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7915发布日期:2019-08-07 02:18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处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俗称泔脚,又称泔水、潲水,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

餐厨垃圾具有显著的危害和资源的二重性,其特点可归纳为:⑴含水率高、可达80%-95%。⑵盐分含量高、部分地区含辣椒、醋酸高。⑶有机物含量高、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脂肪等。⑷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⑸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⑹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

餐厨垃圾危害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因餐厨垃圾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水分,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作用,而发生腐烂变质现象;且废弃放置时间越久,腐败变质现象就越发严重。特别是到了夏季,温度较高,腐烂变质也越快,这时候容易产生大量的渗滤水以及恶臭气体,滋生蚊虫,对环境卫生造成恶劣影响。

(2)危害人体健康。餐厨垃圾中的肉类蛋白以及动物性的脂肪类物质,主要来自于提供肉类食品的那些牲畜家禽,牲畜在直接吃食未经有效处理的餐厨垃圾后,容易发生"同类相食"的同源性污染,并造成人畜之间疫病的交叉传染,危害人体健康,并可能促进某些致命疾病的传播。如历史上大规模爆发的传染病:1986年英国出现的疯牛病、口蹄疫等(刘卓宝,2001)。再比如说,在许多地方传播的禽流感等的起因,可能是由于病牛、病羊或病猪的尸体被制成了成了动物饲料,从而引起疾病的大规模传染。

(3)传播疾病。餐厨垃圾的露天存放会招致蚊蝇鼠虫的大量繁殖,其是疾病流传的主要媒介。

(4)餐厨垃圾中堆放时产生的下渗液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会造成有机物含量的增加,从而加重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增加运行成本。

综上所述,餐厨垃圾对环境和人群的危害已十分严重,是城市环境一个重要污染源,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关注。

据农业部有关专家测算,餐厨垃圾内含大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成分是油脂和蛋白质,可餐厨垃圾替代玉米、鱼粉、豆粕等加工成高能蛋白优质饲料,也是制取生物柴油的适合原料。

专家解释,按干物质含量计算,5000万吨餐厨垃圾相当于500万吨的优质饲料,内含的能量相当于每年1000万亩耕地的能量产出量,内含的蛋白质相当于每年2000万亩大豆的蛋白质产出量。也就是说,如果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1000万亩耕地。

餐厨垃圾饲料化的主要技术有生物法和物理法。

生物法采取微生物发酵技术制成发酵饲料,这种处理工艺一般周期较长、需要对菌种进行选择管理、工艺较复杂。2002年陈建乐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 CN02155417.X公开了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高钙多维酵母蛋白饲料的方法,将经粉碎机粉碎、脱水、加氮中和、灭菌后的餐厨废弃物及泔水物料与通过流量控制器混合控制的酵母和微生物生物菌种进行混合接种后经计算机控制分批进行固体发酵再经干燥、磨粉、化验及包装制成高钙多维酵母蛋白饲料。

物理法是将餐厨垃圾脱水后进行干燥消毒,粉碎后制成干饲料。1998年张养坤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98103203.6公开一种将厨余废弃物再生成禽畜饲料或农业用有机肥料的一种方法,可直接将收集的厨余废弃物于一次作业中,经来源分类、破碎、计量配方、脱水后至累批待料槽汇总送入卧式搅拌槽进行蒸煮灭菌、发酵或干燥处理后制成半成品送至半成品贮桶,再依所需进行造粒或粉剂制成鱼、禽、畜饲料或有机肥料。用于制造饲料时,将计量桶内经处方计量混合的厨余送入卧式搅拌槽以100℃~150℃的温度进行搅拌蒸煮杀菌后送至脱水机脱水至适当含水量后再进入累批待料槽;然后由累批待料槽将脱水后厨余送入卧式搅拌槽以120℃~150℃温度进行搅拌干燥,并由油脂贮槽及添加剂贮槽依其配方计量添加适量的油脂及其他营养素,至含水量降至规范要求而制成半成品,送至饲料半成品贮桶;最后依所需将半成品经由造粒机或粉碎机制成颗粒状或粉剂状的鱼、禽、畜饲料或农业用的有机肥料。

