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强力复合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4714发布日期:2021-05-11 15:1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叉强力复合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薄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交叉强力复合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强力交叉膜自粘防水卷材是一种由特制的交叉层压高密度聚乙烯强力薄膜与优质的高聚物自粘橡胶沥青经特殊工艺复合而成的高性能、冷施工的自粘复合膜防水卷材,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抗紫外线性能和双向耐撕裂性能,同时复合薄膜在加工时,需要对表面进行除尘处理,以保证后续加工工作的稳定进行,且传统的除尘装置整体使用效果不佳,且整体除尘效率较低,无法全面的对原料进行稳定的双面同步除尘处理,延长了整体除尘周期,降低了整体除尘效率,且传统的除尘装置整体除尘精度较差。

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传统的除尘装置整体使用效果不佳,且整体除尘效率较低,无法全面的对原料进行稳定的双面同步除尘处理,延长了整体除尘周期,降低了整体除尘效率,且传统的除尘装置整体除尘精度较差,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强力复合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传统的除尘装置整体使用效果不佳,且整体除尘效率较低,无法全面的对原料进行稳定的双面同步除尘处理,延长了整体除尘周期,降低了整体除尘效率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交叉强力复合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顶端、底端均设有开口的加工仓、两组输送组件、两组驱动组件以及两组吸收组件,两组所述输送组件匹配安装在加工仓内部顶端、底端,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匹配安装在加工仓内部两侧,两组所述吸收组件安装在加工仓内部两侧,且两组所述吸收组件与两组驱动组件匹配安装。

优选的,所述加工仓两侧壁均安装有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定位通孔。

优选的,两组所述输送组件均包括两组一号电推杆、两组输送辊,两组所述一号电推杆匹配安装在加工仓顶端、底端两侧壁,两组所述输送辊匹配安装在两组一号电推杆输出端,且两组所述输送辊对应安装,利用两组输送辊的对向夹持下,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对原料顶端、底端的稳定夹持,保证了原料输送的稳定性。

优选的,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对应安装,且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二号电推杆、振动头,所述二号电推杆安装在加工仓内部两侧壁,且所述振动头安装在二号电推杆输出端,可联动原料进行抖动,进而可快速的将原料上的灰尘、杂质等脱落,保证了原料表面的洁净度。

优选的,两组所述吸收组件对应安装,且两组所述吸收组件均包括吸收框、输送管、吸收盘、气泵以及限位架,所述吸收框安装在加工仓内部两侧壁,所述输送管安装在吸收框侧壁,所述吸收盘安装在输送管头端,且所述吸收盘整体采用倾斜式设计,所述气泵安装在输送管端处,所述限位架安装在吸收框、吸收盘之间,利用吸收盘将灰尘、杂质等进行吸收,且吸收盘整体采用倾斜状设计,提高了整体吸收精度,实现了对原料双面灰尘的全面吸收,避免灰尘等在加工仓内部漂浮。

优选的,所述吸收框底端一侧安装有排料管,且所述排料管尾端延伸出吸收框侧壁安装,便于工作人员对原料进行排放。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叉强力复合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驱动组件,启动二号电推杆,驱动振动头与原料靠近接触,随后启动振动头进行振动,可联动原料进行抖动,进而可快速的将原料上的灰尘、杂质等脱落,保证了原料表面的洁净度,提高了整体成品率,整体清理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吸收组件,启动气泵,利用吸收盘将灰尘、杂质等进行吸收,且吸收盘整体采用倾斜状设计,提高了整体吸收精度,实现了对原料双面灰尘的全面吸收,避免灰尘等在加工仓内部漂浮,随后利用输送管将灰尘传递至吸收框内部进行储存,实现了对灰尘的稳定收集,且通过排料管便于工作人员对原料进行排放,确保了整体除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加工仓;2、定位板;3、一号电推杆;4、输送辊;5、二号电推杆;6、振动头;7、吸收框;8、输送管;9、吸收盘;10、气泵;11、限位架;12、排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交叉强力复合薄膜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顶端、底端均设有开口的加工仓1、两组输送组件、两组驱动组件以及两组吸收组件,两组所述输送组件匹配安装在加工仓1内部顶端、底端,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匹配安装在加工仓1内部两侧,两组所述吸收组件安装在加工仓1内部两侧,且两组所述吸收组件与两组驱动组件匹配安装。

进一步,所述加工仓1两侧壁均安装有定位板2,且所述定位板2上开设有定位通孔;

进一步,两组所述输送组件均包括两组一号电推杆3、两组输送辊4,两组所述一号电推杆3匹配安装在加工仓1顶端、底端两侧壁,两组所述输送辊4匹配安装在两组一号电推杆3输出端,且两组所述输送辊4对应安装,利用两组输送辊4的对向夹持下,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对原料顶端、底端的稳定夹持,保证了原料输送的稳定性,避免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进一步,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对应安装,且两组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二号电推杆5、振动头6,所述二号电推杆5安装在加工仓1内部两侧壁,且所述振动头6安装在二号电推杆5输出端,启动二号电推杆5,驱动振动头6与原料靠近接触,随后启动振动头6进行振动,可联动原料进行抖动,进而可快速的将原料上的灰尘、杂质等脱落,保证了原料表面的洁净度,提高了整体成品率,整体清理效率高;

进一步,两组所述吸收组件对应安装,且两组所述吸收组件均包括吸收框7、输送管8、吸收盘9、气泵10以及限位架11,所述吸收框7安装在加工仓1内部两侧壁,所述输送管8安装在吸收框7侧壁,所述吸收盘9安装在输送管8头端,且所述吸收盘9整体采用倾斜式设计,所述气泵10安装在输送管8端处,所述限位架11安装在吸收框7、吸收盘9之间,启动气泵10,利用吸收盘9将灰尘、杂质等进行吸收,且吸收盘9整体采用倾斜状设计,提高了整体吸收精度,实现了对原料双面灰尘的全面吸收,避免灰尘等在加工仓1内部漂浮,随后利用输送管8将灰尘传递至吸收框7内部进行储存,实现了对灰尘的稳定收集,且通过排料管12便于工作人员对原料进行排放,确保了整体除尘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吸收框7底端一侧安装有排料管12,且所述排料管12尾端延伸出吸收框7侧壁安装,便于工作人员对原料进行排放,确保了整体除尘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利用定位板2将加工仓1进行快速的定位固定处理,保证了加工仓1后续使用的稳定性,可稳定的将加工仓1定位在不同位置,提高了装置整体实用性,随后将原料穿过加工仓1安装,通过设有两组输送组件,启动两组一号电推杆3,驱动两组输送辊4进行移动,利用两组输送辊4的对向夹持下,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夹持固定,实现了对原料顶端、底端的稳定夹持,保证了原料输送的稳定性,避免原料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偏移,同时在两组输送辊4的导向输送下,可稳定的对原料进行输送,提高了整体加工效率,实现了对原料的批量输送,通过设有驱动组件,启动二号电推杆5,驱动振动头6与原料靠近接触,随后启动振动头6进行振动,可联动原料进行抖动,进而可快速的将原料上的灰尘、杂质等脱落,保证了原料表面的洁净度,提高了整体成品率,整体清理效率高,同时通过设有吸收组件,启动气泵10,利用吸收盘9将灰尘、杂质等进行吸收,且吸收盘9整体采用倾斜状设计,提高了整体吸收精度,实现了对灰尘的全面吸收,避免灰尘等在加工仓1内部漂浮,随后利用输送管8将灰尘传递至吸收框7内部进行储存,实现了对灰尘的稳定收集,且通过排料管12便于工作人员对原料进行排放,确保了整体除尘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