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冲洗长效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55973发布日期:2019-06-29 01:5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可冲洗长效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冲洗长效净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人们的饮水安全受到了很大威胁,因而,家用净水设备的使用呈现爆发性增长。家用净水设备的核心是滤芯,滤芯主要是通过截留和吸附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由于现有的净水机中前置滤芯无法进行冲洗,所以,随着过滤时间的延长,前置滤芯截留的污垢越来越多,会形成严重的污染,这不仅会降低过滤的效率,也会降低前置滤芯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滤芯,当产水量下降时,即需更换滤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冲洗长效净水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净水机中前置滤芯无法进行冲洗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包括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所述前置滤芯的进水端能够与原水供水管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能够与所述后级滤芯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能够为用户供给净化水;

所述可冲洗长效净水机还包括一密闭的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的一端能够与所述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连通,一端能够与所述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连通;所述前置滤芯上还设置有冲洗水排放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滤芯包括超滤膜滤芯和碳复合滤芯,所述超滤膜滤芯、所述碳复合滤芯以及所述后级滤芯依次串联;所述超滤膜滤芯和/或所述碳复合滤芯的净水端与所述盛水容器连通,与所述盛水容器连通的滤芯上设置有所述冲洗水排放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水排放管路包括设置于所述超滤膜滤芯上的第一排放管路,所述第一排放管路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盛水容器的出水端能够与所述超滤膜滤芯的净水端连通,二者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

所述超滤膜滤芯的净水端与所述碳复合滤芯的进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冲洗水排放管路包括设置于所述碳复合滤芯上的第二排放管路,所述第二排放管路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所述盛水容器的出水端能够与所述碳复合滤芯的净水端连通,二者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七电磁阀;

所述碳复合滤芯的净水端与所述后级滤芯的进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八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盛水容器与所述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用于使所述后级滤芯的净水端的水单方向流向所述盛水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盛水容器与所述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盛水容器与所述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后级滤芯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盛水容器连通,二者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后级滤芯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三排放管路,所述第三排放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原水供水管路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设置有流量计。

进一步的,包括控制器,所述流量计和所述进水电磁阀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流量计监测所述前置滤芯净水端的净水流量数据,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净水流量数据;当所述净水流量数据为零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进水电磁阀关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包括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前置滤芯的进水端能够与原水供水管路连通,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能够与后级滤芯的进水端连通,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能够为用户供给净化水;可冲洗长效净水机还包括一密闭的盛水容器,盛水容器的一端能够与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连通,一端能够与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连通;前置滤芯上还设置有冲洗水排放管路,冲洗水排放管路能够与前置滤芯连通。当用户用水完毕后,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继续制水,此时,后级滤芯的净水端输出的水会进入盛水容器,储存到盛水容器中(盛水容器中的水压与后级滤芯净水端的水压相等时,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停止制水)。待需要对前置滤芯进行冲洗时,连通盛水容器与前置滤芯的净水端,同时使冲洗水排放管路与外界连通,由于盛水容器中存储的净化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其能够经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进入前置滤芯,对前置滤芯进行冲洗,冲洗水则能够由冲洗水排放管路排出,进而能够实现对前置滤芯的冲洗。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净水机的前置滤芯无法进行冲洗的问题,能够缓解净水机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延长前置滤芯的使用寿命,实现净水机的长效制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的工艺流程图(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水流方向)。

图标:1-止回阀;2-第一控制阀;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第三电磁阀;6-第四电磁阀;7-第五电磁阀;8-第六电磁阀;9-第七电磁阀;91-第八电磁阀;92-进水电磁阀;10-后级滤芯;20-盛水容器;30-超滤膜滤芯;40-碳复合滤芯;100-原水供水管路;200-第三排放管路;300-第一排放管路;400-第二排放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包括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10,前置滤芯的进水端能够与原水供水管路100连通,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能够与后级滤芯10的进水端连通,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能够为用户供给净化水;可冲洗长效净水机还包括一密闭的盛水容器20,盛水容器20的一端能够与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连通,一端能够与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连通;前置滤芯上还设置有冲洗水排放管路。

当用户用水完毕后,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10继续制水,此时,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输出的水会进入盛水容器20,储存到盛水容器20中(盛水容器20中的水压与后级滤芯10净水端的水压相等时,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10停止制水)。待需要对前置滤芯进行冲洗时,连通盛水容器20与前置滤芯的净水端,同时使冲洗水排放管路与外界连通,由于盛水容器20中存储的净化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其能够经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进入前置滤芯,对前置滤芯进行冲洗,冲洗水则能够由冲洗水排放管路排出,进而能够实现对前置滤芯的冲洗。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净水机的前置滤芯无法进行冲洗的问题,能够缓解净水机过滤效率降低的问题,同时,有利于延长前置滤芯的使用寿命,实现净水机的长效制水。