上述无论是生物法还是物理法均没有进行脱油,因此得到的饲料或肥料不符合国家标准。另外现有的餐厨垃圾均没有对废水进行处理,直接排放到污水管中,给城市污水处理带来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餐厨垃圾处理方法和设备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该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排放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所生产的饲料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排放标准(GB 13078-2001)中的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包括:

一原料仓储池,所述原料仓储池用以储存餐厨垃圾并将所收集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和油水混合物分离送出;

一分拣清洗输送装置,所述分拣清洗输送装置用以承接所述原料仓储池送出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并对所述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清洗和磁选,然后将经过清洗和磁选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送出,同时将清洗后的各种清洗废液排放到所述原料仓储池中;

一脱水脱油装置,所述脱水脱油装置对所述分拣清洗输送装置送出的经过清洗和磁选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脱水脱油,脱水脱油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送出,脱水脱油后的液体回流至所述原料仓储池中;

一杀菌烘干装置,所述杀菌烘干装置对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杀菌烘干并送出;

一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对杀菌烘干装置送出的杀菌烘干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粉碎并送出;

一饲料成型装置,所述饲料成型装置对所述粉碎装置送出的粉碎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成型形成饲料送出;

一饲料包装装置,所述饲料包装装置对所述饲料成型装置送出的饲料散料进行包装送出;

一发酵物处理装置,所述发酵物处理装置将所述原料仓储池送出的油水混合物中的发酵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过滤物和油水混合液送出;

