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2400发布日期:2018-08-21 16:1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cnc生产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



背景技术:

在cnc生产线上,当完成产品的切削、铣削、钻孔等加工作业后,由于产品的表面沾满了加工金属屑、切削液、油污等污渍,在对产品进行打包入库前需要及时进行清洗作业,以防止零部件在存储及运输过程中出现锈蚀、磨损等现象。

现有的喷淋清洗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人工辅助的步骤较大,导致清洗效率低下;其次,装置整体体积庞大、不紧凑,占地面积大不易工作人员调试,车间场地利用率低;再次,区域划分过多,导致清洗步骤繁杂,程序控制难度加大,清洗效率低下;最后,针对不同尺寸的产品,各个机构的可调节性较差,导致清洗装置针对不同尺寸或形状的产品适配性较差。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调试,同时具有较合理的清洗区域划分,仅采用三个工作区域就能对清洗区域进行明确划分,缩短清洗节奏,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同时各个机构可调节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尺寸或形状的产品。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包括:

控制系统;

机架;以及

设于机架内部的热风机构、喷淋清洗装置、及污水收集箱,

其中,机架内部被分隔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设备间、清洗间、及污水收集间,所述热风机构、喷淋清洗装置、及污水收集箱分别设于设备间、清洗间、及污水收集间内,所述热风机构、喷淋清洗装置、及污水收集箱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喷淋清洗装置包括:

设于清洗间内的容纳筒,该容纳筒内部中空且在其上下两端敞开以形成上下敞口;以及

设于容纳筒内部的喷淋烘干装置与转台机构,

其中,喷淋烘干装置设于容纳筒的上敞口处并将该上敞口封闭,转台机构设于容纳筒的下敞口处并将该下敞口封闭。

优选的是,筒体的上半段设有隔断组件,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上下料窗口。

优选的是,所述隔断组件包括:

设于筒体中心处的安装套筒;以及

固接于安装套筒与筒体之间隔板,

其中,隔板沿安装套筒的外侧周向布置。

优选的是,隔板设有三片,每片隔板均在竖直平面内延伸,三片隔板将筒体内的容纳空间分隔成沿筒体内壁周向依次设置的上下料区域、喷淋区域及烘干区域。

优选的是,转台机构包括:

封闭于所述下敞口处的支撑底座;以及

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转台组件,

其中,所述转台组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底座包括:

底盘;以及

设于底盘内的支撑架,

其中,底盘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底壁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壁并且从该底壁的外周向上延伸。

优选的是,所述转台组件包括:

设于底盘之上的转盘,转盘上方形成有清洗室;以及

固接于转盘之上的清洗室分隔组件,

其中,转盘与底盘同心设置,转盘与底盘之间通过一转动轴承组件相连。

优选的是,所述转动轴承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转轴盘及转轴座,其中,转轴盘的上表面与转盘的下表面相固接,转轴盘的下表面与转轴座转动连接,转轴座的下表面与基座的上表面相固接,转轴盘的上表面中心处一体式地设有转轴,转轴穿过转盘后竖直向上延伸。

优选的是,喷淋烘干装置包括:

封闭于所述上敞口处的安装基盘;以及

安装于安装基盘上的喷淋机构与烘干机构,

其中,上下料区域、喷淋区域、及烘干区域位于安装基盘的正下方空间内,喷淋机构及烘干机构分别位于喷淋区域处及烘干区域处,安装基盘的圆心处设有旋转驱动器,该旋转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直至与转轴相固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调试,同时具有较合理的清洗区域划分,仅采用三个工作区域就能对清洗区域进行明确划分,大大提高了清洗效率,同时各个机构可调节性较好,能够适应不同尺寸或形成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喷淋清洗装置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容纳筒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喷淋清洗装置的内部三维结构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转台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转台机构的俯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转台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喷淋烘干装置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中烘干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及图2,三工位转台式自动喷淋清洗机包括:

控制系统;

