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蚯蚓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40688发布日期:2019-08-27 20:58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蚯蚓清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蚯蚓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蚯蚓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蚯蚓养殖行业在全国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皆有布局的产业。但是养殖过程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尤其是清洗环节,由于收购厂家对蚯蚓纯净度要求较高,所有出货蚯蚓全部是由人工用筛网、大漏勺等工具一点点清洗。截至目前,已经有多家小公司因蚯蚓行情不稳定以及大量的用工费用而停产退出该行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蚯蚓清洗占用大量人工,造成成本大且清洗不利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可缩减人工使用成本,提高蚯蚓养殖利润的蚯蚓清洗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蚯蚓清洗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清洗槽、传送勾齿及传送带;所述清洗槽初步清洗蚯蚓并将所述蚯蚓运输至所述清洗槽的末端,所述传送勾齿自所述清洗槽的末端勾起初步清洗后的蚯蚓并将蚯蚓运送至所述传送带的始端;所述传送带的末端处设置有蚯蚓收集装置。

进一步,所述清洗槽连接有输水泵,所述输水泵自所述清洗槽的始端向所述清洗槽内灌水,所述清洗槽的底部的末端设置有污水口,所述清洗槽内的污水自污水口流出;在所述清洗槽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蚯蚓的筛网,所述筛网的下方及所述清洗槽的左右两个侧壁均设置有多个喷嘴,所述喷嘴向筛网喷射水柱。由此保证清洗槽内的水可自始端流向末端,从而带动蚯蚓随水移动,同时通过喷嘴将蚯蚓打散,避免蚯蚓抱团不动。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杂质落到筛网下或随水流在末端的筛网处与蚯蚓分离并通过污水口流出清洗槽。

进一步,所述清洗槽的末端连接传送勾齿,所述传送勾齿可伸入到所述清洗槽的末端处的筛网上;所述传送勾齿抓住清洗槽的末端处的筛网上的蚯蚓并自动托送至所述传送带处。

进一步,所述传送勾齿有多排且并列设置,每排所述的传送勾齿均设置有两排相对排列的抓钩装置,每排所述抓钩装置包括多个抓钩,所述抓钩的末端向上弯曲;所述传送勾齿通过齿条或皮带的带动自所述清洗槽的末端至所述传送带的始端循环转动。由此,最大限度的将蚯蚓转移到传送带区域。

进一步,传送带为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且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网孔。从而利于蚯蚓身上残留的污泥掉落。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上方设置有多排横向的清洗喷嘴,所述清洗喷嘴向所述传送带喷射雾化水流。从而以少量的水冲洗蚯蚓身上的杂质。

进一步,所述传送带的顶端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向上倾斜的横向喷嘴,所述横向喷嘴喷射水柱到所述传送带的顶端的蚯蚓身上并使得所述蚯蚓落入所述收集装置内。横向喷嘴喷出的水柱给处于传送带的顶端的蚯蚓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蚯蚓落入后续的收集装置中。

进一步,所述清洗槽的污水口处设置有出水阀;当所述清洗槽内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时,所述输水泵的出水量与所述出水阀的出水量相同。从而保持清洗槽内水流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的同时使得清洗槽内的水位稳定。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在蚯蚓养殖的清洗环节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在全国使用人工提取的背景下,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实现了机械化零的突破,为蚯蚓养殖行业的机械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2)机器调试完成后,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仅需要一个人工就能完成蚯蚓的清洗,而用人工清洗至少需要5个人以上。核算上机械调试、调整的人工费用,本发明每清洗一吨蚯蚓大约能节省700元的人工费用。

(3)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让蚯蚓的提取、清洗及入库快速完成,避免了蚯蚓在清洗过程中的死亡损失。

(4)蚯蚓清洗过程大量用水,而本实用新型的清洗设备的用水量只有人工清洗用水量的1/2,节约用水。

(5)本发明清洗的蚯蚓,能达到零沙石含量,且其他等轻重量杂质的含量远低于人工清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清洗设备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筛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勾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送带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见图1,一种蚯蚓清洗设备100,包括依次连接的清洗槽1、传送勾齿2及传送带3;清洗槽1将初步清洗蚯蚓并将蚯蚓运输至清洗槽1的末端,传送勾齿2自清洗槽1的末端勾起初步清洗后的蚯蚓并将蚯蚓运送至传送带3的始端;传送带3的末端处设置有蚯蚓收集装置4。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及2,清洗槽1连接有输水泵5,输水泵5自清洗槽1的始端向清洗槽1内灌水,清洗槽1的底部的末端设置有污水口13,清洗槽1内的污水自污水口13流出,由此保证清洗槽内的水可自始端流向末端,从而带动蚯蚓随水移动。在清洗槽1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蚯蚓的筛网11,筛网11的下方及清洗槽1的左右两个侧壁均设置有多个喷嘴12,喷嘴12向筛网11喷射水柱,有效的将抱团的蚯蚓打散,避免蚯蚓抱团不动。在此过程中,大部分杂质落到筛网11下方或随水流在末端的筛网11处与蚯蚓分离并通过污水口13流出清洗槽1。

优选地,清洗槽1的污水口13处设置有出水阀(图中未示出);当清洗槽1内的水位达到设定水位时,输水泵5的出水量与出水阀的出水量相同。从而保持清洗槽内1水流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的同时使得清洗槽1内的水位稳定。使用时,联通水路,调整好设备后启动总开关,开启输水泵5,清洗槽1内放水至水位达到槽内2/3或适合的水位,之后打开出水阀并保持输水泵开启。

优选地,见图1及3,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清洗槽1的末端连接传送勾齿2,传送勾齿2可伸入到清洗槽1的末端处的筛网11上;传送勾齿2抓住清洗槽1的末端处的筛网11上的蚯蚓并自动托送至传送带3处。

优选地,传送勾齿2有多排且并列设置,每排传送勾齿2均设置有两排相对排列的抓钩装置21,每排抓钩装置21包括多个抓钩22,抓钩22的末端向上弯曲;传送勾齿2通过齿条或皮带23的带动自清洗槽1的末端至传送带3的始端循环转动。抓钩22伸入到清洗槽的末端的底部,从而最大可能的将蚯蚓勾住,并且抓钩22随着齿条或皮带23的循环转动的带动下在到达传送带的始端时,抓钩22进行翻转,从而使得蚯蚓掉落到传送带3上。由此,最大限度的将蚯蚓转移到传送带区域。

见图1及4,为了进一步清理掉蚯蚓身上残留的污泥,传送带3优选为向上倾斜的方式设置,且所述传送带3上设置有网孔31,残留的污泥随网孔31掉落。优选地,传送带3上方设置有多排横向的清洗喷嘴32,清洗喷嘴32向传送带3喷射雾化水流,从而以少量的水冲洗蚯蚓身上的杂质。

见图1,在传送带3的末端的上方设置有多个向上倾斜的横向喷嘴33,横向喷嘴33喷射水柱到传送带3的顶端的蚯蚓身上并使得蚯蚓落入收集装置4内。横向喷嘴33喷出的水柱给处于传送带3的顶端的蚯蚓向上的推力,从而使得蚯蚓落入后续的收集装置4中。

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只需要一个工人操作机器,将蚯蚓投入清洗设备,再在清洗槽1中随水流适当搅动,蚯蚓即可随水流被传送勾齿2勾起,随后落到传送带3,随后在传送带末端落入收集装置4,有效节省了蚯蚓清洗的人工成本的同时节约用水且清洗效率明显提高,增加了蚯蚓养殖利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