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式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3297发布日期:2018-12-05 19:45阅读:1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水分离式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工建筑物的集水井,尤其是一种油水分离式集水井,适用于对下游河道排放要求“无油化”处理的工程。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已建的水电工程都要求工程运行不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传统的渗漏集水井设计只是把厂房内的渗漏水收集后直接排放至下游河道中,没有对水中可能掺杂的油污进行处理,这种做法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式集水井,解决厂房渗漏水中可能掺杂的油污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水分离式集水井,设置隔墙将集水井划分成3个独立的功能室,分别为渗漏水汇集室、水室和油室,渗漏水汇集室与油室之间的隔墙为溢流隔墙,渗漏水汇集室与水室之间的隔墙为内部竖直安装有“S”形连通管的连通隔墙,“S”形连通管的底部连通孔位于渗漏水汇集室侧,顶部连通孔位于水室侧,溢流隔墙的高度要高于“S”形连通管顶端连通孔的高度,低于连通隔墙的高度,使渗漏水汇集室中上部油通过溢流隔墙顶部溢流至油室,下部水通过“S”形连通管流入水室。

水室与工作泵相连,使水室中的水能排至下游河道。

油室内埋有管道,油污可抽送清运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的解决厂房渗漏水的油污问题,适用于日益完善的环保要求,节省了油水分离机械设备的采购费用,更加安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式集水井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3为图1的C-C剖面图。

图中:

1——渗漏水汇集室

2——油室

3——水室

4——连通管

5——连通隔墙

6——溢流隔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式集水井,设置隔墙将集水井划分成3个独立的功能室,分别为渗漏水汇集室1、水室3和油室2,渗漏水汇集室1与油室2之间的隔墙为溢流隔墙6,渗漏水汇集室1与水室3之间的隔墙为内部竖直安装有“S”形连通管4的连通隔墙5,“S”形连通管的底部连通孔位于渗漏水汇集室1侧,顶部连通孔位于水室3侧,溢流隔墙6的高度要高于“S”形连通管4顶端连通孔的高度,低于连通隔墙5的高度,使渗漏水汇集室1中上部油通过溢流隔墙6顶部溢流至油室2,下部水通过“S”形连通管4流入水室3。

水室3与工作泵相连,使水室3中的水能排至下游河道。

油室2内埋有管道,油污可抽送清运走。

具体地说,厂房内的渗漏水经排水沟流入集水井汇集室1,随着水量的增加汇集室内水位慢慢升高。当水位超过汇集室与油室2间的隔墙6时,顶部的油污会溢流至油室,油室内埋有管道,油污可抽送清运走;汇集室1与水室3通过连通隔墙5内的连通管4相连,当水位高于连通管水室侧顶部时,汇集室内底层的水被压送至水室,水室内的水慢慢升高,达到一定高度,启动工作泵排水至下游河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集水井能够有效解决渗漏水的油污问题,利用水重油轻的物理特性,通过结构设计将水、油分离,节省了采购相关设备的费用,又能满足下游河道的排放要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