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环保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7923发布日期:2019-08-07 02:1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环保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一体式环保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水污染的话题不断被提起,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浙江杭州、温州等地有农民或者企业家出资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以此来引起大家对水污染严重程度的关注,虽然各个环保局长都选择了沉默或者拒绝,但是民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对水污染的关切程度达到了空前。

地表水污染显而易见,地下水的污染却是触目惊心。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但是据介绍,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

处理污水的方法很多,一般可归纳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有人调查100多座大处理厂,普遍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普遍效率不足70%,低的只有40%。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存在以下弊端:

经济成本高,处理效率低,基本都是高能耗\低效率;

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但投入使用情况不理想,容易造成浪费;

处理质量差,处理后水仍含有大量杂质,不能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其结构简单,设置为一体式,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其包括控制组件、格栅池、调节池、厌氧生化池、中间水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以及消毒池,所述控制组件、格栅池、调节池、厌氧生化池、中间水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以及消毒池集成设置在一个罐体内部,格栅池、调节池、厌氧生化池、中间水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以及消毒池均由不锈钢壳体制成,所述格栅池设置在所述调节池的上方,所述调节池借助于第一水管连接所述厌氧生化池,所述调节池内部设置有第一污水提升泵,所述第一污水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厌氧水池与所述中间水池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以及消毒池的上方,所述厌氧生化池与所述中间水池之间借助于第二水管连接,所述厌氧生化池内部设置有第二污水提升泵,所述第二污水提升泵连接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中间水池借助于第三水管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内部设置有生物过滤组件以及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底部,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与所述沉淀池之间借助于第四水管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的设置用于排出污泥,所述沉淀池内部设置有斜板以及填料层,所述沉淀池的上部出水口借助于第五水管连接所述消毒池的入水口,所述消毒池的出水口连接有水回收管道;

所述第一污水提升泵、第一电磁阀、第二污水提升泵、第二电磁阀以及污泥泵均与所述控制组件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在所述格栅池内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池以及所述中间水池内均设置有液位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为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生物过滤组件为MBR生物过滤膜。

优选地,所述消毒池内部设置有臭氧消毒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其占地面积小,经济成本低,处理效率高,且能够去除杂质中污泥,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如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控制组件 1、格栅池2、调节池3、厌氧生化池4、中间水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以及消毒池8,所述控制组件1、格栅池2、调节池3、厌氧生化池4、中间水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以及消毒池8集成设置在一个罐体内部,格栅池2、调节池3、厌氧生化池4、中间水池5、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以及消毒池8均由不锈钢壳体制成,所述格栅池2设置在所述调节池3的上方,所述调节池3借助于第一水管11连接所述厌氧生化池4,所述调节池3内部设置有第一污水提升泵12,所述第一污水提升泵12连接所述第一水管11,所述第一水管11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3。

所述厌氧水池4与所述中间水池5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6、沉淀池7以及消毒池8 的上方,所述厌氧生化池6与所述中间水池5之间借助于第二水管连接,所述厌氧生化池6 内部设置有第二污水提升泵22,所述第二污水提升泵22连接所述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 21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3,所述中间水池5借助于第三水管31连接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6,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6内部设置有生物过滤组件以及曝气装置,曝气装设置在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6底部。

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6与所述沉淀池7之间借助于第四水管连接,所述沉淀池7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泵71,所述污泥泵71的设置用于排出污泥,所述沉淀池7内部设置有斜板以及填料层,所述沉淀池7的上部出水口借助于第五水管连接所述消毒池8的入水口,所述消毒池8的出水口连接有水回收管道。

所述第一污水提升泵12、第一电磁阀13、第二污水提升泵22、第二电磁阀23以及污泥泵71均与所述控制组件1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格栅池2内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在所述格栅池内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调节池3以及所述中间水池5内均设置有液位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1为单片机。

优选地,所述生物过滤组件为MBR生物过滤膜。

优选地,所述消毒池8内部设置有臭氧消毒装置8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其占地面积小,经济成本低,处理效率高,且能够去除杂质中污泥,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回收利用的标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