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托辊组的避震爬梯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586发布日期:2018-11-07 20:1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托辊组的避震爬梯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托辊组的避震爬梯行李箱。



背景技术:

传统的行李箱在上下楼时给使用者带来的不便不言而喻,多数履带式爬梯行李箱和三轮爬梯行李箱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项问题,但它们同时带来了爬梯时震感大使用寿命短,噪声大,爬梯操作不便等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音小,减震效果好的基于托辊组的避震爬梯行李箱。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托辊组的避震爬梯行李箱,包括带拉杆的箱体,箱体背面设置有两排沿竖向排列的托辊轮,箱体背面平行设置有一对用以安装两排托辊轮的托辊架,所述箱体背面内侧安装有底板,两侧的托辊架两端与底板之间分别连接有减震器;每排托辊轮的上、下端排列形成27°倾角。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倾斜设置,并且减震器一端铰接于底板上,另一端铰接于托辊架上;同一托辊架两端的减震器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托辊轮为橡胶托辊轮,所述箱体背面设置有供减震器穿入的让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包括横杆和位于两侧的支杆,所述箱体背面内侧平行设置有一对导槽,所述支杆下端连接有与导槽滑动配合的支杆连接件,所述支杆与支杆连接件之间通过可弯折的弹性管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托辊组的避震爬梯行李箱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减震效果好,可大大降低爬梯噪音,延长使用寿命长;可弯折拉杆设计,极大方便使用,更加人性化。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构造示意图;

图4是图3中I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辊架构造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减震器构造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箱体、110-底板、120-让位孔、130-导槽、200-拉杆、210-横杆、220-支杆、230-支杆连接件、240-弹性管、300-托辊架、310-托辊轮、320-减震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基于托辊组的避震爬梯行李箱,包括带拉杆200的箱体100,箱体100背面设置有两排沿竖向排列的托辊轮310,箱体背面平行设置有一对用以安装两排托辊轮的托辊架300,所述箱体100背面内侧安装有底板110,两侧的托辊架300两端与底板110之间分别连接有减震器320,减震效果好,爬梯噪音小,使用寿命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器320倾斜设置,并且减震器320一端铰接于底板110上,另一端铰接于托辊架300上;同一托辊架300两端的减震器320倾斜方向相反;每排托辊轮的上、下端排列形成27°倾角,便于行李箱爬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辊轮为橡胶托辊轮,在托辊轮的材料方面来避震,从而与减震器实现材料和机构上的双重避震。所述箱体100背面设置有供减震器320穿入的让位孔12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杆200包括横杆210和位于两侧的支杆220,所述箱体100背面内侧平行设置有一对导槽130,所述支杆220下端连接有与导槽130滑动配合的支杆连接件230,所述支杆220与支杆连接件230之间通过可弯折的弹性管240相连接,基于硬质可折的弹性管和直型管结合的万向拉杆设计,极大方便使用,更加人性化设计,使得支杆可以朝各个方向弯折,方便用户在爬梯时使用。

该避震爬梯行李箱的使用方法:当用户上下楼时,将托辊轮与台阶接触,调节拉杆到舒适的角度,利用托辊轮滚动省力上楼,当用户在平地上遇到陡峭的路面,也可利用托辊轮避震配合拉杆便捷轻噪的通过。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