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4950发布日期:2020-02-07 22:28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污泥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处理污泥,特别是重金属含量较高的污泥,常用掩埋的方法,这种方法占地面积大,且产生的滤液危害大,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资源再利用,目前常用热解固化制成生物炭的方法处理污泥,由于污泥含水量大,一般都不低于70%,有的甚至高达80~90%,热解前必须使污泥中水含量降至相应标准,因此设计一种去除污泥中水份的装置是必要的。目前的污泥干燥装置往往采用过滤和机械挤压的方式去除污泥中水份,这种装置容易造成水分去除不均匀,去除所需水份处理时间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干燥机构和破碎机构,所述送料机构位于所述干燥机构的上游,所述破碎机构位于所述干燥机构的下游;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筒和抽气装置,所述干燥筒包括内筒、套设在所述内筒外的外筒和热源,所述内筒能够绕其轴线转动,且所述干燥筒的一端为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连通的进料口,另一端为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热源安装在所述外筒上,所述内筒的周侧密布游漏水孔;所述外筒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外筒相通以在所述外筒内形成负压。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筒倾斜放置,且所述干燥筒的所述进料口一端高于所述出料口一端;所述抽气装置靠近所述进料口一端,所述出水口靠近所述出料口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集水罐,所述集水罐通过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外筒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臭气处理机构,所述抽气处理机构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集水罐和所述抽气装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机构还包括:初干筒,初干筒的一端与所述送料机构相连,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干燥筒和所述集水罐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能够绕其轴线偏心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热源为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壳体内的加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干燥装置还包括:污泥存储罐,所述污泥储存罐位于所述破碎机构下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其中,内筒旋转过程中翻转其内的污泥,使其充分搅动,以充分接受来自热源辐射的热量,进而干燥污泥,且内筒旋转提高了干燥效果。抽气装置与外筒的连通使干燥筒内产生负压,进而污泥的水汽会由出水口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有利于缩短污泥干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污泥干燥装置一个可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送料机构10;干燥筒20;外筒21;内筒22;入料口23;出料口24;出水口25;初干筒30;抽气装置40;集水罐50;臭气处理机构60;破碎机构70;污泥存储罐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如有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装置,干燥装置包括:送料机构10、干燥机构和破碎机构70,送料机构10位于干燥机构的上游,破碎机构70位于干燥机构的下游;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筒20和抽气装置40,干燥筒20包括内筒22、套设在内筒22外的外筒21和热源(未图示),内筒22能够绕其轴线转动,且干燥筒20的一端为与内筒22和外筒21连通的进料口,另一端为与内筒22和外筒21连通的出料口24;热源安装在外筒21上,内筒22的周侧密布游漏水孔;外筒21上设有出水口25,抽气装置40与外筒21相通以在外筒21内形成负压。

如图1所示,送料机构10用于输送污泥,污泥由进料口进入干燥筒20,干燥机构用于深度干燥污泥,使污泥中含水量符合后续热解需求,干燥机构干燥后的污泥由出料口24进入破碎机构70破碎,以便进入下一热解环节。内筒22旋转过程中翻转其内的污泥,使其充分搅动,以充分接受来自热源辐射的热量,进而干燥污泥,且内筒22旋转提高了干燥效果。抽气装置40与外筒21的连通使干燥筒20内产生负压,进而污泥的水汽会由出水口25排出,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干燥效果,有利于缩短污泥干燥时间。

为了进一步提高干燥效果,也为了进一步避免污泥粘结在内筒22内壁,内筒22能够绕其轴线偏心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热源为设置在外筒21的壳体内的加热丝。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干燥筒20倾斜放置,且干燥筒20的进料口一端高于出料口24一端;抽气装置40靠近进料口一端,出水口25靠近出料口24一端。倾斜放置的干燥筒20便于污泥出料,抽气装置40通过管路与位于高处的进料口一端连通,从而减少水汽对抽气装置40的损坏。抽气装置40可以是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干燥装置还包括:集水罐50,集水罐50通过出水口25与外筒21相通。内筒22中的污泥中水份由漏水孔漏出,然后经出水口25流入集水罐5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干燥装置还包括:臭气处理机构60,臭气处理机构60通过管道分别与集水罐50和抽气装置40相连。抽气装置40和集水罐50中产生的臭气均通入臭气处理机构60,进一步避免了臭气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干燥机构还包括:初干筒30,初干筒30的一端与送料机构10相连,另一端分别与干燥筒20和集水罐50相连通。如图1所示,初干筒30在干燥筒20上游,用于初步干燥污泥,以初步减少污泥中水份,初干筒30也可以采用过滤或静置的方式进行干燥。

进一步地,干燥装置还包括:污泥存储罐80,污泥存储罐80位于破碎机构70下游。污泥储存罐位于破碎机构70下游。污泥存储罐80用于储存处理好的污泥,以备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