其中油水混合液经过初步过滤后送入所述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内存储,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内经过初步过滤后的油水混合液送入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进行第一次脱油处理,经过油水分离装置第一次脱油处理后的油水混合液送入污水气浮处理装置进行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出来的浮渣送入污泥处理装置进行脱水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出来的水液送入双向切换过滤装置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经过第一次过滤处理后的水液送入水中油分离装置中进行第二次脱油处理,经过第二次脱油处理后的水液送入pH调节装置内进行pH调节,经过 pH调节后的水液送入兼氧池进行兼氧发酵处理,经过兼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一发酵水液送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二发酵水液送入好氧池内进行好氧发酵处理,经过好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三发酵水液送入MBR 膜过滤装置进行第二次过滤形成中水送入pH调节装置回用或达标排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原料仓储池具有一倾斜池底,在对应于所述倾斜池底的第一池壁上设置有一第一出液口,在所述第一出液口的进口前端设置有一过滤网,在设置所述第一出液口的第一池壁上架设有一物料提升机,所述物料提升机具有一提升部和一第一出料口,所述提升部呈倾斜状架设在所述原料仓储池内,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提升部的出料端对接;在所述原料仓储池相对的第二池壁和第三池壁的顶部之间架设有一刮料机,所述原料仓储池远离所述第一池壁的那一侧设置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刮料机将由所述第一进料口进来的餐厨垃圾刮向所述物料提升机,所述物料提升机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提升并由所述第一出料口送出,由所述过滤网过滤后的油水混合物由第一出液口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拣清洗输送装置包括一蓄水池和架设在所述蓄水池上的输送设备,所述输送设备包括第一机架和设置在第一机架上的网带循环输送机构以及由所述网带循环输送机构驱动在所述输送设备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往复运行的网带;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由所述输送设备的进料端向所述输送设备的出料端方向依次架设有物料清洗喷淋装置、药剂清洗喷淋装置、高温清洗喷淋装置和磁吸装置,所述物料清洗喷淋装置、药剂清洗喷淋装置、高温清洗喷淋装置中的喷淋头均位于所述网带的上方,清洗后的各种清洗废液流入到所述蓄水池中,所述蓄水池中的清洗废液通过清洗废液排放装置排放到所述原料仓储池中;所述输送设备的进料端与所述物料提升机上的第一出料口对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脱水脱油装置具有一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以及第一出水口,所述脱水脱油装置的第二进料口与所述输送设备的出料端对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原料仓储池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杀菌烘干装置包括一第二机架和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的输送带循环输送机构以及由所述输送带循环输送机构驱动在所述杀菌烘干装置的进料端和出料端之间往复运行的输送带;在所述第二机架上设置有一罩,所述罩罩在所述输送带上,所述罩内由所述杀菌烘干装置的进料端向所述杀菌烘干装置的出料端方向依次设置有杀菌区和烘干区,在所述罩上设置有位于所述杀菌区内的杀菌区循环风机和位于所述烘干区内的烘干区循环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发酵物处理装置包括一蓄水蓄油池、一过滤物收集腔和一双向过滤装置,在所述蓄水蓄油池两相对的池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和一第二出液口,所述蓄水蓄油池上的第一进液口通过脱油脱水管和脱油脱水泵与所述原料仓储池上的第一出液口连接;所述双向过滤装置包括架设在所述蓄水池上的第三机架和轴设在所述第三机架上的主动托辊、从动托辊和换向托辊以及环绕在所述主动托辊、从动托辊和换向托辊上的双向过滤格栅带,所述双向过滤装置还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托辊转动,所述主动托辊驱动所述双向过滤格栅带往复运动,所述双向过滤装置中的从动托辊位于所述蓄水池的池底,所述双向过滤装置中的换向托辊和主动托辊位于所述过滤物收集腔内,所述双向过滤格栅带位于所述主动托辊的这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双向过滤格栅带位于所述蓄水池中的部分位于所述蓄水池的第一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之间,在所述过滤物收集腔上设置有一过滤物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包括一格栅池,在所述格栅池的池壁上开设有一原水进口,在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过滤格栅,所述原水进口的位置高于所述过滤格栅,由所述原水进口流入的服务业污水经过所述过滤格栅初步过滤后流入所述格栅池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离装置油水包括一级隔油池、二级隔油池、储水池和储油池,所述一级隔油池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格栅池联通,通过泵和管道将所述格栅池内经过初步过滤后的服务业污水抽到所述一级隔油池内;在所述一级隔油池的顶部设置有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所述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将所述一级隔油池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送入到储油池储存;在所述一级隔油池与所述二级隔油池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第一通流孔,所述一级隔油池内经过第一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所述第二通流孔流入到所述二级隔油池内,在所述二级隔油池的顶部设置有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所述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将所述二级隔油池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送入到储油池储存;在所述二级隔油池与所述储水池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第二通流孔,所述二级隔油池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所述第二通流孔流入到所述储水池内储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包括一气浮池,所述气浮池内部被分割成进液搅拌区、气浮区、沉淀区和清水输出区,在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进液搅拌区的这一侧的池壁上设置有一与所述进液搅拌区连通的第一进液口,所述气浮池上的第一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储水池内连通,开启泵就能将储水池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抽取到进液搅拌区内搅拌,在所述进液搅拌区设置有一搅拌装置,在所述进液搅拌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沉淀物出口,所述进液搅拌区还通过管道与NaOH储罐、PAC储罐、 PAM储罐连通,NaOH储罐、PAC储罐、PAM储罐出来的NaOH、PAC、PAM投入到进液搅拌区,对进入进液搅拌区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进行脱磷、脱盐处理;

