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1123发布日期:2020-11-03 23:4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农村污水处理常用的工艺为厌氧---好氧---氧化,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一系列可加速自然反应时间的机械设备,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另外,目前使用的投药混凝、厌氧接触工艺、好氧接触工艺、厌氧过滤器、泥床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复合式厌氧污泥床和厌氧塘等虽然有好的处理效果,但建设费用和运行成本高而无法承受,特别是用电工艺建设成本和运行费用非常之高,因而必须寻求新的既简易又稳定可靠的方法,即亟待开发一种经济实用、美观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用于农村的污水处理工艺系统。

针对相关技术中对于农村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复杂、稳定性差、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农村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复杂、稳定性差、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的固体杂质过滤装置、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厌氧装置、吸附污水中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装置和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微生物浮岛池,所述固体杂质过滤装置的污水出口与所述厌氧装置的污水进口连接,所述厌氧装置的污水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污水进口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污水出口与所述微生物浮岛池的污水进口连接;

所述固体杂质过滤装置包括外壳和对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进行滤除的过滤网,所述外壳的内部形成有过滤腔室,所述外壳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过滤网的上方设置有可沿所述过滤网的延伸方向前后移动的刮板,所述刮板的下部边缘与所述过滤网的外侧面向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固体杂质过滤装置的污水出口与所述厌氧装置的污水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厌氧装置的污水出口与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污水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污水出口与所述微生物浮岛池的污水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控制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控制端和所述第三电磁阀的控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的一侧沿所述过滤网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气缸,所述刮板的一侧边缘固定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气缸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的第一排污口,所述第一排污口处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排污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正下方,所述第四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室内设置有引流板,所述引流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正下方,所述引流板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过滤腔室的内壁上,所述引流板的底部伸入至所述第一排污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腔室连通的第二排污口,所述第二排污口处设置有第五电磁阀,所述第五电磁阀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过滤网的顶部固定在所述过滤腔室的顶部,所述过滤网的底端边缘与所述第二排污口的边缘衔接,所述过滤网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排污口位于同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腔室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所述过滤网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网沿所述过滤腔室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过滤腔室内。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浮岛池的内部底壁上安装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采用不锈钢材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多种污水净化装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固体杂质过滤装置预先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再通过厌氧装置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小颗粒固体污染物进行去除,最后通过微生物浮岛池对污水进行净化,以达到对外排放的要求,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长期稳定工作,污水净化效果好,另外,固体杂质过滤装置的过滤网上设置有刮板,可定时对过滤网上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清除,避免污染物堵塞过滤系统,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进而解决了农村的污水处理系统运行过程复杂、稳定性差、污水处理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系统的连接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水处理系统中固体杂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固体杂质过滤装置中过滤网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的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厌氧装置2、吸附污水中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装置3和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微生物浮岛池4,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的污水出口与厌氧装置2的污水进口通过输水管路连接,厌氧装置2的污水出口与活性炭吸附装置3污水进口通过输水管路连接,活性炭吸附装置3的污水出口与微生物浮岛池4的污水进口通过输水管路连接。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包括外壳101和对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进行滤除的过滤网103,外壳101的内部形成有过滤腔室,外壳101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与过滤腔室连通的进水口1011和出水口1012,过滤网103设置于进水口1011与出水口1012之间,过滤网103的上方设置有可沿过滤网103的延伸方向前后移动的刮板104,刮板104的下部边缘与过滤网103的外侧面向贴合。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多种污水净化装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预先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再通过厌氧装置2和活性炭吸附装置3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小颗粒固体污染物进行去除,最后通过微生物浮岛池4对污水进行净化,以达到对外排放的要求,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长期稳定工作,污水净化效果好,另外,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的过滤网103上设置有刮板104,可定时对过滤网103上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清除,避免污染物堵塞过滤系统,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进水口1011开设在外壳101的顶部,出水口1012开设在外壳1的下部,进水口1011的位置高于出水口1012的位置,保证过滤后的污水能够顺利排出,避免回流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网103可采用但不限于不锈钢材质。

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控制器8,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的污水出口与厌氧装置2的污水进口之间的输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厌氧装置2的污水出口与活性炭吸附装置3的污水进口之间的输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活性炭吸附装置3的污水出口与微生物浮岛池4的污水进口之间的输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7,第一电磁阀5的控制端、第二电磁阀6的控制端和第三电磁阀7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8对输水管道的通断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对整个系统的工作进程进行控制。

