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7382发布日期:2019-03-27 09:3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家庭分散生活污水的人工强化湿地微动力处理系统,属于水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一个模仿自然湿地而人工设计的复杂的具有渗透性能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污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避免环境再受到污染,以此达到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湿地生长着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吸附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实现水体净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人们也开始关注生活污水净化的问题。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淀粉、糖类、纤维素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毒、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磷酸盐、碳酸氢盐、硫酸盐和钠、镁、钾、钙、等。因此生活污水的特点是含N、含P和含S高,并且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具有恶臭气味的物质。而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相比较的话有害化学物质相对较少,若通过处理工业废水的工艺程序来处理生活污水,这样成本就太高;而如果将之直接外排,随着时间的积累,肯定会对我们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家庭分散生活污水的人工强化湿地微动力处理系统,将生活污水处理并收集起来,使生活中的污水可以循环利用;同时美化庭院景观,而且成本低、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处理家庭分散生活污水的人工强化湿地微动力处理系统,包括:表流人工湿地Ⅰ、潜流式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Ⅱ、砂滤池、水池、假山和水泵;假山设置在水池中;表流人工湿地Ⅰ、潜流式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Ⅱ、砂滤池与水池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水池通过管道与水泵入口连通,水泵设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与表流人工湿地Ⅰ连通,另一个出口设置在假山顶部;表流人工湿地Ⅰ、潜流式人工湿地和表流人工湿地Ⅱ均种植有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水葱、茭白、美人蕉、水白菜、铜钱草、软水草、风车草、凤眼莲等;表流人工湿地Ⅰ的水中级配吸附剂,如:活性炭、木纤维、农业秸秆残余物、人工改性沸石、陶粒等;水池中种植有水生植物,如:菖蒲、睡莲、荷花、美人蕉、金鱼藻、水菜花、水白菜等,并养殖有水生动物,如:小金鱼、泥鳅等。

优选地,砂滤池从上到下分别为细沙、陶粒和砂石层。

优选地,假山上种植有湿生植物,如:吊兰、百合、龟背竹、春芋、黄馨、南天竹、金边胡秃子球、红叶石楠球、茶梅球等、花叶络石、扶芳藤等。

优选地,水泵功率为5-80W,通过三通阀或者并联开关控制污水流向,具有微动力的特点。

工作过程:生活污水通过管道进入表流人工湿地Ⅰ,通过沉降作用及水中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油类及大颗粒物质;然后进入潜流式人工湿地,潜流式人工湿地为砂砾层组成的浅床-湿池植物-微生物系统,利用悬浮的底泥和寄生于植物上的细菌的代谢作用将悬浮物、胶体、可溶性固体分解为无机物,并利用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进行过滤;然后再进入表流人工湿地Ⅱ,再次进行沉降和过滤;接着进入由上而下分别为陶粒、砂石层的砂滤池,通过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作用去除杂质;最后流入有水生植物和小动物的水池。水池的水通过水泵输送分别到达表流人工湿地Ⅰ和假山顶部,输送至假山顶部的水通过跌水的方式又流回水池,从而使整个系统处于循环复氧曝气状态。通过适当的植物搭配,使得该处理系统既具有净水作用,也有改善小气候、美化环境的功能。

作用机理:(1)去除污染物的物理方法:通过引力沉降、过滤、颗粒间的范德华力和静电力作用、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及吸附剂的絮凝沉降作用去除;(2)化学微生物代谢:利用悬浮的底泥和寄生于植物上的细菌的代谢作用将悬浮物、胶体、可溶性固体分解为无机物;植物通过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从水中吸收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如水体中的氮和磷;植物的根系能吸附和富集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3)假山可以使水接触更多的氧,加强池内水体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从而使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整个处理系统通过水泵的三通阀或并联开关可以使污水进行循环,不断地被净化;2、占地面积小;3、假山可以充当曝气的作用,使水携带空气中大量的氧进入水池,加强池内水体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从而使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同时给水池中的水生植物和小金鱼之类的小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4、跌水具有可视、可听景观的功能,而且飞溅的水花增加了空气的湿度,过滤空气中的尘埃;5、水池可充当蓄水池的功能,不仅将处理过的污水蓄积起来,而且还可蓄积雨水,同时还承担表面曝气和污水调节功能;6、处理后的水还可以用来浇花和拖地,进一步节约了用水,从而使对水的利用率达到更高;7、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及别墅类分散住宅小区,既有改善小气候的生态功能,也能在净化污水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处理家庭分散生活污水的人工强化湿地微动力处理系统,包括:表流人工湿地Ⅰ、潜流式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Ⅱ、砂滤池、水池、假山和水泵;假山设置在水池中;表流人工湿地Ⅰ、潜流式人工湿地、表流人工湿地Ⅱ、砂滤池、与水池依次通过管道连通,水池通过管道与水泵入口连通,水泵设有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与表流人工湿地Ⅰ连通,另一个出口设置在假山顶部;水泵功率为10W,通过三通阀控制污水流向。

表流人工湿地Ⅰ和表流人工湿地Ⅱ均种植有芦苇和蒲草;表流人工湿地Ⅰ的水中按质量比为1:1:1加入活性炭、木纤维和人工改性沸石;潜流式人工湿地种植有软水草、风车草,凤眼莲;水池中种植有荷花、美人蕉、金鱼藻、水菜花,养有小金鱼。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砂滤池从上到下分别为细沙、陶粒和砂石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假山上种植有龟背竹、春芋、红叶石楠球;水泵功率为80W,采用并联开关控制污水流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