沸蒸发结晶,本装置能耗更低,更加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脱硫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第一罐体;12-固液分离机;23-第一输送管;24-第二输送管;241-滤芯;25-第一泵体;26-第三输送管;261-温度测量计;262-流速测量计;21-外壳体;22-燃烧机;33-喷淋器;31-第二罐体;38-循环风道;34-冷凝板;35-循环风机;32-隔板;36-废液腔;37-净水腔;391-浓缩液出口;392-结晶出口;393-净水出口,41-第四输送管;42-第二泵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脱硫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固废分离装置、加热室、蒸发分离罐。

固废分离装置包括固液分离机12和第一罐体11,固液分离机12的出液口连通第一罐体11的上端,第一罐体11的下端通过第二输送管24连通加热室,蒸发分离罐包括第二罐体31,加热室通过第三输送管26连通第二罐体31。

加热室可选用现有的加热器,而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室包括外壳体21、第三输送管23、燃烧机22,第三输送管23螺旋桩设置在外壳体21的腔体内壁上,第三输送管23的一端连通第二输送管24、另一端连通第三输送管26,外壳体21的腔体下部设置有燃烧机22。通过燃烧机22燃烧的热量对腔体内部加热, 进而对第三输送管23内的液体加热。

蒸发分离罐的第二罐体31内部设置隔板32,隔板32将第二罐体31分为废液腔36和净水腔37,同时隔板32下部、废液腔36和净水腔37的最高液位上方设置循环风机35,隔板32顶部未连接第一罐体31顶端,而是具有间隙,进而形成使废液腔36和净水腔37循环通风的风道38,通过循环风机35、风道38使废液腔36和净水腔37之间的气流流通。加热室通过第三输送管26连通废液腔36的顶部;第三输送管26位于废液腔36的端部连接有喷淋器33。

第二罐体31的净水腔37的内壁上依次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冷凝板34,用于对喷淋器喷淋后,通过风道38送到净水腔37的蒸汽进行冷凝,形成液体进入净水腔下端。

净水腔37底部具有净水出口393,废液腔36底部具有浓缩液出口391和结晶出口392,浓缩液出口391通过第四输送管41连通第二输送管24,通过第二输送管24与第一输送管23连通。

第二输送管24上设置有第一泵体25,用于将第一罐体11内的液体泵入第一输送管23进行加热。

第四输送管41上设置有第二泵体42,用于将废液腔36内的废液泵入到第一输送管23加热后进行循环处理,加大处理的质量。

第三输送管26上设置有温度测量计261和流量测量计262,用于对第一输送管23输送的液体的温度和流量进行测量,以便于在达到需要的流量时,将流量信息传递给外置的控制器,通过外置的与第一泵体25、第二泵体42连接的控制器,停止第一泵体25和第二泵体42的工作,同时用于在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时,通过与温度测量计261和燃烧机22连接的控制器,停止燃烧机22的工作,防止温度过高。

第一罐体11内、净水腔37内、废液腔36内均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外置的控制器连接,用于时刻测量各腔体内的液体液位,防止液位超出要求。

第二输送管24上和浓缩液出口391均设置有滤芯241,用于对液体进行初步的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行脱硫高盐废水零排放的处理步骤为:

第一步:高盐废水经过固液分离机12将废水的污泥以及悬浮颗粒分离并将废液送入第一罐体11内,第一泵体25工作,第一罐体11内的废水经过滤芯241过滤后,在第一泵体25 的作用下通过第二输送管24泵入加热室的第一输送管23内;

第二步:燃烧机22工作,对第一输送管23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具体来说,废水加热至40-80℃;

第三步:加热后的废水通过第三输送管26输送至废液腔36上端的喷淋器33进行喷淋,同时通过循环风机35、风道38的工作,在废液腔36形成向上流向净水腔37的气流,该气流将喷淋的液体中的部分水蒸气进过风道38送入到净水腔37,在冷凝板34的作用下,蒸汽在净水腔37的冷凝板34冷凝进入净水腔37底部储液,达到净水腔37设置的液位警示点时,通过净水出口开始排水;

第四步:废液腔36内的液体到达适应液位后,第一泵体25停止工作,第二泵体42开始工作,循环将废液腔36内的液体经过加热室以及喷淋器33进行循环再处理,使得废液腔的液体逐步得到高盐浓缩液,净水得到分离,浓缩液析出结晶经过结晶出口392取出进行利用。

第五步:开启第一泵体25,关闭第二泵体42,重复前四步工作,使得高盐废水被全部浓缩分离。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处理高浓度的高盐废水,同时可将污水分离出可利用的高盐结晶以及净水,对设备工艺以及要求较低 ,容易实现,同时相比传统的煮沸蒸发结晶,本装置能耗更低,更加节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