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4239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净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活性污泥法是一种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法,如今,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改良工艺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活性污泥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当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活性污泥失去活性时,失活污泥会沉积于污水处理装置的底部,当失活污泥超过一定量时需要将其从污水处理装置中取出,以提高污水净化的效率。
[0003]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取出失活污泥时,需要先将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污水全部排出,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污水处理装置排出污泥不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000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箱和取污器,所述污水箱具有污水腔;
[0006]所述取污器具有一取污腔,所述取污器设有闸口和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与所述取污腔连通,所述取污器包括一活动安装于所述闸口的闸门;
[0007]当所述闸门打开时,所述闸口连通所述污水腔和所述取污腔。
[0008]其中,所述取污腔内壁侧面为一拉伸曲面,所述取污器还包括一与所述取污腔内壁侧面相适配的第一刮泥板,所述第一刮泥板沿所述取污腔内壁的延伸方向滑动安装,
[0009]所述第一刮泥板远离所述污泥出口的一侧通过一弹性元件与所述取污腔内壁端面相连,所述第一刮泥板靠近所述污泥出口的一侧与一拉索相连,所述拉索伸出所述污泥出口外。
[0010]其中,所述取污器包括回复机构,所述回复机构用于当所述闸门开启之后使其回复至关闭状态。
[0011]其中,所述闸门包括至少一第一闸板,所述第一闸板滑动安装于所述闸口,所述第一闸板的滑动方向沿所述拉伸曲面的拉伸方向。
[0012]其中,所述取污腔内壁侧面为一回转曲面,所述闸门包括第二闸板,所述第二闸板为一与所述回转曲面同轴的回转壳体,所述第一闸板相对于所述回转曲面的第一转轴可转动,所述取污器的壁体开设有一与所述第一闸板相适配的收纳槽,当所述闸门打开时,所述第一闸板收纳于所述收纳槽中。
[0013]其中,所述取污器还包括一与所述取污腔内壁侧面相适配的第二刮泥板,所述取污器内设置一与所述回转曲面同轴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刮泥板相对于所述回转曲面的第一转轴可转动。
[0014]其中,所述取污器的沉积面为平面或拉伸曲面,所述取污器的沉积面与水平面具有一倾斜角度α。
[0015]其中,由所述取污器沉积面边沿延伸形成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沉积面,所述第一过滤板与所述污水箱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过滤板将所述污水箱分隔呈待过滤腔和第一过滤腔。
[0016]其中,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污水箱的第一浮渣收集器,所述第一浮渣收集器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带体和浮渣收集篮,所述带体包绕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所述带体的外侧面凸设有至少一挡板;
[0017]所述带体的输送面倾斜设置,且所述带体的装载侧浸没于所述待过滤腔中,所述带体的卸载侧下方设置有所述浮渣收集篮。
[0018]其中,所述污水净化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污水箱的第二浮渣收集器,所述第二浮渣收集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转轴、至少两个柔性叶轮,所述第一壳体内壁侧面为一回转曲面,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渣口,所述第二转轴同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回转曲面的转动轴线,所述柔性叶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且抵压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侧面。
[0019]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污水净化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该污水净化装置的污水箱中设有取污器,打开取污器的闸门,污水箱内污泥从闸口流入所述取污器中,进而从污泥出口流出,该污水净化装置可以在污水箱在工作时也能排出污泥,提高了该污水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污水净化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示的污水净化装置中闸口呈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污水净化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污水净化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3所示的污水净化装置中闸口呈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污水净化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图6所示的污水净化装置闸口呈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净化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图8所示的污水净化装置的闸口呈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净化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净化装置第七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净化装置第八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净化装置第九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污水净化装置第十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包括污水箱100和取污器200。污水箱100具有一污水腔101,污水箱100设置有一与污水腔101相连通的污水进口 102。取污器200具有一取污腔201,取污器200设有一闸口 202和污泥出口 203,污泥出口 203与取污腔201相连通,取污器200包括一活动安装于闸口 202的闸门210,当闸门210打开时,闸口 202连通污水腔101和取污腔201,污水箱100内的污泥从闸口 202流入取污器200内,并从污泥出口 203流出污水箱100外。
[0036]该污水净化装置的污水箱100设有取污器200,打开取污器200的闸门210,污水箱100内的污泥从闸口 202流入取污器200的取污腔201中,进而从污泥出口 203流出,该污水净化装置可以在污水箱100工作时也能方便排出污泥,提高了该污水净化装置的净化效率。
[0037]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取污器200与污水箱100的结构关系,取污器200可以作为一独立构件置于污水箱100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取污器200可以与污水箱100—体化设置,例如在一实施方式中,取污器200与污水箱100可以共用腔壁。
[0038]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取污器200的闸口 202的设置位置,优选地,当取污器200的沉积面作为污泥的主要沉积表面时,闸口 202开设于取污器200的沉积面,例如污泥主要沉积于取污器200的顶面,相应地,则闸口 202开设于取污器200的顶面。当污水箱100的沉积面作为污泥的主要沉积表面时,闸口 202朝向污水箱100的沉积面设置。
[0039]进一步参照图1至图5,取污腔201内壁侧面为一拉伸曲面,该拉伸曲面可以为圆柱面、棱柱面等,取污器200还包括一与取污腔201内壁侧面相适配的第一刮泥板221,第一刮泥板221沿取污腔201内壁的延伸方向滑动安装,第一刮泥板221远离污泥出口的一侧通过一弹性元件230与取污腔201内壁端面相连,第一刮泥板221靠近污泥出口的一侧与一拉索240相连,拉索240伸出污泥出口外。弹性元件230可以为弹簧或弹片等,优选为拉伸弹簧,且为了方便第一刮泥板221的拆卸,弹性元件230优选为侧钩拉簧、长钩拉簧、英式钩拉費、德式钩拉費、半圆钩拉費、鸭嘴钩拉費,弹性7Π件230的两端分别勾接于弟一刮泥板221和取污腔201内壁,为了提高弹性元件230的使用寿命,弹性元件230优选采用不锈钢、油回火合金弹簧钢制成。
[0040]通过第一刮泥板221可以去除取污腔201内壁的污泥,利用弹性元件230的回弹力可以使得第一刮泥板221回复原位。
[0041]进一步而言,取污器200包括回复机构,回复机构用于当闸门210开启之后使其回复至关闭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