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585发布日期:2018-11-07 20:1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传动机构(10),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多个支撑辊(12),每个所述支撑辊(12)能够围绕该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还包括传送带(20),所述传送带(20)的至少一面能够贴覆污泥,所述传送带(20)绕置于多个所述支撑辊(12)并形成封闭的传送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10)包括设置于由多个所述支撑辊(12)共同限定形成的晾泥区(13)内的两排交错分布的牵引辊(14),其中,所述牵引辊(14)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支撑辊(12)的中心轴线,所述传送带(20)的传动路径包括绕置于所述支撑辊(12)的第一部分和绕置于所述牵引辊(14)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的两端连续,在所述第二部分,所述传送带(20)交替绕置于不同排的所述牵引辊(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带(20)的传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二部分上游的位置设置有自动挂泥机构以将污泥自动贴覆于所述传送带(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2)包括依次逆时针排布呈矩形的第一支撑辊(12a)、第二支撑辊(12b)、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每个所述支撑辊(12)沿水平或竖直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辊(12)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辊(12a)和所述第二支撑辊(12b) 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辊(12c)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辊(12a)沿所述传送方向邻接所述第二部分的上游端;

所述自动挂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辊(12a)的上方的用于容纳所述污泥的污泥容器(16),所述传送带(20)能够穿过所述污泥容器(16)的内部容纳空间,并且所述传送带(20)通过所述污泥容器(16)时能够自动挂取所述污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形成为多孔隙的网状结构,和/或所述传送带(20)的厚度为0.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容器(16)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对刮泥板(15),一对所述刮泥板(15)分别位于所述传送带(20)的彼此相对的两侧,一对所述刮泥板(15)能够将所述传送带(20)的相应的表面的所述污泥刮抹平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装置包括振泥机构(18),所述振泥机构(18)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沿所述传送方向位于所述晾泥区(13)下游的振泥区(17),所述振泥机构(18)设置为能够使得经过所述振泥机构(18)的所述传送带(20)发生振动以使得污泥脱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泥机构(18)包括沿竖直方向交错分布的多个振动轮(180),所述传送带(20)依次绕过多个所述振动轮(1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2) 包括设置于所述振泥区(17)内的第五支撑辊(12e)和第六支撑辊(12f),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支撑辊(12d)后依次绕置于所述第六支撑辊(12f)和所述第五支撑辊(12e)与所述第二部分的一端相连续,所述第六支撑辊(12f)设置在所述第五支撑辊(12e)和第四支撑辊(12d)的下方;

所述振泥机构(18)设置于所述第五支撑辊(12e)和所述第六支撑辊(12f)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泥机构(18)包括用于容纳脱落的污泥的敞口容纳槽(181),所述敞口容纳槽(181)位于多个所述振动轮(180)的下方,且所述敞口容纳槽(181)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传送带(20)穿过的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污泥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辊(12)的结构与所述牵引辊(14)的结构相同,所述支撑辊(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旋转轮(120)和装设于一对所述旋转轮(120)之间且沿所述旋转轮(120)的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杆(121)。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