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烟尘捕集罩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0648发布日期:2019-11-16 00:02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双层烟尘捕集罩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烟尘捕集罩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钢铁、化工等领域的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烟尘,为了保护操作人员免于烟尘危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需要在各烟尘产生处设置烟尘捕集罩。由于某些烟尘散发设备产尘部分比较多,需要设置较为大型的除尘罩将整个工艺产尘设备罩起来用来捕集烟尘,但是将产尘设备全部罩起来以后,工艺设备就无法采用厂房内起重吊装设备予以检修和吊装。另外,由于大型烟尘捕集罩内体积较大,烟罩内不同区域抽风量难以控制,烟尘捕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双层烟尘捕集罩及其使用方法,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双层烟尘捕集罩,包括上层罩体和下层罩体,于所述下层罩体顶部开设有适于吊装工艺设备的吊孔,所述上层罩体包括固定烟罩和活动烟罩,所述固定烟罩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罩体顶部并且连接有除尘管道,所述活动烟罩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层罩体顶部从而具有罩合于所述吊孔上且与所述固定烟罩连通的工作状态以及偏离所述吊孔的非工作状态。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活动烟罩滑设于所述下层罩体顶部并且配置有烟罩水平滑移驱动机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在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平滑移方向上,所述下层罩体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层罩体的长度,活动烟罩的非工作位位于所述吊孔的远离所述固定烟罩的一侧。

作为实施例之一,在所述活动烟罩的水平滑移方向上,所述下层罩体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上层罩体的长度,在所述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活动烟罩收容于所述固定烟罩内或所述固定烟罩收容于所述活动烟罩内。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固定烟罩的罩腔与所述下层罩体的罩腔之间通过抽风隔板分隔,所述抽风隔板上设有抽风孔。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抽风隔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上均设有多个抽风孔,所述活动板设于所述固定烟罩的侧板上或设于所述下层罩体的侧板上,所述活动板连接有隔板推拉驱动机构从而活动板与固定板上的抽风孔叠合面积可调。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抽风隔板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抽风孔,所述活动板设于所述固定烟罩的侧板上或设于所述下层罩体的侧板上,所述活动板分割为多个调节子板,每一所述调节子板连接有子板推拉驱动单元从而固定板上进行抽风的位置可调。

本发明实施例还涉及如上所述的双层烟尘捕集罩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需要捕集烟尘时,使所述活动烟罩位于其工作位,所述下层罩体捕集的烟尘可通过所述活动烟罩和所述固定烟罩进入所述除尘管道内;

当捕集罩内工艺设备需要检修时,使所述活动烟罩位于其非工作位,起重吊装设备可通过所述下层罩体上的吊孔吊装工艺设备。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所述固定烟罩的罩腔与所述下层罩体的罩腔之间通过抽风隔板分隔,

调整该抽风隔板上的抽风通道面积,从而调节从活动烟罩底部抽取风量和从固定烟罩底部抽取风量的风量分配。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

所述固定烟罩的罩腔与所述下层罩体的罩腔之间通过抽风隔板分隔,

调整该抽风隔板上的抽风通道位置,从而实现捕集罩内不同区域抽风量的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双层烟尘捕集罩,将捕集罩分层设置,并且上层罩体采用固定烟罩与活动烟罩配合的结构,通过活动烟罩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可以满足工艺设备吊装检修的工况要求,保证生产、检修的顺利展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烟尘捕集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为图2中活动烟罩处于非工作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烟尘捕集罩,包括上层罩体2和下层罩体1,于所述下层罩体1顶部开设有适于吊装工艺设备的吊孔11,所述上层罩体2包括固定烟罩22和活动烟罩21,所述固定烟罩22固定安装于所述下层罩体1顶部并且连接有除尘管道3,所述活动烟罩2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下层罩体1顶部从而具有罩合于所述吊孔11上且与所述固定烟罩22连通的工作状态以及偏离所述吊孔11的非工作状态。

其中,上述活动烟罩21可以在工作位与非工作位之间活动/切换,其可以是可转动安装在下层罩体1上,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活动烟罩21是滑动安装在下层罩体1上,可相对于固定烟罩22水平滑移,从而靠近或远离上述吊孔11,相应地,所述活动烟罩21滑设于所述下层罩体1顶部并且配置有烟罩水平滑移驱动机构。

上述下层罩体1优选为是适于将工艺设备罩设于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下层罩体1为方形罩体,即其水平截面为方形,包括四个侧板,其中两侧板为第一x向侧板,另两侧板为第一y向侧板,例如,其中两个第一x向侧板板面与活动烟罩21的水平滑移方向平行,两个第一y向侧板板面与活动烟罩21的水平滑移方向垂直。

上述上层罩体2也对应优选为是方形罩体,即上述活动烟罩21和固定烟罩22均为方形罩体,其中,活动烟罩21包括一块顶板、两块第二x向侧板和一块第二y向侧板,在活动烟罩21处于其工作位时,该第二y向侧板位于该活动烟罩21的远离固定烟罩22的一端;固定烟罩22包括一块顶板和两块第三x向侧板,该固定烟罩22的一端用于与活动烟罩21对接连通,另一端用于与上述除尘管道3连接。

基于上述固定烟罩22为方形罩体的结构,如图1-图3,上述除尘管道3包括主管段31和过渡段32,该过渡段32为天圆地方管,其方端与固定烟罩22连接,其圆端与主管段31连接。