机架11;以及

设于机架11内部的热风机构14、喷淋清洗装置、及污水收集箱12,

其中,机架11内部被分隔成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设备间113、清洗间112、及污水收集间111,所述热风机构14、喷淋清洗装置、及污水收集箱12分别设于设备间113、清洗间112、及污水收集间111内,所述热风机构14、喷淋清洗装置、及污水收集箱12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通常,热风机构14产生的热风通往喷淋清洗装置的顶部,喷淋清洗装置的底部与污水收集箱12相连通,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被污水收集箱12收集后集中处理。

参照图2及图3,所述喷淋清洗装置包括:

设于清洗间112内的容纳筒13,该容纳筒13内部中空且在其上下两端敞开以形成上下敞口;以及

设于容纳筒13内部的喷淋烘干装置15与转台机构16,

其中,喷淋烘干装置15设于容纳筒13的上敞口处并将该上敞口封闭,转台机构16设于容纳筒13的下敞口处并将该下敞口封闭。

参照图3,筒体131的上半段设有隔断组件,筒体131的侧壁上开设有上下料窗口132。

进一步地,筒体131呈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隔断组件包括:

设于筒体131中心处的安装套筒133;以及

固接于安装套筒133与筒体131之间隔板1331,

其中,隔板1331沿安装套筒133的外侧周向布置。

进一步地,隔板1331设有三片,每片隔板1331均在竖直平面内延伸。

进一步地,三片隔板1331将筒体131内的容纳空间分隔成沿筒体131内壁周向依次设置的上下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

进一步地,上下料窗口132通往上下料区域p1。

进一步地,筒体131的侧壁上、与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相对处分别设有喷淋观察窗口及烘干观察窗口。

再次参照图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筒体131的底部设有转台机构16,转台机构16位于隔断组件的正下方且将筒体131的下敞口封闭。

参照图5~图7,转台机构16包括:

封闭于所述下敞口处的支撑底座;以及

设于所述支撑底座上的转台组件,

其中,所述转台组件与所述支撑底座转动连接。

底盘161;以及

设于底盘161内的支撑架163,

其中,底盘161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侧壁在所述底壁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底壁并且从该底壁的外周向上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呈圆盘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顶端设有一圈裙部,所述裙部在所述侧壁的外周上一体式地结合该侧壁并且从该侧壁的外周水平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裙部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

进一步地,支撑架163包括支撑杆1631及基座1633,其中,基座1633呈圆盘形且与所述底壁同心设置,支撑杆1631设有三根。

进一步地,支撑杆163的内侧端与基座1633的外侧相固接。

进一步地,三根支撑杆163的延长线相交于基座1633的圆心处。

进一步地,两两支撑杆163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有依次设置的上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上、喷淋区域p2处连通有下水管1611。

进一步地,支撑杆163的外侧端与所述侧壁相固接,两两支撑杆163间固接有加强杆1632。

参照图5~图7,所述转台组件包括:

设于底盘161之上的转盘162,转盘162上方形成有清洗室;以及

固接于转盘162之上的清洗室分隔组件,

其中,转盘162与底盘161同心设置,转盘162与底盘161之间通过一转动轴承组件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承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转轴盘1682及转轴座1681,其中,转轴盘1682的上表面与转盘162的下表面相固接,转轴盘1682的下表面与转轴座1681转动连接,转轴座1681的下表面与基座1633的上表面相固接,转轴盘1682的上表面中心处一体式地设有转轴1683,转轴1683穿过转盘162后竖直向上延伸。

参照图8,喷淋烘干装置15包括:

圆形的安装基盘151,上下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位于安装基盘151的正下方空间内;以及

安装于安装基盘151上的喷淋机构153与烘干机构154,

其中,喷淋机构153及烘干机构154分别位于喷淋区域p2处及烘干区域p3处,安装基盘151的圆心处设有旋转驱动器152,该旋转驱动器152的动力输出端竖直向下延伸直至与转轴1683相固接。