如图1、图3所示,过滤网103的一侧沿过滤网103的延伸方向开设有安装槽1031,在安装槽1031内设置有气缸105,刮板104的一侧边缘固定在气缸105的活塞杆上,气缸105的控制端与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8对气缸105进行控制,从而通过气缸105带动刮板104进行运动,对过滤网103表面的被滤除的污染物进行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气缸105的外部包覆有防水膜。

如图1、图2所示,外壳101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腔室连通的第一排污口1013,第一排污口1013处设置有第四电磁阀1014,第一排污口1013位于进水口1011的正下方,第四电磁阀1014的控制端与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过滤腔室内设置有引流板102,引流板102位于进水口1011的正下方,引流板102向下方倾斜设置,引流板102的顶部固定在过滤腔室的内壁上,引流板102的底部伸入至第一排污口1013内。通过引流板102将进入过滤腔室内的污水进行引流至第一排污口1013中,第一排污口1013此时为关闭状态,污水在第一排污口1013内进行静置,从而使大颗粒固体物染物沉淀至第一排污口1013的底部,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另外,引流板102将污水直接引流至第一排污口1013中,避免污水进入过滤腔室内随意喷溅,影响过滤效果。

如图1、图2所示,外壳101的底部设置有与过滤腔室连通的第二排污口1015,第二排污口1015处设置有第五电磁阀1016,第五电磁阀1016的控制端与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过滤网103的顶部固定在过滤腔室的顶部,过滤网103的底端边缘与第二排污口1015的边缘衔接,过滤网103的外侧面与第二排污口1015位于同一侧。通过刮板104清除下来的固体污染物直接掉落至第二排污口1015中,从而对过滤所得的固体污染物进行后续清除,保证过滤网103的长期有效使用。

如图2所示,过滤网103倾斜设置,固体污染物沿过滤网103滚落至第二排污口1015中,保证对固体污染物的充分收集,避免掉落至过滤腔室中其他位置不便于清除。

具体的,如图2所示,过滤腔室为沿水平方向设置的筒状结构,过滤网10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过滤网103沿过滤腔室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于过滤腔室内。

具体的,微生物浮岛池4的内部底壁上安装有多个曝气装置,多个曝气装置的控制端分别与控制器8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曝气装置的数量根据需要的溶氧量进行选择安装,通过曝气装置的安装增加溶氧量,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8可为但不限于upf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厌氧装置2进行厌氧处理,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厌氧装置2。

废水中复杂有机物物料比较多,通过厌氧分解分四个阶段加以降解:

(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

(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

活性炭吸附装置3中,活性炭的强吸附性能与它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关,在炭粒活化过程中,晶格间生成的空隙形成了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细孔,其孔壁的总面积就是活性炭的总表面积。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这些细孔的表面上,每克吸附剂具有的总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但是,活性炭的吸附量除与比表面积有关以外,还与细孔的形状和分布以及表面的化学性质有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500~1700m2/g,活性炭微孔的形状取决于活化方法和活化条件,有圆筒形、圆锥形、瓶形,平板形、v字型、毛细管形等。

采用活性炭对废水的深度处理,可以提高出水质。这是由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了废水溶解的有机物。容易实现同步消化反硝化,这是由于活性炭上可以形成一层生物膜,所形成的生物膜中存在好氧厌氧区。活性炭可以减少生物处理的效果,它可以吸附一些对微生物要毒害的重金属离子。它可以提高污泥的沉降性,是由于它的吸附性,将很多稳定性好的小分子有机物通过吸附形成大的絮体。另一方面来讲,如果活性炭上的生物膜一旦形成,就有很好的去bod能力。

下面对所述活性炭吸附池中的活性炭做进一步的说明。

活性炭在水处理方面的技术优势:

(1)稳定,处理效果好;

(2)提高了微生物对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抗性;活性炭能吸附表面活性物质,解决了曝气池中的气泡问题;产生了有凝聚力的炭体和微生物,形成了坚实和稠密的污泥,改善了活性污泥法的操作条件;

(3)能用于处理成分复杂,浓度和水量多变的废水;

(4)成本低。活性炭与膜联用法是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富集作用和对水中溶解氧的选择吸附性,在温度及营养物适宜的条件下,使活性炭表面上生长好氧微生物,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氧化作用协同起来。采用此法,不仅可以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而且能够较大幅度的延长活性炭的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降低处理成本,简化运转操作管理。这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污水处理技术。

