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2494发布日期:2019-07-31 20:3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中使用的处理设备多样,如一体化污水处理机、HCR污水处理机、CAST污水处理机、CASS污水处理机、污水处理转鼓式处理机等。利用污水处理转鼓式处理机能够将污水中的SS(SS即悬浮物,英文名称为suspended solids,是指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胶体等杂质被转鼓上的滤布阻挡在滤布外,净化后的净水进入转鼓内部由水泵抽吸外排。但目前使用的污水处理转鼓式处理机其转鼓结构均为卧式安装,占用滤池池容大,再加上处理机的其他水池及设备,使处理机体积大,布置安装困难。另外污水对转鼓表面冲刷力度小,滤布易堵塞,影响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鼓表面冲刷力度大且不易吸附杂质,滤布清洁度高,过滤效率高的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依次布置有进水池、选择池、射流曝气池、中间池和滤池,相邻两池连通设置且间隔设有分水板,所述进水池上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射流曝气池上安装有射流曝气装置,所述滤池内转动安装有立式转鼓过滤装置,所述立式转鼓过滤装置内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的出水口设于所述机体的外侧,所述立式转鼓过滤装置的外周设有中空纤维膜曝气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立式转鼓过滤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体内且中空结构的立式转鼓,所述机体顶端安装有与所述立式转鼓传动连接的转鼓驱动装置,所述立式转鼓的表面包覆有滤布,所述滤布的表面附有由兼性氧微生物形成的挂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鼓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顶端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贯穿所述机体转动安装的转鼓立辊,位于所述机体外侧的所述转鼓立辊上固定套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立式转鼓内的排水泵,所述排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所述转鼓立辊延伸至所述机体的外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空纤维膜曝气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立式转鼓外周的中空纤维膜体,所述中空纤维膜体与所述立式转鼓形成有过水间隙,所述中空纤维膜体的表面设有生物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体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机体外侧的曝气进气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射流曝气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射流曝气池内的曝气射流泵,所述曝气射流泵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机体外侧的曝气射流上行管,位于所述机体顶端设有与所述曝气射流上行管连通的射流喷嘴,所述射流曝气池内设有与所述射流喷嘴连接的曝气射流下行管,所述曝气射流下行管的底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曝气射流底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水池与所述选择池之间的所述分水板下端及两侧分别与所述机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上端与所述机体顶部之间设有过水口;所述选择池与所述射流曝气池之间的所述分水板上端及两侧分别与所述机体内壁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机体底壁之间设有过水口;所述射流曝气池与所述中间池之间的所述分水板上端及两侧分别与所述机体内壁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机体底壁之间设有过水口;所述中间池与所述滤池之间的所述分水板周边与所述机体内壁固定连接,贯穿所述分水板设有过水管,所述过水管的进水端设于所述中间池的上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选择池与所述射流曝气池之间的所述过水口、所述射流曝气池与所述中间池之间的所述过水口分别沿水流方向对应设有倾斜设置的扰流板。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立式安装的转鼓结构,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滤池的池容,相同污水处理能力前提下有助于减小整机体积。

2、立式转鼓在立式旋转过程中,滤布表面会不断经水力冲刷,且冲刷力度大,滤布清洁不易堵塞,过滤效率高。

3、调整排水速度,可使立式转鼓内外形成水位差,形成过滤压力,有助于提高过滤速度。

4、竖直安装的立式转鼓和滤布表面不容易吸附杂质,进一步避免堵塞滤布。

5、滤布四周的中空纤维膜体及生物膜,滤布表面的挂膜,有助于滤池内微生物的增量繁殖,使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具有生物降解、生物过滤、脱氮除磷等多重功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进水池;3-选择池;4-射流曝气池;5-中间池;6-滤池;7-分水板;8-进水管;9-过水口;10-过水管;11-扰流板;12-曝气射流泵;13-曝气射流上行管;14-射流喷嘴;15-曝气射流下行管;16-曝气射流底管;17-立式转鼓;18-滤布;19-驱动电机;20-驱动齿轮;21-转鼓立辊;22-从动齿轮;23-中空纤维膜体;24-过水间隙;25-曝气进气管;26-排水泵;27-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内依次布置有进水池2、选择池3、射流曝气池4、中间池5和滤池6,相邻两池连通设置且间隔设有分水板7,所述进水池2上连通有进水管8,通过所述进水管8向所述机体1内输送污水,以供过滤处理,可以在所述进水管8上安装进水泵等动力部件。