前置滤芯的进水端能够与原水供水管路100连通,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可以是原水供水管路100上设置有进水电磁阀92,进水电磁阀92的启闭控制前置滤芯的进水端与原水供水管路100连通与否。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可以是前置滤芯的进水端与原水供水管路100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手动控制阀,用户能够通过操作手动控制阀控制前置滤芯的进水端与原水供水管路100是否连通。

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能够为用户供给净化水,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可以设置有放水阀。

盛水容器20的一端能够与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连通,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盛水容器20与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2,第一控制阀2用于控制盛水容器20与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的通断。

通过第一控制阀2控制盛水容器20与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的通断,能够在用户用水时断开盛水容器20与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使后级滤芯10产生的净水全部供用户取用,避免用户用水时净化水向盛水容器20中存储,造成用户取水的水流量小,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优选的,第一控制阀2可以为电磁阀,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为用户供给净化水的管路为净化水管路,净化水管路上设置有出水流量计。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包括控制器,电磁阀和出水流量计均与控制器连接,其中,出水流量计监测净化水管路的出水流量数据,控制器接收出水流量数据,当出水流量数据大于零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

作为一种具体可实施方式,盛水容器20可以为压力桶。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前置滤芯包括超滤膜滤芯30和碳复合滤芯40,超滤膜滤芯30、碳复合滤芯40以及后级滤芯10依次串联。超滤膜滤芯30和/或碳复合滤芯40的净水端与盛水容器20连通,与盛水容器20连通的滤芯上设置有冲洗水排放管路。

其中,后级滤芯10可以为反渗透(英文全称:ReverseOsmosis,缩写为RO)膜滤芯。

超滤膜滤芯30的净水端与盛水容器20连通,超滤膜滤芯30上设置有冲洗水排放管路,则超滤膜滤芯30能够利用盛水容器20中的净水进行冲洗,有利于延长超滤膜滤芯30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净水机的长效制水。

碳复合滤芯40的净水端与盛水容器20连通,碳复合滤芯40上设置有冲洗水排放管路,则碳复合滤芯40能够利用盛水容器20中的净水进行冲洗,有利于延长超碳复合滤芯40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净水机的长效制水。

超滤膜滤芯30和碳复合滤芯40的净水端均与盛水容器20连通,且超滤膜滤芯30和碳复合滤芯40上均设置有冲洗水排放管路,则超滤膜滤芯30和碳复合滤芯40均能够利用盛水容器20中的净水进行冲洗,有利于延长滤膜滤芯30和碳复合滤芯40的使用寿命,有利于净水机的长效制水。

超滤膜可以截留水中100nm以上的杂质,以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进入后级滤芯;碳复合滤芯40可以吸附水中余氯,保证后级滤芯不受余氯的损害,同时可以溶出一定浓度阻垢成分,防止水中钙镁等硬度离子在后级滤芯(例如:反渗透膜表面)沉积成垢损害后级滤芯10;后级滤芯10可以去除水中90%以上盐分和几乎100%的有机物,使水质更纯净。

碳复合滤芯40可以溶出一定浓度阻垢成分,是因为制作碳复合滤芯40时在活性炭中混入了阻垢剂。

超滤膜滤芯30、碳复合滤芯40以及后级滤芯10依次串联,即超滤膜滤芯30的净水端能够与碳复合滤芯40的进水端连通,碳复合滤芯40的净水端能够与后级滤芯10的进水端连通。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冲洗水排放管路包括设置于超滤膜滤芯30上的第一排放管路300,第一排放管路300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5;盛水容器20的出水端能够与超滤膜滤芯30的净水端连通,二者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6;超滤膜滤芯30的净水端与碳复合滤芯40的进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五电磁阀7。

当超滤膜滤芯30通量衰减过大(比如衰减大于等于5%),需要对超滤膜滤芯30进行冲洗时,关闭第五电磁阀7,打开第三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6,盛水容器20中的水即能够从超滤膜滤芯30的产水侧进入超滤膜滤芯30进行反冲洗,此时堵在超滤膜滤芯30内部的污垢被反向冲洗出来并排放掉。

具体的,第一排放管路300可以是设置于超滤膜滤芯30上远离其净水端的一端。

超滤膜滤芯30的产水侧可以设置有超滤膜产水流量计,超滤膜产水流量计监测超滤膜滤芯30的产水流量数据,控制器接收超滤膜滤芯30的产水流量数据,当超滤膜滤芯30的产水流量数据衰减过大时,在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处于非制水状态时,控制器控制第五电磁阀7关闭,第三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6打开。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可以是控制器控制第五电磁阀7关闭,第三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6打开等操作是定期进行的。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冲洗水排放管路包括设置于碳复合滤芯40上的第二排放管路400,第二排放管路400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8;盛水容器20的出水端能够与碳复合滤芯40的净水端连通,二者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七电磁阀9;碳复合滤芯40的净水端与后级滤芯10的进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八电磁阀91。