所述进液搅拌区与所述气浮区之间通过第一隔板隔开,在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将所述进液搅拌区与所述气浮区连通;在所述气浮区的底部设置有气泡释放器,所述气泡释放器通过气体输送管和释放阀与一固定在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进液搅拌区的这一侧的池壁上的溶气罐连接,所述溶气罐连接一空压机,在所述气浮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二沉淀物出口;所述沉淀区的中下部与所述气浮区的中下部之间通过一第二隔板隔开,在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沉淀物收集槽,在每一沉淀物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沉淀物出口,在所述沉淀区的顶部设置有一刮渣器,所述刮渣器将所述气浮区和所述沉淀区漂浮的浮渣刮向设置在所述沉淀区靠近所述清水输出区一侧的泥槽中,所述泥槽的底部设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穿过所述清水输出区延伸至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清水输出区的这一侧的池壁外;所述清水输出区与所述沉淀区之间通过一第三隔板隔开,所述排渣管也穿过所述第三隔板,在所述第三隔板的中下部设置有一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连通所述沉淀区和所述清水输出区,所述气浮池位于所述清水输出区的这一侧的池壁上设置有上部出水口和下部出水口,所述下部出水口通过管道、控制阀、加压水泵与所述溶气罐连接;在所述清水输出区的底部设置有一第四沉淀物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一污水絮凝水箱、压滤装置和加药箱体,所述污水絮凝水箱和压滤装置安装在加药箱体上,在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设置有进料口、排放口以及加药口,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的进料口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中的排渣管连接,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的排放口与所述压滤装置上的进料口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滤装置上的出料口与污泥收集桶连接,所述加药箱体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加药箱体上的出药口通过输药管道和输药泵与所述污水絮凝水箱上的加药口连通;所述压滤装置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向切换过滤装置包括容器罐和一盖在所述容器罐上的容器盖以及设置在所述容器罐内的超细过滤层,在所述容器罐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容器罐上的进液口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中的上部出水口连通,经过污水气浮装置处理后的水液被送入到所述容器罐内,经过容器罐内的超细过滤层第一次过滤后,从所述容器罐上的出液口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水中油处理装置包括一机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负压分离罐、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真空自吸泵和自吸喷射泵,所述负压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和一回油入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罐壁上部设置有一抽油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罐壁中部设置有抽真空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口和第一放空口,在所述负压分离罐内设置有油水界面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负压分离罐的进水口通过管道、进液阀、磁性过滤器与所述双向切换过滤装置上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负压分离罐的抽真空口通过抽真空管和油气分离器与所述真空自吸泵连接;所述负压分离罐的抽油口通过抽油管、抽油泵和出油阀与所述储油池连通;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回油出口,在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罐壁中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和进水口,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回油出口,在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罐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罐壁下部设置有出水口,在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进水口通过管道、所述自吸喷射泵与所述负压分离罐上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第一回油出口通过第一回油阀和管道与所述负压分离罐的回油入口连通,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的第二回油出口通过第二回油阀和管道与所述负压分离罐的回油入口连通,所述负压分离罐底部的第一放空口、所述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底部的第一放空口、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底部的第二放空口通过放空管和放空阀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pH调节装置通过管道及出液阀与所述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上的出水口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兼氧池通过管道和泵与所述pH 调节装置连通,所述兼氧池通过设置在所述兼氧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的池壁上的第四通流孔连通,在所述厌氧池的顶部设置有一甲烷气体排放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好氧池分为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所述第一好氧池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池壁上的第五通流孔连通,在所述第一好氧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清洗液加注口和出液口,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内设置有第一好氧处理模组,在所述第二好氧处理池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清洗液加注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所述第二好氧处理池内设置有第二好氧处理模组;所述第一好氧池上的第一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一清洗液加注管和第一清洗液加注控制阀与清洗液A储罐连接,所述第一好氧池上的出液口通过第一出液管、若干第一吸水泵与所述第二好氧池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第二好氧池上的第二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二清洗液加注管和第二清洗液加注控制阀与清洗液B储罐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MBR膜过滤装置包括第一MBR过滤器、第二MBR过滤器、第一曝气风机、第二曝气风机和中水储罐,所述第一 MBR过滤器、第二MBR过滤器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好氧池和第二好氧池内,所述第一MBR过滤器和第二MBR过滤器通过曝气管道与所述第一曝气风机和第二曝气风机连接,所述中水储罐上设置有一进液口和一出液口,所述中水储罐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若干第二吸水泵与所述第二好氧池的出液口连接,所述中水储罐上的出液口通过中水输送控制阀和中水输送管连接所述pH调节装置。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经过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餐厨垃圾其排放污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排放标准,所生产的饲料符合国家饲料卫生排放标准(GB 13078-2001)中的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料仓储池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拣清洗输送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杀菌烘干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物处理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物处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一油水分离装置、一污水气浮处理装置、双向切换过滤装置、水中油处理装置、pH调节装置、兼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和MBR膜过滤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切换MBR膜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中油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7,图中所示的一种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成套系统,包括:

