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6465发布日期:2019-11-15 21: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浓缩处理装置至少包括第一保安过滤器(1)、edr装置(2)、ed装置(3)、反渗透装置(4)、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浓缩膜系统(6)和沉淀池(7);其中,

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1)与所述edr装置(2)通过设置有第一加药口的第一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以控制所述第一保安过滤器(1)的出水单向地进入所述edr装置(2)的方式设置;

所述edr装置(2)与所述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与通过设置有第二加药口的第二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以控制所述edr装置(2)产生的edr浓水单向地进入所述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的方式设置,所述edr装置(2)与所述ed装置(3)通过控制所述edr装置(2)产生的edr淡水单向地进入所述ed装置(3)的第三管道相连接;

所述ed装置(3)与所述edr装置(2)通过控制所述ed装置(3)产生的ed浓水单向地进入所述edr装置(2)的第四管道相连接,所述ed装置(3)与所述反渗透装置(4)通过控制所述ed装置(3)产生的ed淡水单向地进入所述反渗透装置(4)的第五管道相连接;

所述反渗透装置(4)设置有至少一个反渗透纯水出口;

所述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与所述浓缩膜系统(6)通过控制所述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的上清液单向地进入所述浓缩膜系统(6)的第六管道相连接,所述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排泥口;

所述浓缩膜系统(6)与所述沉淀池(7)通过控制所述浓缩膜系统(6)产生的浓缩后浓水单向地进入所述沉淀池(7)的第七管道相连接,所述第七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加药口,所述浓缩膜系统(6)与所述edr装置(2)通过控制所述浓缩膜系统(6)产生的浓缩膜纯水单向地进入所述edr装置(2)的第八管道相连接;

所述沉淀池(7)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排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dr装置(2)至少包括edr池(21)、若干edr阳离子交换膜(22)、若干edr阴离子交换膜(23)、至少两个直流电源、edr淡水池(24)和edr浓水池(25);

所述edr池(21)与所述第一管道相连接,

所述若干edr阳离子交换膜(22)和所述若干edr阴离子交换膜(23)以将所述edr池(21)分隔为若干隔室的方式在所述edr池(21)中交替设置,所述若干隔室中,每个隔室设置有至少两条管道,其中至少一条与所述edr淡水池(24)相连接,至少一条与所述edr浓水池(25)相连接,所述edr淡水池(24)与所述第三管道相连接,所述edr浓水池(25)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接,

所述至少两个直流电源包括第一直流电源(26)和第二直流电源(27),所述第一直流电源(26)的第一正极和第一负极分别设置在所述edr池(21)两端的两个隔室中,所述第二直流电源(27)的第二正极与所述第一负极设置在同一隔室中,所述第二直流电源(27)的第二负极与所述第一正极设置在同一隔室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ed装置(3)至少包括电驱动膜渗透池(31)、若干ed阳离子交换膜(32)、若干ed阴离子交换膜(33)、电驱动膜淡水池(34)、电驱动膜浓水池(35)和第三直流电源(36);

所述电驱动膜渗透池(31)与所述第三管道相连接,

所述若干ed阳离子交换膜(32)与所述若干ed阴离子交换膜(33)在所述电驱动膜渗透池(31)中以将所述电驱动膜渗透池(31)分隔为交替相邻的若干电驱动膜淡水室和若干电驱动膜浓水室的方式交替设置,

所述电驱动膜淡水池(34)设置在所述若干电驱动膜淡水室的下游,所述电驱动膜淡水池(34)与所述第五管道相连接,

所述电驱动膜浓水池(35)设置在所述若干电驱动膜浓水室的下游,所述电驱动膜浓水池(35)与所述第四管道相连接,

所述第三直流电源(36)的正负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电驱动膜渗透池(31)两端的两个隔室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至少包括污泥浓缩室(51)、絮凝反应室(52)、澄清分离室(53)和机械搅拌装置(54);

所述絮凝反应室(52)与所述第二管道相连接,所述澄清分离室(53)与所述第六管道相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排泥口设置于所述污泥浓缩室(51)下部,

所述絮凝反应室(52)呈筒状且其中心设有所述机械搅拌装置(54),所述澄清分离室(53)环设在所述絮凝反应室外侧,所述污泥浓缩室(51)设置于所述絮凝反应室(52)下部,所述澄清分离室(53)与所述污泥浓缩室(51)之间设有穿孔隔板,所述絮凝反应室(52)的上腔与所述澄清分离室(53)相连通,所述絮凝反应室(52)的下腔与所述污泥浓缩室(51)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膜系统(6)至少包括中压浓缩膜装置(61)和高压浓缩膜装置(62);

所述机械搅拌加速澄清池(5)通过所述第六管道与所述中压浓缩膜装置(61)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上依次设置第一增压泵和第二保安过滤器,