当碳复合滤芯40通量衰减过大(比如大于等于5%),需要对碳复合滤芯40进行冲洗时,关闭第八电磁阀91,打开第六电磁阀8和第七电磁阀9,盛水容器20中的水即能够从碳复合滤芯40的产水侧进入碳复合滤芯40进行反冲洗,此时堵在碳复合滤芯40内部的污垢被反向冲洗出来并排放掉。

具体的,第二排放管路400可以是设置于碳复合滤芯40上远离其净水端的一端。

碳复合滤芯40的产水侧可以设置有碳复合滤芯40产水流量计,碳复合滤芯40产水流量计监测碳复合滤芯40的产水流量数据,控制器接收碳复合滤芯40的产水流量数据,当碳复合滤芯40的产水流量数据衰减过大时,在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处于非制水状态时,控制器控制第八电磁阀91关闭,第六电磁阀8和第七电磁阀9打开。

作为一种替换方式,可以是控制器控制第八电磁阀91关闭,第六电磁阀8和第七电磁阀9打开等操作是定期进行的。

当前置滤芯包括超滤膜滤芯30和碳复合滤芯40时,可以是碳复合滤芯40的净水端设置有产水流量计,当产水流量数据衰减过大时,在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处于非制水状态时,控制器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开启或者关闭,以分别对超滤膜滤芯30和碳复合滤芯40进行冲洗;例如:控制器控制第八电磁阀91关闭,第六电磁阀8和第七电磁阀9打开,对碳复合滤芯40进行冲洗;或者,控制器控制第五电磁阀7关闭,第三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6打开,对超滤膜滤芯30进行冲洗。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盛水容器20与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止回阀1,止回阀1用于使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的水单方向流向盛水容器20。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后级滤芯10的废水出口与盛水容器20连通,二者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后级滤芯10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三排放管路200,第三排放管路200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4。

当用户用水完毕后,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10继续制水,此时,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输出的水会进入盛水容器20,储存到盛水容器20中(盛水容器20中的水压与反渗透膜滤芯净水端的水压相等时,前置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停止制水)。待需要对后级滤芯10进行冲洗时,打开第一电磁阀3,连通盛水容器20与后级滤芯10的废水出口,同时,打开第二电磁阀4,将后级滤芯10的进水端与第三排放管路200连通,由于盛水容器20中存储的净化水具有一定的压力,所以其能够经后级滤芯10的废水出口进入后级滤芯10,流经后级滤芯10,对后级滤芯10进行冲洗,然后经后级滤芯10的进水端及第三排放管路200排出。

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可冲洗长效净水机也能够后级滤芯10进行冲洗,能够缓解后级滤芯10过滤效率的降低,有利于延长后级滤芯10的使用寿命,实现净水机的长效制水。以后级滤芯10为反渗透膜滤芯为例,反渗透膜滤芯的废水出口处的污染最为严重,而本实施例采用由反渗透膜滤芯的废水出口向反渗透膜滤芯的进水端冲洗的方式对反渗透膜滤芯进行冲洗,一方面,净化水能够在反渗透膜的表面形成强大剪切力,从而减轻膜污染,更有利于反渗透膜滤芯的废水出口处及整个反渗透膜滤芯的净化及通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反渗透膜滤芯浸泡在净化水中,由于水的纯度越高,其吉布斯自由能越高,并且有自发降低的趋势,而水又无法自身降低吉布斯自由能,只能通过溶解杂质,实现降低吉布斯自由能的目的,所以,净化后的水浸泡反渗透膜滤芯更容易减轻反渗透膜滤芯的污染。

后级滤芯10的废水出口连通有废水废排放管,废水排放管上设置有废水排放电磁阀,需要对后级滤芯10进行冲洗时,废水排放电磁阀关闭,第一电磁阀3和第二电磁阀4打开。

进一步的,废水排放电磁阀与后级滤芯10的废水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比例阀。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前置滤芯的净水端设置有流量计。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可冲洗长效净水机包括控制器,流量计和进水电磁阀92均与控制器连接。流量计监测前置滤芯净水端的净水流量数据,控制器接收净水流量数据。当净水流量数据为零时,控制器控制进水电磁阀92关闭。

当用户用水完毕后,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10继续制水,后级滤芯10的净水端输出的水会进入盛水容器20,储存到盛水容器20中,盛水容器20中的水压与后级滤芯10净水端的水压相等时,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10停止制水,净水流量数据为零,控制器则能够判断前置滤芯和后级滤芯10已经停止制水,从而控制进水电磁阀92关闭。

可冲洗长效净水机正常产水时,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5、第四电磁阀6、第六电磁阀8、第七电磁阀9关闭,进水电磁阀92、第五电磁阀7、第八电磁阀91、废水排放电磁阀打开,通过比例阀调节后级滤芯10回收率进行产水。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后级滤芯10的进水端可以设置有增压泵。净化水经止回阀1进入盛水容器20时,净化水所带压力也一同进入盛水容器20储存起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中提到的净化水是指经相应的滤芯净化以后产出的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