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解池用曝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1546发布日期:2018-07-07 18:28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微电解池用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曝气装置均是在池底设置曝气管,曝气管上开设曝气孔,由下往上曝气,此种设置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其曝气孔向上开设,大颗粒杂质容易进入,导致曝气孔的堵塞。

再者在微电解池中,进行微电解反应需要在池内投加电解材料,例如铁块,铁丝等,会对曝气管造成损坏。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139090U,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电解反应器,所述微电解反应器包括反应池5和与所述反应池5相通的酸槽2、废水进口1和废水出口,其中,所述反应池5设有空气搅拌装置,所述空气搅拌装置包括设在所述反应池5底部的曝气管7和与曝气管7相连的风机,所述曝气管7上有曝气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微电解反应器中微电解质易板结、使用寿命短、操作劳动强度大的现象,使微电解反应器运行更稳定、出水效果更好。

其就是采用底部向上曝气,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由上往下曝气,有效防止曝气管堵塞,并且防止电解材料对曝气管的破环,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微电解池用曝气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电解池用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微电解池上方的进气主管、与进气主管连通的若干个竖直的进气支管、与每根进气支管底端垂直连接的曝气主管,其特征在于曝气主管设置于微电解池上方,曝气主管上分布有多个曝气点,每个曝气点单独接一根竖直的曝气支管,曝气支管末端伸入微电解池底部,曝气支管末端设置有曝气头。

作为优选,曝气支管穿套于PP防护管内,PP防护管的近顶端和近底端固定与微电解池的支架上。

作为优选,曝气头为变径头,最大径为25mm,最小径为10mm。

作为优选,每根进气支管上设置有蝶阀。

作为优选,曝气主管与曝气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平安装的球阀。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的曝气管道进行改进,采用伸入式从上往下曝气,曝气孔竖直向下,有效防止堵塞,并且特别适用于微电解池的曝气,设备使用寿命长,适宜产业化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曝气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微电解池用曝气装置,包括设置于微电解池1上方的进气主管2、与进气主管2连通的若干个竖直的进气支管3、与每根进气支管3底端垂直连接的曝气主管4,曝气主管4设置于微电解池1上方,曝气主管3上分布有多个曝气点,每个曝气点单独接一根竖直的曝气支管5,曝气支管5末端伸入微电解池1底部,曝气支管5末端设置有曝气头6。曝气支管5穿套于PP防护管7内,PP防护管7的近顶端和近底端固定与微电解池1的支架8上。曝气头6为变径头,最大径为25mm,最小径为10mm。每根进气支管2上设置有蝶阀9。曝气主管4与曝气支管5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平安装的球阀10。

所述进气主管2、支管3、曝气主管2、支管5均为UPVC材质,PP防护管7近底端侧壁焊接有板套,板套与填料支架8.1固定连接。曝气支管5的管径为25mm,PP防护管7的管径为4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