一原料仓储池100a,原料仓储池100a用以储存餐厨垃圾并将所收集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和油水混合物分离送出;

一分拣清洗输送装置200a,分拣清洗输送装置200a用以承接原料仓储池100a送出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并对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清洗和磁选,然后将经过清洗和磁选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送出,同时将清洗后的各种清洗废液排放到原料仓储池100a中;

一脱水脱油装置300a,该脱水脱油装置300a对分拣清洗输送装置200a 送出的经过清洗和磁选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脱水脱油,脱水脱油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送出,脱水脱油后的液体回流至原料仓储池100a中;

一杀菌烘干装置400a,该杀菌烘干装置400a对脱水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杀菌烘干并送出;

一粉碎装置500a,该粉碎装置500a对杀菌烘干装置400a送出的杀菌烘干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粉碎并送出;

一饲料成型装置600a,该饲料成型装置600a对粉碎装置500a送出的粉碎后的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进行成型形成饲料送出;

一饲料包装装置700a,该饲料包装装置700a对饲料成型装置600a送出的饲料散料进行包装送出;

一发酵物处理装置800a,该发酵物处理装置800a将原料仓储池100a送出的油水混合物中的发酵物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过滤物和油水混合液送出;

由发酵物处理装置800a经过初步过滤后送入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100内存储,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100内的初步过滤后油水混合液送入油水分离装置进行第一次脱油处理,经过油水分离装置第一次脱油处理后的油水混合液送入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进行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出来的浮渣送入污泥处理装置300进行脱水处理,污水气浮处理装置300出来的水液送入双向切换过滤装置400进行第一次过滤处理,经过第一次过滤处理后的水液送入水中油分离装置500中进行第二次脱油处理,经过第二次脱油处理后的水液送入pH 调节装置600内进行pH调节,经过pH调节后的水液送入兼氧池700进行兼氧发酵处理,经过兼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一发酵水液送入厌氧池800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经过厌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二发酵水液送入好氧池900内进行好氧发酵处理,经过好氧发酵处理后的第三发酵水液送入MBR膜过滤装置进行第二次过滤形成中水回用到pH调节装置600或达标排放。

参见图2,图中所示的原料仓储池100a具有一倾斜池底110a,在对应于倾斜池底110a的池壁120a上设置有一出液口121a,在出液口121a的进口前端设置有一过滤网130a。

在设置出液口121a的池壁120a上架设有一物料提升机140a,该物料提升机140a具有一提升部141a和一出料口142a,提升部141a呈倾斜状架设在原料仓储池100a内,出料口142a与提升部141a的出料端对接。

在原料仓储池100a相对的两池壁151a、152a的顶部之间架设有一刮料机 160a,原料仓储池100a远离池壁120a的那一侧设置有进料口170a,刮料机 160a将由进料口170a进来的餐厨垃圾刮向物料提升机140a,物料提升机140a 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提升并由出料口142a送出,由过滤网130a过滤后的油水混合物由出液口121a排出。

