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及其固定床载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9381发布日期:2019-08-09 21:35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及其固定床载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尤其是用于净化槽的固定床载体。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处理一直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净化槽技术的发展,合并式结构的小型净化槽开始推广应用,由此,净化槽不仅用来处理楼房等中大规模的生活污水,而且更多的用于一家独户的家庭污水处理。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451865U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由沉淀池、过水曲道、厌氧池、接触氧化池、净化装置构成,沉淀后的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进行生物处理,再进入接触氧化池进行氧化处理,最后进行消毒净化后排出。这类设备由于采用合并式结构,装置具备一体性,因此使用维护比较方便,适合家庭使用。

然而,厌氧池中,为使厌氧菌能有效保留在池体内,需要使用床载体。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328991A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生物浮动床装置,设置转笼,转笼内装填生物球,生物球内固载中空纤维,以构成载体。由于水质、杂物及后期运维管理不到位,这类净化池在使用过程中多数达不到排放要求,特别是厌氧槽浮动床填料很容易堵塞,通常3个月左右就需冲洗维护,给家庭使用带来了较大负担。

而常规的固定床结构不能适用于这类净化槽。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4370325A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固定床包括滤布层、多孔板、吸附剂层、液体喷淋装置、进水管、进再生液管,所述的滤布层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的多孔板位于滤布层的上部并与滤布层压紧,所述的吸附剂层位于多孔板的上部并受多孔板支撑,所述的液体喷淋装置位于所述吸附剂层的上方。该装置需要采用喷淋方式处理,如果不采用喷淋方式而用于合并式结构的小型净化槽,更易发生堵塞情况。

因此,有必要对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的结构,尤其是其中厌氧槽中的载体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的固定床载体,以改进现有技术的载体易堵塞的情况,延长运维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该固定床载体的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的固定床载体,所述载体为由多个紧密排列的竖向通孔构成的柱式结构,所述柱式结构的孔壁为多孔网状孔壁,载体整体固定在所述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的厌氧槽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竖向通孔为正六边形通孔,各通孔以蜂窝状形式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六边形通孔的边长为50毫米~80毫米。

所述多孔网状孔壁上的相邻孔间距为6毫米~10毫米。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依次设有第一厌氧槽、过水曲道、第二厌氧槽、接触曝气槽、沉淀槽和消毒槽,所述第一厌氧槽上部设有污水进口,消毒槽处设有净水出口,第一厌氧槽经过水曲道连通第二厌氧槽,第二厌氧槽经挡水板上部连通接触曝气槽,所述第一厌氧槽和所述第二厌氧槽内分别设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固定床载体,所述固定床载体上附着有生物膜系统。

上述技术方案中,设有送风机,所述送风机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接触曝气槽内。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床载体,设置了紧密排列的竖向通孔,配合多孔网状孔壁,为厌氧和兼性厌氧微生物提供良好的附着生长场所。相比利用浮动床填料,附着生长的生物膜系统对污水进水量的波动有较大的耐受能力,可以抵抗较高的水力冲击负荷和有机物冲击负荷,而且不易堵塞,冲洗时间大大延长,可以延长到半年至一年;

挂膜完成后,整个生物膜系统形成了较长的食物链,一方面会使处理效率更高,另一方面会使剩余污泥量变少,减轻了污泥处理处置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固定床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床载体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对比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污水进口;3、第一厌氧槽;4、过水曲道;5、第二厌氧槽;6、接触曝气槽;7、送风机;8、沉淀槽;9、消毒槽;10、净水出口;11、固定床载体;12、竖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所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内依次设有第一厌氧槽3、过水曲道4、第二厌氧槽5、接触曝气槽6、沉淀槽8和消毒槽9,所述第一厌氧槽3上部设有污水进口2,消毒槽9处设有净水出口10,第一厌氧槽3经过水曲道4连通第二厌氧槽5,第二厌氧槽5经挡水板上部连通接触曝气槽6,所述第一厌氧槽3和所述第二厌氧槽5内分别设有固定床载体11,所述固定床载体11上附着有生物膜系统。

本实施例中,设有送风机7,所述送风机7的出风口位于所述接触曝气槽6内。

第一厌氧槽和第二厌氧槽用于除去污水中的固体物质,同时利用无需氧气的微生物分解脏物,净化污水。接触曝气槽用送风机吹入利用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更进一步净化污水。沉淀槽用于沉淀含固体物的净化后的处理水,将干净的水送入消毒槽内,经消毒流出卫生安全的净水。

参见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床载体由多个紧密排列的竖向通孔12构成柱式结构,其中,竖向通孔12为正六边形通孔,各通孔以蜂窝状形式排列。正六边形通孔的边长为60毫米。

竖向通孔12的孔壁为多孔网状孔壁,孔壁上的相邻孔间距为8毫米。

对比例:参见图4所示,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净化槽,整体结构与实施例相同,其中,第一厌氧槽和第二厌氧槽内分别设有浮动床载体,所述浮动床载体由多个生物球构成。

分别采用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生活污水处理,结果表明,实施例中的固定床载体不易堵塞,大约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冲洗即可;而对比例中的浮动床载体则3个月左右即需要冲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