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空气排水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153发布日期:2018-11-07 20:15阅读:1902来源:国知局
自动空气排水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空气排水堰。



背景技术:

空气排水堰即空气堰,是一种新型的出水堰门,空气堰主要由出水堰槽、堰罩、进气管和控制系统组成,一般空气进气管穿过堰罩顶部接入,堰罩上有连接管接头。

城镇或农村污水处理主要是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去除。一般而言,生物法处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传统的生物处理法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或者是生物膜法。其中,生物膜法主要只适用于低浓度污水的治理,而活性污泥法适用面更广。

进一步的,生物法的实质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质,即活性污泥,并作为剩余污泥去除。生物法处理污水一般需要沉淀池进行较长时间的沉淀并且进行间歇式的排放。因此沉淀池中常用空气堰对排放的水进行控制。

目前,公开号为CN10642244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恒水位沉淀池的空气排水堰系统,它包括进水口、出水管、空气堰气室、进出气管、进气阀、出气阀、压力变送器、出水总管和通气管道。

该空气排水堰是利用空气压力变化来控制水池间歇出水的装置,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对气管阀门的启闭控制来达到排水和停止排水的目的,空气堰采用液面下出水的方式,尤其适用于有曝气的池中,防止浮渣随水流流出,并且避免了传统出水堰用于施工不良所导致的短流等问题。

这种用于恒水位沉淀池的空气排水堰系统虽然能够通过对阀门的控制来达到排水和停止排水的目的,避免传统出水堰用于施工不良所导致的短流问题,但是污水池中会残留有较多的砂石或淤泥,进水口中排放的沉淀后的水会将一部分砂石淤泥带入排水管中,容易造成排水管的堵塞或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空气排水堰,其具有能在进水口处将大部分砂石和淤泥阻挡,避免长时间的使用损害或堵塞排水管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空气排水堰,包括沉淀池、设于沉淀池一侧的密封气室、连通沉淀池和密封气室的进水口,以及开设在密封气室底部的排水管,进水口内设有用于阻隔过滤砂石的阻挡件,阻挡件包括呈倒置的“V”字形设置的挡板,挡板侧边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孔位置的挡板上设有用于隔开排水孔的斜板,斜板背向挡板开口一侧设置,并将排水孔的一部分遮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进入沉淀池,在沉淀池中完成沉淀,沉淀后的水从进水口进入密封气室内,进水口中设置阻挡件能够将大部分砂石和淤泥阻隔在外,挡板呈倒置的V字形设置,当处理后的水进入进水口时,先直接对挡板的中间位置进行冲击,部分砂石留在挡板形成的转角中;

同时更多的砂石和淤泥受到斜板的阻挡,向中间位置汇集,同样阻挡在转角内,如此对砂石和淤泥形成阻隔和过滤,而水能够通过设于斜板后方的排水孔排出,进入密封气室内,最后通过排水管进行排放。

如此斜板和挡板转角的双重作用,能够将大部分的砂石和淤泥过滤隔离,避免过多杂质进入密封气室内造成排水管的堵塞或损毁,提高过滤效果,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设置:阻挡件还包括隔板,隔板形状与挡板形状相同,并设于沉淀池与挡板之间,隔板边长小于挡板,与进水口侧壁之间形成出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淀后的水通过挡板之前,先对隔板进行冲击,由于隔板形状与挡板形状相同,且隔板边长小于挡板,大量砂石和淤泥会堆积在隔板的转角内,水流从隔板两侧的出水口向挡板排放,进一步提高了陈点水的过滤效果,减少了砂石和淤泥对排水管的冲击。

进一步设置:密封气室顶部设有进气管和进气阀,进气管呈直线分布在密封气室上并设有若干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蓄水时,可以打开进气阀,通过进气管对密封气室内充入空气,排出沉淀水并阻隔进水口,设置若干根进气管能够提高其进气效率。

进一步设置:密封气室侧面设有出气阀,出气阀上设有用于监测密封气室内压力的压力变送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排水时,可以通过出气阀将密封气室内的空气排出,在密封气室内形成负压,并排出沉淀水,压力变送器能够实时监测密封气室内的压力,使其保持在一定压力条件下,从而完成密封气室内气压的调节。

进一步设置:排水管向地面一侧延伸,排水管上设有用于防止虹吸现象产生的调节件,调节件包括呈弧形设置的蓄水管,蓄水管朝向地面突出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管朝向地面途突出设置,而蓄水管整体呈弧形,当密封气室内的沉淀水排出后,部分沉淀水会在蓄水管内形成积水,对空气进行阻隔,如此能够防止在密封气室内压力较小情况下,排水管处的空气倒灌,从而避免虹吸的产生。

