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用污水再利用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9255发布日期:2020-11-19 23:2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用污水再利用设备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再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造纸用污水再利用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纸是用以书写、印刷、绘画或包装等的片状纤维制品,目前对于造纸一般采用造纸机完成,通过在造纸机上连续进行,将适合于纸张质量的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在造纸机的网部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然后烘干成纸。

在使用造纸机进行造纸作业后,都会产生大量的造纸废水,这些造纸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因此一般的造纸厂中都会造纸产生的废水进行工艺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回收利用,由于造纸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使得造纸废水在进行处理时都会预先将其排放到沉淀池进行沉淀,使得造纸废水中的悬浮物能够沉淀析出,而现今沉淀析出的悬浮物在随着沉淀池内的造纸污水不断被抽入到后续的处理设备中时,由于水流的抽动力会导致部分悬浮物浮起,从而随着水管进入到后续的处理设备中,这样不仅造成后续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的处理效果,同时导致需要对污水内的悬浮物进行二次处理,降低了对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用污水再利用设备及其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造纸用污水再利用设备,包括沉积桶、消毒桶和净化桶,所述沉积桶、消毒桶和净化桶依次排列设置,所述沉积桶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消毒桶顶端的进水口固定连通,所述净化桶顶端的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消毒桶底端的出水口固定连通,所述所述沉积桶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布,所述沉积桶顶端的一侧穿插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底端贯穿第一滤布的底端,所述沉积桶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的底端且位于第一滤布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管罩,所述管罩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滤布,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通过外接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沉积桶的底端固定穿插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管道阀门,所述排污管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罩,且所述圆台罩的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进料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呈环形阵列等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消毒桶顶端的一侧固定穿插连接有药剂漏斗,所述药剂漏斗的底部转动穿插连接有t型转杆,所述t型转杆的一端贯穿药剂漏斗的内壁并固定穿插连接有蝶板,且所述蝶板的外壁与药剂漏斗的内壁密封贴合,所述药剂漏斗的外壁设置有容积刻度条。

优选的,所述药剂漏斗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轴套与t型转杆转动穿插连接,所述轴套的一侧开设有扇形限位槽,所述扇形限位槽的内腔活动设置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t型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消毒桶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等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所述消毒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外接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净化桶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罐,所述净化罐的内腔设置有净化机构,所述净化罐底端的出水口处固定穿插连接有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底端固定穿插连接有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出液管的一端贯穿净化桶外壁的底部并延伸至外部,且所述第二出液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开关阀门。

优选的,所述沉积桶、消毒桶和净化桶的下方设置有承载底板,所述沉积桶、消毒桶和净化桶的底端均呈环形阵列等间隔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底脚,多个所述支撑底脚的底端均与承载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承载底板底端的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承载底板底端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正反丝杆,所述正反丝杆的外壁对称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套,两个所述内螺纹套的外壁均铰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和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均铰接有凹形板,两个所述凹形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与承载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正反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环。

优选的,所述净化机构由滤水棉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树脂层和微生物抑制层,且所述滤水棉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树脂层和微生物抑制层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所述滤水棉层为医药级pp棉,所述活性炭层为纳米银活性炭,所述树脂层为高效离子交换树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造纸用污水再利用工艺,包括以下具体工艺:

步骤1:对造纸污水进行沉淀工艺时,操作者将造纸污水的排水管与进料管固定连通,造纸污水顺着进料管进入到沉积桶的内腔,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造纸污水中的沉淀物被沉积在沉积桶内腔的底端,然后启动第一水泵将沉淀后的污水通过第一出液管抽入到消毒桶内腔,并且由于第一滤布的阻隔,使得造纸污水在抽入消毒桶内腔时被第一滤布阻隔,不会随着水流的抽动而随着污水进入到消毒桶中;

步骤2:将消毒剂倒入药剂漏斗内腔,并然后操作者通过转动t型转杆的转动角度控制蝶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药剂漏斗内腔的消毒剂流入消毒桶的速率,同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搅拌杆转动,对消毒桶内腔的造纸污水和消毒剂进行搅动混合,对沉淀后的造纸污水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步骤3:启动第二水泵,利用第二水泵和水管将消毒桶内腔中经过消毒处理的造纸污水抽入到净化桶中的净化机构中,造纸污水顺着净化机构中的滤水棉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树脂层和微生物抑制层的层层过滤净化,达到对造纸污水的一个净化处理,最后将净化后的造纸污水从第二出液管排出储存,以便后续使用,从而完成对造纸污水的再利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利用沉积桶、消毒桶和净化桶的设置,能够对造纸污水进行沉积、消毒和净化处理,提高对造纸污水的净化效果,再配合进料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一滤布的设置方式,能够对沉积桶内沉淀内造纸污水中沉淀的悬浮物与第一出液管进行一个隔绝分离,避免造纸污水从沉淀桶抽入到消毒桶内时,造纸污水中的悬浮物随着第一出液管进入到消毒桶内,从而省去了对造纸污水中悬浮物的二次处理,不仅提高了对造纸污水处理再利用的效率,同时提高了对造纸污水的净化效果;