参见图3,图中所示的分拣清洗输送装置200a包括一蓄水池(图中未示出) 和架设在蓄水池上的输送设备,该输送设备包括机架210a和设置在机架210a 上的网带循环输送机构220a以及由网带循环输送机构220a驱动在输送设备的进料端230a出料端240a之间往复运行的网带250a。网带250a为不锈钢丝输送带。

在机架210a上由输送设备的进料端230a向输送设备的出料端240a方向依次架设有物料清洗喷淋装置260a、药剂清洗喷淋装置270a、高温清洗喷淋装置280a和磁吸装置290a,物料清洗喷淋装置260a、药剂清洗喷淋装置270a、高温清洗喷淋装置280a中的喷淋头均位于网带250a的上方,清洗后的各种清洗废液流入到蓄水池中,蓄水池中的清洗废液通过清洗废液排放装置(图中未示出)排放到原料仓储池100a中;输送设备的进料端230a与物料提升机140a 上的出料口142a对接。

脱水装置300a与常规的餐厨垃圾脱水装置结构基本相同,没有什么区别,也具有一进料口和出料口以及出水口,该脱水装置300a的进料口与输送设备的出料端240a对接;出水口通过管道和泵与原料仓储池100a连通。

参见图4,图中所示的杀菌烘干装置400a包括一机架410和设置在机架 410a上的输送带循环输送机构420a以及由输送带循环输送机构420a驱动在杀菌烘干装置400a的进料端430a和出料端440a之间往复运行的输送带450a。在机架410a上设置有一罩460a,罩460a罩在输送带450a上,罩460a内由杀菌烘干装置400a的进料端430a向杀菌烘干装置400a的出料端440a方向依次设置有杀菌区470a和烘干区480a,在罩460a上设置有位于杀菌区470a内的杀菌区循环风机471a和位于烘干区480a内的烘干区循环风机481a。罩460a 内置有加热管和保温层。

粉碎装置500a、饲料成型装置600a和饲料包装装置700a与现有技术没有区别,均为市场上所销售的饲料粉碎装置、饲料成型装置和饲料包装装置,在此不在赘述。

参见图5和图6,图中所示的发酵物处理装置800a包括一蓄水池810a、一过滤物收集腔820a和一双向过滤装置830a。

在蓄水池810a两相对的池壁811a、812a上设置有进液口840a和一出液口850a,蓄水池810a上的进液口840aa通过脱油脱水管860和脱油脱水泵(图中未示出)与原料仓储池100a上的出液口121a连接。

双向过滤装置830a包括架设在蓄水池810a上的机架831a和轴设在机架 831a上的主动托辊832a、从动托辊833a和换向托辊834a以及环绕在主动托辊832a、从动托辊833a和换向托辊834a上的双向过滤格栅带835a。该双向过滤装置930a还包括一驱动电机836a,驱动电机836a通过传动机构(图中未示出)驱动主动托辊832a转动,主动托辊832a驱动双向过滤格栅带835a往复运动。双向过滤装置830a中的从动托辊834a位于蓄水池810a的池底,换向托辊834a和主动托辊832a位于过滤物收集腔820a内,双向过滤格栅带835a 位于主动托辊832a的这一端为出料端,双向过滤格栅带835a位于蓄水池810a 中的部分位于蓄水池810a的进液口840a与出液口850a之间,在过滤物收集腔820a上设置有一过滤物出料口(图中未示出)。

结合参见图7,油水混合液原液装置110包括一格栅池,在格栅池的池壁上开设有一原水进口111,在格栅池内设置有过滤格栅112,原水进口111的位置高于过滤格栅112,由原水进口111流入的服务业污水经过过滤格栅112 初步过滤后流入格栅池112内。

