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高效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652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高效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钻井泥浆废水的高效处理剂,尤其是用无机混凝剂、引入多种多价阴离子的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以及有机高分子助凝剂混合而成的处理剂。
目前在处理钻井泥浆废水时使用的一种处理剂为硫酸铝与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该处理剂虽可达到一定的处理效果,但由于硫酸铝的处理效果差,而聚丙烯酰胺属有机高分子物质,聚丙烯酰胺投加量大的情况下将造成废水的二次污染。使废水排放超过标准,若对所含有机物质进行再处理,则会大大提高成本。另外,还有采用聚丙烯酰胺与硫酸铝、氯化铁等无机混凝剂复配使用的处理剂,但由于对这种处理剂的混凝机理缺乏确切了解,因此对多种混凝剂选用时各种混凝剂所占比例以及选用助凝剂所占比例的确定都缺乏科学性,有的仅凭经验加入,所以对钻井废水的处理效果差,常常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及二次污染等后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有机物质含量少、处理效果好且适用范围广的钻井废水处理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发明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组合而成硫酸铝 50~60%含多种多价阴离子的聚合氯化铝 20~40% 或用聚合氯化铝 30~50%硫酸亚铁 5~10% 或用聚合硫酸铁 5~10%
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的用量根据分子量确定。配制好的处理剂的分子量范围为9~15万单位%。
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的配加量=(配制好的处理剂的分子量范围9~15万单位÷选用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分子量)×100%。
本发明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的最佳组合为(采用的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为300万单位)硫酸铝 60%含多种多价阴离子的聚合氯化铝 30%硫酸亚铁 5%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 5% (即处理剂中的分子量为15万单位)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将以下物质按重量百分比取出硫酸铝60%,含多种多价阴离子聚合氯化铝30%,硫酸亚铁7.5%,分子量600万单位的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2.5%,然后将其混匀即制得本发明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在该处理剂中,含有无机盐、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形成几种混凝剂和助剂的科学有效的混合,其工作机理是处理剂在水解过程中产生极性基团,多核络离子,这一过程也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以及胶体微粒和悬浮物表面电荷中和,形成数量级的长链,在水中有巨大的吸附表面积,促使废水中的胶体微粒聚集,表现出很高的絮凝效能;另外,该混凝剂含有多化学基团。如〔AL2(OH)ncL6-n〕n含有〔-CH-〕基,AL2(SO4)318H2O含有〔-SO4-〕基,FecL3含有〔-cL3-〕基,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基,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使矾花增大。本发明采用以下配方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硫酸铝60%,引入多种多价阴离子的聚合氯化铝30%,聚合硫酸铁3%,分子量300万单位的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5%。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该处理剂中有机物质含量少,因此不会造成对水的二次污染;
2、对钻井污水处理效果好,对一钻井污水处理实际测试结果见见表一表一
另外,脱色去除率85~95%;有机物去除率达90~95%;经处理后的废水回收率可达80%以上;对废水除油率可达90%以上,沉淀泥渣体积可大幅度减缩;
3、使用范围广,不受温度、浊度的影响,适应pH值范围为4~13,不需另加酸、碱中和,且都能形成粗大的絮体;
4、由于综合处理效果好,因此用量比现有处理剂少2-4倍。
权利要求
1.一种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物质按重量百分比组合而成硫酸铝 50~60%含多种多价阴离子的聚合氯化铝 20~40%或用聚合氯化铝30~50%硫酸亚铁 5~10%或用聚合硫酸铁5~10%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的用量根据分子量确定;配制好的处理剂的分子量范围为9~15万单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的最佳组合为硫酸铝 60%含多价阴离子聚合氯化铝 30%硫酸亚铁 5%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 5%(采用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为300万单位,即处理剂中的分子量为15万单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现有钻井泥浆废水处理剂硫酸铝与聚丙烯酰胺混合物,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因可能造成废水的二次污染;有的将多种混凝剂选用,由于对其机理不了解,造成各种物质的比例缺乏科学性,所以处理效果差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发明由硫酸铝50~60%、含多价阴离子聚合氯化铝20~40%、硫酸亚铁5~10%、水解粉剂聚丙烯酰胺3~5%(300万单位)组合而成;本发明适用于各种井深不同情况的泥浆废水处理。
文档编号C02F1/52GK1055528SQ9110219
公开日1991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日
发明者张啸川 申请人:张啸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