(2)本发明利用药剂漏斗上设置的蝶板、t型转杆、轴套、扇形限位槽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对药剂漏斗内腔的出药孔径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对药剂漏斗中的药剂进入消毒桶内的速率进行调节,使得药剂能够均匀落入消毒桶内的造纸污水中,从而能够提高消毒药剂与造纸污水混合的均匀性,提高消毒药剂对造纸污水消毒的质量和效率;

(3)本发明利用净化桶内滤水棉层、石英砂层、活性炭层、树脂层和微生物抑制层组成的净化机构,能够有效的去除造纸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石灰质、氯气、细菌、异味等,从而提高对造纸污水的净化效果,达到对造纸污水的再利用;

(4)本发明利用正反丝杆、内螺纹套、驱动环、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凹形板和支撑板的设置,能够对承载底板在固定放置时,起到一个支撑固定的作用,从而减少万向轮的支撑力度,避免万向轮和承载底板由于支撑力度过大而损坏,从而提高了对承载底板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净化罐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承载底板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1的d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积桶;2、消毒桶;3、净化桶;4、进料管;5、第一滤布;6、第一出液管;7、管罩;8、第一水泵;9、排污管;10、圆台罩;11、转轴;12、搅拌杆;13、驱动电机;14、药剂漏斗;15、蝶板;16、t型转杆;17、轴套;18、扇形限位槽;19、限位块;20、第二水泵;21、净化罐;22、石英砂层;23、活性炭层;24、树脂层;25、微生物抑制层;26、导流罩;27、第二出液管;28、承载底板;29、万向轮;30、支撑底脚;31、支撑板;32、凹形板;33、第一支撑杆;34、内螺纹套;35、第二支撑杆;36、正反丝杆;37、驱动环;38、连接环;39、连接孔;40、滤水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8所示的一种造纸用污水再利用设备及其工艺,包括沉积桶1、消毒桶2和净化桶3,沉积桶1、消毒桶2和净化桶3依次排列设置,沉积桶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8,第一水泵8的出水口通过水管与消毒桶2顶端的进水口固定连通,用于将沉积桶1内腔的造纸污水抽入到消毒桶2内进行消毒工艺处理,净化桶3顶端的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20,第二水泵20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消毒桶2底端的出水口固定连通,用于将消毒桶2内经过消毒的造纸污水抽入到净化桶3内进行净化工艺处理,沉积桶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滤布5,第一滤布5通过矩形框与沉积桶1内的内壁固定连接,沉积桶1顶端的一侧穿插设置有进料管4,进料管4的底端贯穿第一滤布5的底端,第一滤布5与进料管4的连接处固定穿插连接有密封环,保持第一滤布5与进料管4连接的密封性,沉积桶1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出液管6,第一出液管6的底端且位于第一滤布5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管罩7,增加与水体接触的面积,从而提高了第一出液管6抽出污水的效率,管罩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滤布,第一滤布5和第二滤布均为无纺布,达到一个对造纸污水中悬浮物的阻隔作用,同时又能使污水渗透,避免悬浮物随着第一出液管6进入到消毒桶2内腔,提高了造纸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第一水泵8和第二水泵20分别通过外接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沉积桶1的底端固定穿插连接有排污管9,排污管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管道阀门,用于排出沉积桶1内沉淀的悬浮物,排污管9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罩10,且圆台罩10的顶端开设有圆形通孔,起到一个防回流的作用,进料管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38,连接环38的一侧呈环形阵列等间隔开设有多个连接孔39,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39将连接环38与造纸污水的排水管固定连接,提高进料管4与外部排水管拆装的便捷性;

消毒桶2顶端的一侧固定穿插连接有药剂漏斗14,用于盛放消毒药剂,一般消毒药剂采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药剂漏斗14的底部转动穿插连接有t型转杆16,t型转杆16与药剂漏斗14之间的连接为过盈配合,使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转动阻力,从而能够保持转动位置的相对固定,t型转杆16的一端贯穿药剂漏斗14的内壁并固定穿插连接有蝶板15,且蝶板15的外壁与药剂漏斗14的内壁密封贴合,利用t型转杆16带动蝶板15转动,从而使蝶板15与药剂漏斗14内腔之间的缝隙逐渐增大,达到调节消毒药剂出料速率的调节,药剂漏斗14的外壁设置有容积刻度条,便于操作者掌控药剂漏斗14中消毒药剂的容量,药剂漏斗14外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轴套17,轴套17与t型转杆16转动穿插连接,轴套17的一侧开设有扇形限位槽18,扇形限位槽18的内腔活动设置有限位块19,且限位块19的一端与t型转杆16的外壁固定连接,轴套17、扇形限位槽18和限位块19的设置,能够对t型转杆16的转动角度进行0-90度的控制,从而便于操作者更好的调节药剂漏斗14出料的速率;