结合参见图7,油水分离装置包括一级隔油池120、二级隔油池130、储水池140和储油池150,在格栅池110与一级隔油池120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通流孔150,通流孔150位置低于过滤格栅112,由原水进口111流入的服务业污水经过过滤格栅112过滤后流入格栅池110内,格栅池110内经过过滤格栅 112过滤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通流孔150流入到一级隔油池120内,在一级隔油池120的顶部设置有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60,一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60将一级隔油池120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进入储油池150存储。

在一级隔油池120与二级隔油池130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通流孔170,一级隔油池120内经过第一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通流孔170流入到二级隔油池130内,在二级隔油池130的顶部设置有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80,二级钢带式提油装置180将二级隔油池130油面上的浮油提取出来进入储油池150 存储。

在二级隔油池130与储水池140之间的池壁上开设有通流孔190,二级隔油池130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通过通流孔190流入到储水池140 内储存。

结合参见图8,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包括一气浮池210,气浮池210内部被分割成进液搅拌区211、气浮区212、沉淀区213和清水输出区214,在气浮池210位于进液搅拌区211的这一侧的池壁211a上设置有一与进液搅拌区 211连通的进液口201,气浮池210上的进液口201通过管道221和泵P101与储水池140内连通,开启泵P101就能将储水池140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抽取到进液搅拌区211内搅拌,在进液搅拌区211设置有一搅拌装置 220,在进液搅拌区211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沉淀物出口211b;进液搅拌区211 还通过管道与NaOH储罐601、PAC储罐602、PAM储罐603连通,NaOH储罐601、 PAC储罐602、PAM储罐603出来的NaOH、PAC、PAM投入到进液搅拌区211,对进入进液搅拌区211内经过第二次提油后的服务业污水进行脱磷、脱盐处理。

进液搅拌区211与气浮区212之间通过隔板202隔开,在隔板202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管203,出水管203将进液搅拌区211与气浮区212连通;在气浮区212的底部设置有气泡释放器230,气泡释放器230通过气体输送管231 和释放阀232与一固定在气浮池210位于进液搅拌区211的这一侧的池壁211a 上的溶气罐240连接,溶气罐240连接一空压机250。

在气浮区212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二沉淀物出口212a。

沉淀区213的中下部与气浮区212的中下部之间通过一隔板204隔开,在沉淀区21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沉淀物收集槽260,在每一沉淀物收集槽260的底部设置有一个第三沉淀物出口261,在沉淀区213的顶部设置有一刮渣器 270,刮渣器270将气浮区212和沉淀区213漂浮的浮油渣刮向设置在沉淀区 213靠近清水输出区214一侧的泥槽280中,泥槽280的底部设有排渣管281,排渣管281穿过清水输出区214延伸至气浮池210位于清水输出区214的这一侧的池壁214a外。

清水输出区214与沉淀区213之间通过一隔板205隔开,排渣管281也穿过隔板205,在隔板205的中下部设置有一集水管206,集水管206连通沉淀区213和清水输出区214。

气浮池210位于清水输出区214的这一侧的池壁214a上设置有上部出水口207和下部出水口208,下部出水口208通过管道208a、控制阀208b、加压水泵208c与溶气罐240连接。

在清水输出区214的底部设置有一第四沉淀物出口214b。

结合参见图9,污泥处理装置300包括一污水絮凝水箱310、压滤装置320 和加药箱体330,污水絮凝水箱310和压滤装置320安装在加药箱体330上,在污水絮凝水箱310上设置有进料口311、排放口(图中未示出)以及加药口 (图中未示出),污水絮凝水箱310上的进料口311通过管道312与所述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中的排渣管281连接,污水絮凝水箱310上的排放口与压滤装置320上的进料口通过管道和泵连通,压滤装置320上的出料口321与污泥收集桶连接,加药箱体330上设置有出药口,加药箱体330上的出药口通过输药管道和输药泵与污水絮凝水箱310上的加药口连通。