所述中压浓缩膜装置(61)通过设置有第二增压泵和第三保安过滤器的第九管道与所述高压浓缩膜装置(62)相连接,

所述高压浓缩膜装置(62)通过所述第七管道与所述沉淀池(7)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浓缩膜装置(61)至少包括中压止水带、中压原水导流网(611)、中压浓缩膜(612)、中压集水管(613)、中压透过水道网(614)和中压防渗环;

所述中压原水导流网(611)与所述第六管道相连接,所述中压原水导流网(611)与所述第六管道相连接处设置有所述中压止水带,

所述中压原水导流网(611)、所述中压浓缩膜(612)和所述中压集水管(613)以使所述中压原水导流网(611)中的原水经过所述中压浓缩膜(612)的反渗透作用后,产生的纯水进入所述中压集水管(613)的方式设置,所述中压集水管(613)与所述第八管道相连接,所述中压集水管(613)与所述第八管道相连接处设置有所述中压防渗环,

所述中压原水导流网(611)与所述中压透过水道网(614)相连接,所述中压透过水道网(614)与所述第九管道相连接,所述中压透过水道网(614)与所述第九管道相连接处设置有所述中压防渗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浓缩膜装置至少包括高压止水带、高压原水导流网(621)、高压浓缩膜(622)、高压集水管(623)、高压透过水道网(624)和高压防渗环;

所述高压原水导流网(621)与所述第九管道相连接,所述高压原水导流网(621)与所述第九管道相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高压止水带,

所述高压原水导流网(621)、所述高压浓缩膜(622)和所述高压集水管(623)以使所述高压原水导流网(621)中的原水经过所述高压浓缩膜(622)的反渗透作用后,产生的纯水进入所述高压集水管(623)的方式设置,所述高压集水管(623)与所述第八管道相连接,所述高压集水管(623)与所述第八管道相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高压防渗环,

所述高压原水导流网(621)与所述高压透过水道网(624)相连接,所述高压透过水道网(624)与所述第七管道相连接,所述高压透过水道网(624)与所述第七管道相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高压防渗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7)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沉淀池(71)、二级沉淀池(72)和三级沉淀池(73);

所述三级沉淀池(73)的三级沉淀池池底(76)高于所述二级沉淀池(72)的二级沉淀池池底(75),所述二级沉淀池(72)的二级沉淀池池底(75)高于所述一级沉淀池(71)的一级沉淀池池底(74),

所述二级沉淀池池底(75)和所述三级沉淀池池底(76)设置为具有倾斜度的斜面,

所述三级沉淀池池底(76)的斜面朝向所述二级沉淀池(72)向下倾斜,

所述二级沉淀池池底(75)的斜面朝向所述一级沉淀池(71)向下倾斜,

所述第七管道设置于所述一级沉淀池(71)的侧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排泥口设置于所述一级沉淀池下部,所述三级沉淀池(73)的侧壁还设置有排出所述沉淀池上清液的第十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还设置有螯合树脂床(8)和双极膜装置(9);

所述螯合树脂床(8)设置在所述沉淀池(7)的下游且通过所述第十管道与所述沉淀池(7)相连接;

所述双极膜装置(9)设置在所述螯合树脂床(8)的下游且通过控制所述螯合树脂床(8)产生的经螯合处理后水单向地进入所述双极膜装置(9)的第十一管道与所述螯合树脂床(8)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edr置换的水浓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膜装置(9)至少包括双极膜电渗析池(91)、若干双极膜(92)、若干双极膜电渗析池阳离子交换膜(93)、若干双极膜电渗析池阴离子交换膜(94)、酸液池(95)、碱液池(96)和第四直流电源(97);

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91)与所述第十一管道相连接,

在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中,所述若干双极膜(92)、所述若干双极膜电渗析池阳离子交换膜(93)、所述若干双极膜电渗析池阴离子交换膜(94)以双极膜(92)、双极膜电渗析池阴离子交换膜(94)、双极膜电渗析池阳离子交换膜(93)为顺序组的方式重复设置,将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91)分隔为若干酸液室、若干碱液室和若干盐液室,

其中,相邻的所述双极膜(92)与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阴离子交换膜(94)之间为所述酸液室,相邻的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阴离子交换膜(94)和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阳离子交换膜(93)之间为所述盐液室,相邻的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阳离子交换膜(93)与所述双极膜(92)之间为所述碱液室,

所述酸液池(95)设置在所述若干酸液室的下游,所述酸液池(95)设置有至少一个酸液出口,

所述碱液池(96)设置在所述若干碱液室的下游,所述碱液池(96)设置有至少一个碱液出口,

所述第四直流电源(97)的正负极分别设置在所述双极膜电渗析池(91)两端的两个隔室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