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延生产线除烟抑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73301发布日期:2019-12-31 19:10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压延生产线除烟抑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塑料薄膜压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延生产线除烟抑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压延生产线物料通过线斜背式双向拉伸装置时,除烟抑油装置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由于该压延生产线生产时物料通过斜背式双向拉伸装置会产生较大的油烟,这样不仅会污染车间环境,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使已形成油状物质的油烟滴落在产品上,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进而加大了压延生产的制作成本,给整个生产过程带来诸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有效排除油烟且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压延生产线除烟抑油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压延生产线除烟抑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双向拉伸装置上方的除烟罩和与除烟罩顶部固接的风机系统,所述除烟罩内居中部位设有集油托盘和与集油托盘一侧连接的集油托盘导油管,所述除烟罩内周边底部上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集油槽,所述集油槽底部连接有集油槽导油管,所述集油托盘导油管和集油槽导油管分别与储油桶连通。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集油托盘为其底部制有矩形底的锥形体,所述集油托盘与除烟罩顶部水平方向上设有便于排油的20°-30°倾斜角。

所述集油托盘的矩形底低端通过集油托盘导油管与除烟罩内周边底部上的集油槽连接。

所述集油槽截面为矩形。

所述集油槽对应的两侧底部固接集油槽导油管。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时,通过除烟罩的风机系统可将较大的油烟排出车间外,并可利用除烟罩内的锥形集油托盘将吸附在除烟罩内壁上的油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集油托盘导油管将油污送入储油桶内。此外,还可通过除烟罩内周边上的集油槽和集油槽导油管收集油污,这样可有效避免了吸附在除烟罩上的油滴落到斜背式双向拉伸装置正在生产的膜产品上,污染膜产品,进而大幅度提高了薄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提高生产效率。本除烟抑油装置结构设置合理,除烟抑油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双向拉伸装置;2、除烟罩;3、集油托盘;4、集油托盘导油管;5、集油槽;6、集油槽导油管;7、储油桶;8、风机系统;9、除烟罩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和图2,压延生产线除烟抑油装置,包括位于双向拉伸装置1上方的除烟罩2和与除烟罩顶部固接的风机系统8,所述除烟罩2与除烟罩支架9固定。所述除烟罩内居中部位设有集油托盘3和与集油托盘一侧连接的集油托盘导油管4,所述除烟罩内周边底部上还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集油槽5,所述集油槽底部连接有集油槽导油管6,所述集油托盘导油管和集油槽导油管分别与储油桶7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托盘为其底部制有矩形底的锥形体,所述集油托盘与除烟罩顶部水平方向上设有便于排油的20°-30°倾斜角,即集油托盘的两端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便于收集集油托盘内的油污。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托盘3的矩形底低端通过集油托盘导油管4与除烟罩内周边底部上的集油槽5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油槽5的截面为矩形。

所述集油槽对应的两侧底部固接集油槽导油管6,所述集油槽导油管6分别连通储油桶7。

通过除烟罩2和集油托盘3收集的油污经过集油托盘导油管4和集油槽导油管6最终排至储油桶7,有效避免了吸附在除烟罩上的油滴落到斜背式双向拉伸装置正在生产的膜产品上,确保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在生产时,通过除烟罩顶部的风机系统可将较大的油烟排出车间外,并可利用除烟罩内的锥形集油托盘将吸附在除烟罩内壁上的油滴进行收集,然后通过集油托盘导油管将油污送入储油桶内。此外,还可通过除烟罩内周边上的集油槽和集油槽导油管收集油污,本除烟罩能将从斜背式双向拉伸装置上挥发的油烟完全吸收在内,且油烟吸除率高。这样可有效避免了吸附在除烟罩上的油滴落到斜背式双向拉伸装置正在生产的膜产品上,污染膜产品,进而大幅度提高了薄膜产品的质量,同时还可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附图中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