结合参见图10,双向切换过滤装置400包括容器罐410和一盖在容器罐 410上的容器盖420以及设置在容器罐410内的超细过滤层430,在容器罐410 上设置有进液口411和出液口412,容器罐410上的进液口411通过管道411a 和并联运行的泵P201、P202与污水气浮处理装置200中的上部出水口207连通,经过油水分离装置200处理后的服务业污水被送入到容器罐410内,经过容器罐410内的超细过滤层430第一次过滤后,从容器罐410上的出液口412 流出。

结合参见图11,水中油处理装置500包括一机架510和安装在机架510 上的负压分离罐520、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真空自吸泵550和自吸喷射泵560。

负压分离罐520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水口521和一回油入口522,在负压分离罐520的罐壁上部设置有一抽油口523,在负压分离罐520的罐壁中部设置有抽真空口524,在负压分离罐520的底部设置有一出水口525和第一放空口(图中未示出),在负压分离罐520内设置有油水界面传感器570和液位传感器580。

负压分离罐520的进水口521通过管道521a、进液阀521b、磁性过滤器 521c与双向切换MBR膜过滤装置400上的出液口412连通,负压分离罐520 的抽真空口524通过抽真空管524a和油气分离器524b与真空自吸泵550连接;负压分离罐520的抽油口523通过抽油管523a、抽油泵523b和出油阀523c 与储油桶连通。

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回油出口531,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罐壁中部设置有出水口532,在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图中未示出)和进水口533,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 54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回油出口541,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罐壁中部设置有进水口542,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罐壁下部设置有出水口543,在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放空口(图中未示出)。

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进水口533通过管道533a、自吸喷射泵560 与负压分离罐520上的出水口525连通,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第一回油出口531通过第一回油阀531a和管道531b与负压分离罐520的回油入口522 连通,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的出水口532与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进水口542连通;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的第二回油出口541通过第二回油阀 541a和管道541b与负压分离罐520的回油入口522连通,负压分离罐520底部的第一放空口、第一高分子膜过滤罐530底部的第一放空口、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底部的第二放空口通过放空管501和放空阀502连接。

pH调节装置600通过管道610及出液阀620与第二高分子膜过滤罐540 上的出水口543连通。

兼氧池700通过管道710并联运行的泵P301、P302与pH调节装置600连通,兼氧池700通过设置在兼氧池700与厌氧池800之间的池壁720上的通流孔721连通,在厌氧池800的顶部设置有一甲烷气体排放口810。

好氧池900分为第一好氧池910和第二好氧池920,第一好氧池910通过设置在第一好氧池910与厌氧池800之间池壁820上的通流孔821连通,在第一好氧池91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清洗液加注口(图中未示出)和出液口911,在第一好氧池910内设置有第一好氧处理模组912,在第二好氧处理池92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清洗液加注口(图中未示出)、进液口921和出液口922,在第二好氧处理池920内设置有第二好氧处理模组923;第一好氧池910上的第一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一清洗液加注管914和第一清洗液加注控制阀915与清洗液A储罐连接,第一好氧池910上的出液口911通过第一出液管911a、若干第一吸水泵P401、P402与第二好氧池920的进液口921连接,第二好氧池920 上的第二清洗液加注口通过第二清洗液加注管925和第二清洗液加注控制阀 926与清洗液B储罐连接。

MBR膜过滤装置包括第一MBR过滤器913、第二MBR过滤器924、第一曝气风机940、第二曝气风机950和中水储罐1000,第一MBR过滤器913、第二MBR 过滤器924分别设置在第一好氧池910和第二好氧池920内,第一MBR过滤器 913和第二MBR过滤器924通过曝气管道930与第一曝气风机940和第二曝气风机950连接,中水储罐1000上设置有一进液口1100和一出液口1200,中水储罐1000的进液口通过第二出液管922a、若干第二吸水泵P501、P502与第二好氧池920的出液口922连接,中水储罐1000上的出液口1200通过中水输送控制阀1220和中水输送管1210连接pH调节装置6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