进一步设置:调节件还包括设于排水管内的旋转板,旋转板的直径与排水管内径相同,并通过设于其中轴线上的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排水管内,旋转轴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板封闭排水管的扭簧。

进一步设置:排水管内设有限位块,限位块分别位于旋转板的两侧,用于限制旋转板倒转并使其处于闭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时,水流对旋转板进行冲击,使其处于打开状态,沉淀水通过排水管进行排放;蓄水沉淀时,水流作用减小,扭簧驱动旋转板使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旋转板另一侧压强较大,在气压作用下旋转板旋转至闭合位置,并通过两块限位板作用封闭排水管,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虹吸的产生。

进一步设置:蓄水管底部连通有用于排放积水的排液管,并通过电磁阀控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管中残留的积水和排水管中未排尽的积水能够通过排液管排放,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电磁阀对其进行开合控制,以免产生较多的积水残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斜板和挡板转角的双重作用下,能够将大部分的砂石和淤泥过滤隔离,避免过多杂质进入密封气室内造成排水管的堵塞或损毁,提高过滤效果,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还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虹吸的产生,提高空气排水堰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阻挡件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旋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池;2、密封气室;21、进气管;22、出气阀;23、压力变送器;3、进水口;4、排水管;5、阻挡件;51、挡板;52、排水孔;53、斜板;54、隔板;55、出水口;6、调节件;61、蓄水管;62、旋转板;63、旋转轴;64、扭簧;65、限位块;7、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一种自动空气排水堰,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地面上的沉淀池1,沉淀池1整体呈方形设置,沉淀池1右侧是方形的密封气室2,密封气室2与沉淀池1右侧底部通过进水口3连通。密封气室2底部开设有排水管4,排水管4的高度低于沉淀池1底的高度。密封气室2的高度低于沉淀池1内的液面高度。

如图1所示,密封气室2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进气管21,进气管21之间等距设置,能够增加密封气室2内的充气速率。密封气室2顶部还设有出气阀22,出气阀22上设有压力变送器23,出气阀22能够调节密封气室2内的气压,并通过压力变送器23监控。

如图1所示,进水口3内还设有阻挡件5,能够将沉淀池1中的砂石和淤泥阻挡,避免砂石和淤泥对排水管4造成损坏。阻挡件5包括挡板51,挡板51整体呈倒置的“V”字形设置,挡板51的两侧分别固定在进水口3的两侧边上。挡板51下方还设有隔板54,隔板54的形状与挡板51形状相同,而隔板54的边长小于挡板51的边长,隔板54与挡板51之间形成出水口55,沉淀水能够通过出水口55向挡板51排放。

如图1和图2所示,挡板51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穿透挡板51设置的排水孔52,排水孔52背向挡板51的中间位置倾斜设置。挡板51上还设有若干块斜板53,斜板53朝向挡板51的中间位置倾斜,并将排水孔52遮挡。如此在排水时,砂石和淤泥被隔板54与斜板53挡住,汇集在挡板51的中间位置,水从排水孔52中排出,进入密封气室2内,通过排水管4排放。

如图1和图3所示,排水管4内还设有调节件6,调节件6能够避免排水管4内的空气倒灌产生的虹吸现象。调节件6包括设有排水管4中间位置的蓄水管61,蓄水管61呈圆弧形状设置,并且朝向地底一侧设置,在密封气室2内排水完毕后,蓄水管61内始终会存留部分积水,能够避免空气倒灌。如图1所示,蓄水管61底部还连通有排液管7,在需要时能够将积水排出。

如图1和图3所示,调节件6还包括设于排水管4内的旋转板62,旋转板62的直径与排水管4内径相同,并通过设于其中轴线上的旋转轴63转动连接在排水管4内,旋转轴63上设有用于驱动旋转板62封闭排水管4的扭簧64。述排水管4内设有限位块65,限位块65分别位于旋转板62的两侧,用于限制旋转板62倒转并使其处于闭合状态。

排水时,水流对旋转板62进行冲击,使其处于打开状态,沉淀水通过排水管4进行排放;蓄水沉淀时,水流作用减小,扭簧64驱动旋转板62使其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旋转板62另一侧压强较大,在气压作用下旋转板62旋转至闭合位置,并通过两块限位板作用封闭排水管4,如此能够进一步减少虹吸的产生。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