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8574阅读:9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缓释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净化饮用水的缓释机中的包裹缓释剂的缓释膜。
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人们往往采用的是消毒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氯和氯制剂、臭氧、紫外线。近年来,在纯净水和一些小型供水中采用超滤技术除去水中微生物。采用高频、电子水处理器加紫外杀菌的办法。在众多消毒方法中,氯以其可靠的杀菌效果和持续性、经济性为世人公认,沿用百年至今。
我国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规定采用氯消毒,标准指标要求氯与水接触30分钟后,余氯0.3mg/L,管网末端0.05mg/L。要达到标准必须有加氯机及专门人员和相应一套管理措施。对大、中城市集中供水易于办到。但由于用加氯方法麻烦,设备费用高且设备使用期短(氯具腐蚀性),故而众多的、分散的、又相对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自备水厂、乡镇小水厂等则不易办到或能办到但坚持不了。这就造成相当大一部份人群的饮水卫生仍得不到保证。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简化消毒设备,与消毒剂一起用于缓释机中的缓释膜。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发明缓释膜按重量份组成为丙烯酸树脂 55~60硅 橡 胶 30~34二丁酸二酯 4~6氯 化 镁 0.5~1异 氰 酸酯 2~4将本发明中丙烯酸树脂和液体硅橡胶加入交联剂二丁酸二酯,使二者在60℃时发生交叉渗透形成交聚合物,加入氯化镁增加其弹性,加异氰酸酯生微孔、搅拌,移入模具成型,在80℃左右固化干燥而成缓释膜。
用本发明缓释膜包裹消毒剂二氯异氰尿酸钠密封后,放入水中,由于膜表面的亲水性,水参入膜中,膜中药物的有效部分氯则定量地释放于水中,从而达到对水的消毒目的。
本发明成本低、使用方便,用于大、中、小型饮水设备中作包裹消毒剂用,消毒效果佳,简化了消毒设备,既可广泛用于大、中城市又可用于众多的、相对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自备水厂、乡镇小水厂。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例例(见表1)

图1为缓释机结构示意图。
表1
本发明缓释膜根据用水量的不同,可制成不同表面积和不同渗速度的膜,以适应千差万别的用户。
图1为缓释机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在缓释机壳1中有塑料网2,用缓释膜3包裹缓释剂如二氯异氰尿酸钠后置入塑料网中,用端盖4密封缓释机,在端盖上装有开水及停水控制阀5。将缓释机进水口与水管6连接。用水时即有氯放出(0.5~1.0mg/L)。一月或二月更换一次缓释剂即可。整个缓释机的价格只为已有的同规格加氯机的1/3~1/2,使用寿命却在其10倍以上,且省去专门管理人员。
权利要求
1.缓释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该组成为丙烯酸树脂55~60硅 橡 胶30~34二丁酸二酯4~6氯 化 镁0.5~1异 氰 酸酯2~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净化饮用水的缓释机中的包裹消毒剂的缓释膜。本缓释膜按重量份含有:丙烯酸树脂55~60,硅橡胶30~34,二丁酸二酯4~6,氯化镁0.5~1,异氰酸酯2~4。成本低、使用方便,消毒效果佳,简化了消毒设备,可广泛用于大、中城市又可用于众多的、相对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自备水厂、乡镇小水厂。
文档编号C02F1/50GK1232792SQ9911479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1999年4月16日
发明者刘义萍, 宋义宽 申请人:刘义萍, 宋义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