对于上述活动烟罩21滑设于下层罩体1顶部的结构,对应地在下层罩体1顶部设置滑轨,在该活动烟罩21底部设置行走机构,现有的行走机构均适用于本实施例中,例如由电机驱动的滚轮行走机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赘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在非工作位,该活动烟罩21与固定烟罩22分列于吊孔11的两侧,则,在所述活动烟罩21的水平滑移方向上,所述下层罩体1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层罩体2的长度,活动烟罩21的非工作位位于所述吊孔11的远离所述固定烟罩22的一侧。即上述第一x向侧板的长度大于第二x向侧板与第三x向侧板的长度之和,进一步优选为不小于第三x向侧板与两倍第二x向侧板的长度之和。在该实施方式中,活动烟罩21与固定烟罩22的高度优选为相同,活动烟罩21与固定烟罩22对接密封效果较好。其中,位于吊孔11的远离固定烟罩22一侧的下层罩体1顶部均密封设置,保证烟尘捕集效果。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在非工作位,该活动烟罩21与固定烟罩22位于吊孔11的同一侧,则,在所述活动烟罩21的水平滑移方向上,所述下层罩体1的长度不大于所述上层罩体2的长度,在所述非工作状态下,所述活动烟罩21收容于所述固定烟罩22内或所述固定烟罩22收容于所述活动烟罩21内。该实施方式尤其适用于捕集罩整体尺寸有限或所需吊孔11尺寸较大的情况。为保证捕集烟尘时活动烟罩21与固定烟罩22之间对接的密封性,可在二者的对接端分别设置挡尘板,其中,活动烟罩21上的第一挡尘板设置于其内壁上并且向下延伸,固定烟罩22上的第二挡尘板设置于其外壁上并且向上延伸,当活动烟罩21滑移至工作位时,两挡尘板拼接封堵两烟罩之间的缝隙,或者,两挡尘板构成迷宫密封结构(第一挡尘板的底端位于第二挡尘板的顶端下方)。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层烟尘捕集罩,将捕集罩分层设置,并且上层罩体2采用固定烟罩22与活动烟罩21配合的结构,通过活动烟罩21在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之间切换,可以满足工艺设备吊装检修的工况要求,保证生产、检修的顺利展开。

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如图4,所述固定烟罩22的罩腔与所述下层罩体1的罩腔之间通过抽风隔板4分隔,所述抽风隔板4上设有抽风孔41。进入固定烟罩22内的烟尘中,一部分经由活动烟罩21进入,另一部分则由该抽风隔板4上的抽风通道进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双层烟尘捕集罩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需要捕集烟尘时,使所述活动烟罩21位于其工作位,所述下层罩体1捕集的烟尘可通过所述活动烟罩21和所述固定烟罩22进入所述除尘管道3内;

当捕集罩内工艺设备需要检修时,使所述活动烟罩21位于其非工作位,起重吊装设备可通过所述下层罩体1上的吊孔11吊装工艺设备。

进一步优选地,该使用方法还包括:调整该抽风隔板4上的抽风通道面积,从而调节从活动烟罩21底部抽取风量和从固定烟罩22底部抽取风量的风量分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使用方法还包括:调整该抽风隔板4上的抽风通道位置,从而实现捕集罩内不同区域抽风量的控制。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引导捕集罩内不同区域的抽风量,从而可根据需要将主要的抽风能力集中到烟尘散发最严重的区域,提高烟尘捕集效率和效果。

对于上述抽风隔板4上的抽风通道面积及位置的调节,可以是在检修时进行调整;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可以进行在线调整。以下提供一种优选的调节结构,具体地:

(1)所述抽风隔板4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活动板上均设有多个抽风孔41,所述活动板设于所述固定烟罩22的侧板上或设于所述下层罩体1的侧板上,所述活动板连接有隔板推拉驱动机构从而活动板与固定板上的抽风孔41叠合面积可调。该隔板推拉驱动机构设置于捕集罩外,例如固定安装在下层罩体1上或固定安装在固定烟罩22上,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齿轮齿条+电机配合结构等方式。上述活动板优选为位于固定板上方,安全且其推拉运动较为稳定。

优选为固定板与活动板上的抽风孔41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配置。初始状况下,固定板与活动板上的抽风孔41一一正对,该抽风隔板4上的抽风通道面积最大。需要调节其抽风通道面积时,水平推拉该活动板,使得活动板上的抽风孔41与固定板上的抽风孔41错位,错位量越大,抽风隔板4上的抽风通道面积越小。

(2)所述抽风隔板4包括层叠设置的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抽风孔41,所述活动板设于所述固定烟罩22的侧板上或设于所述下层罩体1的侧板上,所述活动板分割为多个调节子板,每一所述调节子板连接有子板推拉驱动单元从而固定板上进行抽风的位置可调。

同样优选地,活动板位于固定板上方,安全且其推拉运动较为稳定。各子板推拉驱动单元设置于捕集罩外,例如固定安装在下层罩体1上或固定安装在固定烟罩22上,其可以是气缸、液压缸、齿轮齿条+电机配合结构等方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调节子板沿活动烟罩21的水平滑移方向依次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调节子板上不开设抽风孔41,根据工况需求,选择将相应区域的调节子板插入罩体内以封堵固定板对应区域的抽风孔41,或者将相应区域的调节子板拉出罩体内以开启固定板对应区域的抽风孔41,进一步通过控制调节子板的拉出量可以控制固定板对应区域的抽风通道面积。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上述活动板采用上述第(1)种实施方式中的活动板,而将该活动板分割为多个调节子板,能同时实现对抽风隔板4上的抽风通道面积及位置的调节,而且调节效果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