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4773发布日期:2019-05-03 18:4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自从工业革命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的不断增多,不仅造成了水资源利用的上升,也造成各种水资源浪费的严重。所以,在当今水资源日益匮乏且污染严重的新时期,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制约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成为国家政策、经济、技术上所面临的主要话题和复杂难题。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多,废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又因为技术落后、资金短缺、治理难度较大,一直影响着城市环境及其建设。如果不尽快解决这些问题,那么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污染将会更加的严重,影响也会更加的恶劣。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废水中呈溶解态或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作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的一种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技术以其消耗少、效率高、成本低、工艺操作管理方便可靠和无二次污染等显著优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在传统的废水处理设施的设计中,各单元水处理装置大都为依次排列放置,结构松散,占地面积大,操作不方便,然而现今可利用的工业、生活等用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价格昂贵,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节约能耗、操作方便、便于维护的水处理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应器、设备间,所述设备间及膜生物反应器均置于厌氧池、好氧池之上,形成组合式一体化结构;

所述膜生物反应器通过提升组件与好氧池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与厌氧池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形成无动力从膜生物反应器至厌氧池的回流通道。

进一步,所述厌氧池的侧壁上设置了进水口,厌氧池的另一侧壁设置了隔板,隔板上开有溢流孔,以实现厌氧池和好氧池之间的连通,厌氧池中部还设置了搅拌机,好氧池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

进一步,所述厌氧池、好氧池并列设置,且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为污水进水口,还设置了挡板,挡板上端和池体顶部连接,下端开放。

进一步,所述好氧池的底部及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底部均设置曝气装置,两个曝气装置与同一鼓风机连通。

进一步,所述曝气装置为曝气盘或曝气管。

进一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为内置有超滤膜组件的池体,该池体通过所述提升组件与好氧池相连,该池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的回流管与厌氧池连通。

进一步,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管及提升泵,所述提升泵串接于提升管上,所述提升管的两端分别与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及好氧池的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所述超滤膜组件为平板式或帘式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的超滤膜膜孔径为0.002μm至0.08μm。

进一步,所述设备间位于所述厌氧池的上部。

进一步,所述设备间顶部设置有风扇,设备间内还设置有水泵、风机、电控柜。

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于厌氧池和好氧池上部设置设备间和膜生物反应器,从而形成组合式一体化结构设计,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的优点;

其次,膜生物反应器一侧特别设计了一根回流管,该回流管可将污水无动力回流到厌氧池中,从而提高污水的反硝化处理水平,更好地去除污水中的氨氮,提高出水的水质。而设置的回流管利用了污水自身的重力,无需设置水泵,就使得污水可以无动力回流到厌氧池中,节约能耗,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再次,本实用新型采用厌氧池、好氧池、再结合膜生物反应器等,以及污水回流循环处理等设置,对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水质较好,可以达标排放或者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其包括依次连通的厌氧池1、好氧池2,膜生物反应器3,设备间4,所述设备间4及膜生物反应器 3均置于厌氧池1、好氧池2之上,形成组合式一体化结构。

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所述厌氧池1的侧壁上设置了进水口11,厌氧池1的另一侧壁设置了隔板14,隔板上开有溢流孔15,以实现厌氧池1和好氧池2之间的连通,厌氧池1中部还设置了搅拌机13,好氧池2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5。

更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所述厌氧池1、好氧池2并列设置,且所述厌氧池1的进水口为污水进水口,还设置了挡板12,挡板12上端和池体顶部连接,下端开放,实现对进水的缓冲及引流。

如图1所示,还包括膜生物反应器3一设备间4,所述设备间4及膜生物反应器3均置于厌氧池1、好氧池2之上,形成组合式一体化结构;膜生物反应器3的底部设置曝气装置5,该曝气装置5与好氧池2底部的曝气装置5与同一鼓风机6连通,该曝气装置5为曝气盘或曝气管。

如图1所示,所述膜生物反应器3通过提升组件7与好氧池2连通,所述膜生物反应器3与厌氧池1之间还设置有回流管8,形成无动力从膜生物反应器3至厌氧池1的回流通道,从而提高污水的反硝化处理水平,更好地去除污水中的氨氮,提高出水的水质。

如图1所示,所述膜生物反应器3为内置有超滤膜组件的池体,该池体通过所述提升组件7与好氧池相连,该池体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的回流管8 与厌氧池1连通,所述提升组件7包括提升管71及提升泵72,所述提升泵 72串接于提升管71上,所述提升管71的两端分别与膜生物反应器3的进水口及好氧池2的出水口连通。

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所述超滤膜组件为平板式或帘式超滤膜组件,所述超滤膜组件的超滤膜膜孔径为0.002μm至0.08μm。

如图1所示,所述设备间4位于所述厌氧池1的上部,所述设备间顶部设置有风扇41,在必要时候开启以达到给设备间降温的目的,所述设备间 4内还置有水泵、风机、电控柜。在说明书附图1中泵及风机均与图纸相适配的放置于对应位置,利用此方法表示是方便理解,不再将放置位置做出进一步限定,是在使用中将所需设备集中置于设备间,达到方便操作、维修及维护的目的。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