本实施例在所述进水池2与所述选择池3之间的所述分水板7下端及两侧分别与所述机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上端与所述机体1顶部之间设有过水口9,通过所述过水口9实现所述进水池2与所述选择池3之间的连通设置,污水被所述进水管8输送至所述进水池2内后,先在所述进水池2内进行沉淀,上部的清液通过所述过水口9溢流至所述选择池3内。所述选择池3与所述射流曝气池4之间的所述分水板7上端及两侧分别与所述机体1内壁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机体1底壁之间设有过水口9,通过该过水口9实现所述选择池3与所述射流曝气池4之间的连通。所述射流曝气池4与所述中间池5之间的所述分水板7上端及两侧分别与所述机体1内壁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机体1底壁之间设有过水口9,通过该过水口9实现所述射流曝气池4与所述中间池5之间的连通。所述中间池5与所述滤池6之间的所述分水板7周边与所述机体1内壁固定连接,贯穿所述分水板7设有过水管10,所述过水管10的进水端设于所述中间池5的上部,所述射流曝气池4内的污水悬浮物分布均匀,通过所述中间池5稳定后由所述过水管10引入所述滤池6,在所述滤池6内实现污水的过滤。所述选择池3与所述射流曝气池4之间的所述过水口9、所述射流曝气池4与所述中间池5之间的所述过水口9分别沿水流方向对应设有倾斜设置的扰流板11,增加扰流。

所述射流曝气池4上安装有射流曝气装置。具体地,所述射流曝气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射流曝气池4内的曝气射流泵12,所述曝气射流泵12上连接有延伸至所述机体1外侧的曝气射流上行管13,位于所述机体1顶端设有与所述曝气射流上行管13连通的射流喷嘴14,所述射流曝气池4内设有与所述射流喷嘴14连接的曝气射流下行管15,所述曝气射流下行管15的底端设有水平设置的曝气射流底管16,所述曝气射流底管16设于所述射流曝气池4的底部。通过所述曝气射流泵12、所述射流喷嘴14及各管路的配合,可以完成所述射流曝气池4内的曝气工艺,使所述射流曝气池4水体上下翻动,防止出现沉淀。

所述滤池6内转动安装有立式转鼓过滤装置,所述立式转鼓过滤装置内设有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的出水口设于所述机体1的外侧。所述立式转鼓过滤装置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机体1内且中空结构的立式转鼓17,所述机体1顶端安装有与所述立式转鼓17传动连接的转鼓驱动装置,所述立式转鼓17的表面包覆有滤布18,所述滤布18的表面附有由兼性氧微生物形成的挂膜。所述转鼓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体1顶端的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0,贯穿所述机体1转动安装的转鼓立辊21,位于所述机体1外侧的所述转鼓立辊21上固定套装有从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22与所述驱动齿轮20啮合设置。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齿轮20与所述从动齿轮22的传动连接,实现所述转鼓立辊21的转动驱动,在所述转鼓立辊21的带动下,使所述立式转鼓17产生转动。

由于所述滤布18的表面附有所述挂膜,因此所述滤池6中存在大量的兼性氧微生物,使所述滤布18的过滤更加精细。所述滤布18表面的所述挂膜也加速了有机质的降解和总氮、总磷的去除。所述立式转鼓17在旋转过程中,使所述滤池6内污水形成循环、搅拌,有利于兼性氧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系统内微生物的增量繁殖使污水中的有机质进一步得到降解,低氧环境也创造了硝化反硝化及短程硝化反硝化条件,进一步提高脱氮除磷效率,使本实施例适应于微污染污水的处理,以及一级A标准的提标改造。

所述立式转鼓过滤装置的外周设有中空纤维膜曝气装置。所述中空纤维膜曝气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立式转鼓17外周的中空纤维膜体23,所述中空纤维膜体23与所述立式转鼓17形成有过水间隙24,所述中空纤维膜体23的表面设有生物膜层,所述中空纤维膜体23上设有延伸至所述机体1外侧的曝气进气管25,在所述曝气进气管25上可以安装曝气进气泵,以保证曝气压力。

所述滤池6四周布置的所述中空纤维膜体23即中空纤维膜填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微生物量大,去除能力强,替代了弹性组合填料,可达到微泡、无泡供氧均匀的效果。所述曝气进气管25将携带氧气的空气送入所述中空纤维膜体23内,并通过所述中空纤维膜体23由内向外渗透到所述滤池6内的污水中,配合所述中空纤维膜体23表面的所述生物膜层,氧利用率高,使池内维持低氧环境,节省动力。

所述排水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立式转鼓17内的排水泵26,所述排水泵26的出水端连接有排水管27,所述排水管27贯穿所述转鼓立辊21延伸至所述机体1的外部,通过所述立式转鼓17和所述滤布18的作用,将污水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净水进入至所述立式转鼓17和所述滤布18围成的空间内,由所述排水泵26和所述排水管27排出所述机体1外,完成污水的过滤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立式安装的转鼓结构,可最大程度地利用滤池的池容,相同污水处理能力前提下有助于减小整机体积。

2、立式转鼓在立式旋转过程中,滤布表面会不断经水力冲刷,且冲刷力度大,滤布清洁不易堵塞,过滤效率高,使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成为污水处理工艺中替代二沉池的生物膜精密过滤设备。

3、调整排水速度,可使立式转鼓内外形成水位差,形成过滤压力,有助于提高过滤速度。

4、竖直安装的立式转鼓和滤布表面不容易吸附杂质,进一步避免堵塞滤布。

5、滤布四周的中空纤维膜体及生物膜层,滤布表面的挂膜,有助于滤池内微生物的增量繁殖,使立式转鼓生物膜滤布过滤机具有生物降解、生物过滤、脱氮除磷等多重功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