微生物浮岛池4中:

(1)投加微生物菌类

菌类净水剂有机废水分解菌和高氨氮分解菌组成,有机废水分解菌:一般对于废污水的处理,大多采用物理处理法与化学处理法,但有鉴于费用昂贵及二次污染等问题,而有使用上的限制。目前二级生物处理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摄取水中有机物作为营养源,以维持体内及合成新细胞之能量来源。另一方面,摄取的有机物质则转换成较不复杂之中间产物或无害之最终产物,以进入后续三级处理流程或进行排放。因此微生物分解法可有效的去除废水中有毒物质,亦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产品主要适用于二级生物处理中之好氧处理阶段,好氧性微生物群利用水中的氧气以分解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成为co2、h2o及其他副产物,且其分解速度相对于厌氧处理法来的快速。适用于:民生污水、养殖污水、食品工业废水、染整工业废水。有机废水分解菌成分:具有特定有机物分解功能之枯草杆菌、酵母菌、光合菌、硝化菌、假单胞菌等进行客制化商品调配与组成。

微生物菌类的有效功能:

1、有效降低污水中cod与bod值

2、有效分解部份毒性或致癌性等微量有机物质

3、使不可沉降的胶体颗粒凝聚并沉淀,以获得澄清的放流水

4、有效减少氮、磷等营养盐类,减轻放流水二次污染

5、降低废污水臭味生成

6、降低丝状菌生长,增加有效微生物数量,减少污泥生成量

7、去除或抑制致病性微生物与寄生动植物

8、使水与污泥能作有效的资源利用

(2)使用菌类清淤剂

第三代微生物环保制剂是最新一代的生物环保产品,其不仅含有在自然界里经过精选、驯化的强势菌种,还含有多种酶以及营养物质和矿物盐,是一种先进的高科技生物酶复合产品。与普通的微生物相比,其降解效率更高,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对黑臭河道、地表水原址修复、可生化性较差、浓度较高的有机废水、垃圾填埋场滲液等的治理,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实验条件和使用量,每种产品每包均为2.5g左右,清淤剂为块状便于沉于水体底部,实验时最好不要掰的过于破碎,适用于20l水样7天实验的量。在使用前,请将每包产品平均分成7份,按下面实验步骤投加。若水样较少的情况下可按比例减少投加量。

(4)植物浮岛

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的定义因目的、对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主要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而言的,通过减少cod(化学需氧量)、氮、磷的浓度来抑制赤潮的发生提高水的透视度为目的。它的净化机理基本上与湖沼沿岸植物带的水质净化机理相似。

下面对所述微生物浮岛中的微生物菌落做进一步的说明。

复合生物制剂式一种新型的高科技微生态环保产品,是结合多种水处理技术研发而成的纯生物复合制剂,由经严格筛选的多种对有机污染物有特殊去除效果的有益微生物、性质不一的酶、菌经过特殊工艺复合培养而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因子。该水处理复合生物制剂的有效菌株含量不低于2×10⒐cfu/ml.其内所含的酶、菌使大分子变为小分子,使难溶的变为易溶的,使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的变成容易被微生物分解的。另外能激活污泥中的土著微生物。污泥中的微生物大多数都在废水净化中起作用,而加入的微生物菌、酶制剂能促进数量众多的土著微生物繁殖更快,代谢增强,易在短时间内调整某些微生物的生物量和适应性,往往会发生结构或是生活特性的变异而适应了环境,达到定向驯化。从而增强污泥的活性:所谓活性污泥就是由细菌、原生动物、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了一起形成具有很强吸附能力及具有很强分解,氧化有机物能力的絮状颗粒,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致使水体达到净化的作用,使水体清澈、透明度增加。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厌氧装置2、活性炭吸附装置3和微生物浮岛池4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预先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污染物,再通过厌氧装置2和活性炭吸附装置3对污水中的有机物和微小颗粒固体污染物进行去除,最后通过微生物浮岛池4对污水进行净化,以达到对外排放的要求,整个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长期稳定工作,污水净化效果好,另外,固体杂质过滤装置1的过滤网103上设置有刮板104,可定时对过滤网103上的固体污染物进行清除,避免污染物堵塞过滤系统,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