进一步地,喷淋机构153与烘干机构154均可在竖直平面内升降。

参照图9,烘干机构154包括:

控制器:

安装基座1541;

设于安装基座1541上的烘干驱动器1542;以及

设于烘干驱动器1542的动力输出端1543上的烘干组件,

其中,所述烘干组件可在烘干驱动器1542的驱动下选择性升降,烘干驱动器1542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烘干驱动器1542的动力输出端1543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组件包括:

与动力输出端1543的末端相固接的烘干基座1544;

设于烘干基座1544上的热风箱连接件1545;以及

与热风箱连接件1545相固接的热风箱1546,

其中,热风箱连接件1545包括基部及至少一根悬臂部。

进一步地,所述基部与烘干基座1544相固接,所述悬臂部与所述基部一体成型并竖直向下延伸,每根所述悬臂部上均设有热风箱1546。

进一步地,所述悬臂部设有两根,分别设于所述基部的前后两端,两组热风箱1546分别设于两根所述悬臂部的内侧。

进一步地,两组热风箱1546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形成位于两者之间的烘干空间。

进一步地,烘干基座1544上贯穿式地设有朝向所述烘干空间的高度传感器1547,所述高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参照图5~图7,所述清洗室分隔组件包括:

与转盘162同心设置的转筒166;以及

固接于转筒166外壁上的分隔壁1661,

其中,转筒166内部中空且沿竖直方向延伸,转筒166的底部与转盘162相固接。

进一步地,分隔壁1661设有三组且均在竖直平面内延伸,三组分隔壁1661在转筒166的周向上呈放射状分布,三组分隔壁1661将转盘162上方的所述清洗室分隔成三个工件容纳室,在转盘162转动过程中,每个所述工件容纳室均周期性地从上下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中依次转过。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工件容纳室的形状及横截面积均与上下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的形状及面积相同。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下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置,且上下料区域p1、喷淋区域p2及烘干区域p3均为面积等同的扇形结构。

参照图6,每个工件容纳室上均固接有工件放置架167。

参照图5及图6,转盘162的边缘处形成有若干个半封闭式的定位槽1621,底盘161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组件165,在转盘162旋转过程中,定位组件165周期性地与定位槽1621相配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槽1621在转盘162的边缘处沿周向等间距地设有六个,定位组件165相对地设有两个,其中,定位槽1621呈半开放式的四边形结构,其朝向转盘162内侧的一端呈v型结构,而定位组件165中形成有与定位槽1621的形状互补的定位楔块,定位槽1621的内侧呈v型结构能够使得定位槽1621与定位楔块相配合得更紧密,防止进一步晃动,从而提高定位精度,而两个定位组件165相对设置能够尽可能简化机构组件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定位的稳定程度。

清洗步骤:

第一步:清洗时,先第一件工件首先放置于上下料区域p1上方的工件放置架167上,转盘162随即旋转120°角,将第一件工件旋转至喷淋区域p2处等待喷淋,此时再在上下料区域p1上方的工件放置架167上放入第二件工件;

第二步:待喷淋区域p2处的第一件工件喷淋完毕后,转盘162再次旋转120°角,将第一件工件从喷淋区域p2旋转至烘干区域p3等待烘干,而将第二件工件从上下料区域p1旋转至喷淋区域p2处等待喷淋,此时再在上下料区域p1上方的工件放置架167上放入第三件工件;

第三步:待烘干区域p3处的第一件工件烘干完毕后,转盘162再次旋转120°角,将第一件工件从烘干区域p3旋转至上下料区域p1处等待下料,将第二件工件从喷淋区域p2旋转至烘干区域p3等待烘干,将第三件工件从上下料区域p1旋转至喷淋区域p2等待喷淋;

第四步:将第一工件从上下料区域p1处取下,同时更换上未清洗的第四件工件,喷淋区域p2处开始进行第三件工件的喷淋作业,烘干区域p3处开始进行对第二工件的烘干作业;

第五步:重复上述四个步骤,直至清洗完所有工件。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