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1292发布日期:2019-05-11 01:48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毫装置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



背景技术:

沙棘嫩叶表面附着有一层毫毛,炒茶加工中部分毫毛脱落并吸附在叶表,沙棘茶冲泡时毫毛脱离叶片,浑浊在茶水里,影响茶水视觉品相。

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沙棘叶茶除毫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不能便利的在炒茶过程中去除沙棘叶毫毛。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具有将炒茶时悬浮在炒釜上方的毫毛抽离,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沙棘茶饮用时品相等优点。

构造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包括炒制釜和喇叭收集口,炒制釜的内部设有炒制腔,炒制腔的外侧面设有搅拌板,搅拌板与炒制釜活动连接,喇叭收集口设置于炒制釜的顶部,喇叭收集口的邻侧设有管道,喇叭收集口与管道连通,喇叭收集口的外表面覆盖有油膜,且管道的一端连接有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炒制腔的顶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与炒制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缓冲垫可以使搅拌板经过的时候产生撞击,使粘粘在搅拌板上的毫毛抖落。

进一步的,喇叭收集口和管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蝶阀,喇叭收集口和管道均与蝶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蝶阀配合炒制釜独立工作,从而调节风速达到控制茶毫吸入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喇叭收集口位置与炒制腔的开口顶部相对应。通过设置的喇叭收集口,管道末端设置引风机和布袋除尘器,管道内负压使得喇叭收集口处茶毫被吸入管道,实现沙棘茶除毫。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与现有沙棘叶茶除毫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具有将炒茶时悬浮在炒釜上方的毫毛抽离,改善工作环境,提升沙棘茶饮用时品相等优点,具体体现为:

优点1:炒制腔的顶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垫与炒制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缓冲垫可以使搅拌板经过的时候产生撞击,使粘粘在搅拌板上的毫毛抖落。

优点2:喇叭收集口和管道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蝶阀,喇叭收集口和管道均与蝶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蝶阀配合炒制釜独立工作,从而调节风速达到控制茶毫吸入量的目的。

优点3:喇叭收集口位置与炒制腔的开口顶部相对应。通过设置的喇叭收集口,管道末端设置引风机和布袋除尘器,管道内负压使得喇叭收集口处茶毫被吸入管道,实现沙棘茶除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序号:炒制釜 1、搅动板2、炒制腔3、缓冲垫4、喇叭收集口5、蝶阀6、管道7、油膜8和除尘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如图1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炒制釜1和喇叭收集口5,炒制釜1的内部设有炒制腔3,炒制腔3的外侧面设有搅拌板2,搅拌板2与炒制釜1活动连接,喇叭收集口5设置于炒制釜1的顶部,喇叭收集口5的邻侧设有管道7,喇叭收集口5与管道7连通,喇叭收集口5的外表面覆盖有油膜8,且管道7的一端连接有除尘装置9。

进一步的,炒制腔3的顶部设有缓冲垫4,缓冲垫4与炒制腔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缓冲垫4可以使搅拌板2经过的时候产生撞击,使粘粘在搅拌板2上的毫毛抖落。

进一步的,喇叭收集口5和管道7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蝶阀6,喇叭收集口5和管道7均与蝶阀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蝶阀6配合炒制釜1独立工作,从而调节风速达到控制茶毫吸入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喇叭收集口5位置与炒制腔3的开口顶部相对应。通过设置的喇叭收集口5,管道7末端设置引风机和布袋除尘器,管道7内负压使得喇叭收集口5处茶毫被吸入管道,实现沙棘茶除毫。

一种沙棘叶茶除毫装置的工作原理:该装置由喇叭收集口5、蝶阀6和管道7组成。沙棘茶在炒制釜1内加热炒制,搅动板2搅动茶叶时,在热空气作用下,很细小的茶毫毛离开叶表,悬浮到炒制釜1上方,除尘装置9内部设置有引风机和布袋除尘器,管道7内负压使得喇叭收集口5处茶毫被吸入管道,实现沙棘茶除毫,车间一般布置多台炒制釜1工作,开闭蝶阀6配合炒制釜1独立工作,从而调节风速达到控制茶毫吸入量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