消毒桶2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壁等间隔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杆12,消毒桶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外接开关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利用驱动电机13带动转轴11转动,使转轴11带动多个搅拌杆12对消毒桶2内的造纸污水和消毒药剂进行搅拌混合,提高消毒药剂与造纸污水混合的均匀度,从而提高对造纸污水消毒的效果;

净化桶3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罐21,净化罐21的内腔设置有净化机构,净化机构由滤水棉层40、石英砂层22、活性炭层23、树脂层24和微生物抑制层25,且滤水棉层40、石英砂层22、活性炭层23、树脂层24和微生物抑制层25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滤水棉层40为医药级pp棉,活性炭层23为纳米银活性炭,树脂层24为高效离子交换树脂,利用消毒后的造纸污水从滤水棉层40、石英砂层22、活性炭层23、树脂层24和微生物抑制层25依次逐层渗透,对造纸污水有效去除重金属、石灰质、氯气、细菌、异味等,提高对造纸污水的净化效果,净化罐21底端的出水口处固定穿插连接有导流罩26,起到一个汇流的作用,导流罩26的底端固定穿插连接有第二出液管27,第二出液管27的一端贯穿净化桶3外壁的底部并延伸至外部,且第二出液管2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开关阀门,便于控制净化后的造纸污水的排出;

沉积桶1、消毒桶2和净化桶3的下方设置有承载底板28,沉积桶1、消毒桶2和净化桶3的底端均呈环形阵列等间隔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底脚30,起到一个支撑,同时使沉积桶1、消毒桶2和净化桶3与承载底板28之间预留一个悬空区间,便于各管道的安装,多个支撑底脚30的底端均与承载底板28的顶端固定连接,承载底板28底端的边角处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9,便于带动承载底板28进行一个搬运,提高携带的便捷性;

承载底板28底端的中部对称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正反丝杆36,正反丝杆36的外壁对称螺纹套接有内螺纹套34,两个内螺纹套34的外壁均铰接有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5,两个第一支撑杆33的顶部和两个第二支撑杆35的底部均铰接有凹形板32,两个凹形板32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1,其中一个支撑板31的顶端与承载底板28的底端固定连接,正反丝杆3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环37,通过使用外部扳手等工具穿过驱动环37,然后顺时针转动正反丝杆36,正反丝杆36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两个内螺纹套34同步相向移动,使与同一个内螺纹套34铰接的第一支撑杆33和第二支撑杆35转动展开,带动两个第二支撑杆35底端的支撑板31下降与地面接触,从而对承载底板28起到一个支撑作用,减少承载底板28在放置时对万向轮29的挤压,提高盖装置在放置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收起时只需反向转动正反丝杆36即可。

本发明工作原理:步骤1:对造纸污水进行沉淀工艺时,操作者将造纸污水的排水管与进料管4固定连通,造纸污水顺着进料管4进入到沉积桶1的内腔,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造纸污水中的沉淀物被沉积在沉积桶1内腔的底端,然后启动第一水泵8将沉淀后的污水通过第一出液管6抽入到消毒桶2内腔,并且由于第一滤布5的阻隔,使得造纸污水在抽入消毒桶2内腔时被第一滤布5阻隔,不会随着水流的抽动而随着污水进入到消毒桶2中,同时第一出液管6在抽取沉积桶1内腔的造纸污水时,由于管罩7内腔的第二滤布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对造纸污水中悬浮物的隔离,提高阻隔效果;

步骤2:将消毒剂倒入药剂漏斗14内腔,并然后操作者通过转动t型转杆16的转动角度控制蝶板15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药剂漏斗14内腔的消毒剂流入消毒桶2的速率,同时启动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带动转轴11和搅拌杆12转动,对消毒桶2内腔的造纸污水和消毒剂进行搅动混合,对沉淀后的造纸污水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

步骤3:启动第二水泵20,利用第二水泵20和水管将消毒桶2内腔中经过消毒处理的造纸污水抽入到净化桶3中的净化机构中,造纸污水顺着净化机构中的滤水棉层40、石英砂层22、活性炭层23、树脂层24和微生物抑制层25的层层过滤净化,有效去除重金属、石灰质、氯气、细菌、异味等,达到对造纸污水的一个净化处理,最后将净化后的造纸污水从第二出液管27排出储存,以便后续使用,从而完成对造纸污水的再利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