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38608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废水、污水的处理,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的生物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装置多以A/0、A2/0工艺为主,生产实践已被广泛应用,技术也较为成熟。但其仍有不够理想之处,如:其设计容量较大,相对处理能力低,并增加了占地面积和投资。另外,实际生产中在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地情况下,难以保证平稳的脱氮除磷深度。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
[0004]本发明的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的设计方案是:将曝气沉砂池、一级曝气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曝气池、二级沉淀池依次串连构成。其中,一级曝气池和一级沉淀池采用合建式结构;在一级曝气池和二级曝气池的入口处分别设置了絮凝吸附区;从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的底部出口至一级曝气池和二级曝气池入口的流程为活性污泥的分段和多段回流结构。
[0005]工艺原理及技术方法说明如下:
在AB法工艺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一级曝气池限量曝气(即控制在缺氧养成)及增加分段回流的方式,在控制一级曝气池B0D去除率,保持二级曝气池一定水平B0D/TN、B0D/TP比例的条件下,通过硝化菌及反硝化菌的分段回流所形成的混合性微生物群体,使两级曝气池同时具有了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0006]微生物活性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絮凝吸附阶段及微生物依靠同化及异化作用分解有机物阶段。一级曝气池由于在设计上采用短停留时间、短污泥龄、充分利用活性污泥的絮凝吸附作用,因此只有世代周期短的原生细菌才能留存系统并形成活性污泥。通过两段沉淀池的污泥回流,一方面可以向一级曝气池源源不断的补充菌种,保持系统的活性生物量,同时还可以使硝化菌及反硝化菌回流进入系统前端,通过限制性曝气控制,使一级曝气池在缺氧状态下运行,从而实现其脱氮作用。另外,根据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磷及好氧条件下过量聚磷的特点,为保持聚磷菌活性,保证除磷效果,一级曝气池采用限制性曝气还可以有效控制B0D去除率,使二级曝气池进水具有适合的B0D/TP比例。
[0007]该工艺由于采用了多段回流方式,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因素及水质水量变化对系统运行控制的不良影响,同时通过实现在线检测仪表自动化适时控制调节,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0008]该工艺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待处理水质水量及其变化系数进行具体设计组态,以确定是否增设调节池及进行终水回流稀释等,另外,由于一级曝气池停留时间短,所需池容较小,设计时可采用与一级沉淀池合建的形式,以降低占地面积及节省投资,而在曝气池结构设计上充分吸收借鉴了 CASS工艺的特点,在其进水端特殊设置了污泥混合絮凝吸附区,一方面提高了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去除能力,增强了抗冲击性,另一方面同时也强化了系统的脱氮除磷作用(该区域不进行曝气)。
[0009]由于系统剩余污泥量较大,污泥后处理过程如采用污泥消化处理,所产生的沼气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使该系统的整体运行费用可降低30% -50%。
[0010]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装置运行极其稳定,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能力强,通过两级沉淀池的分段回流,在两级曝气池中均形成了具有极强脱氮除磷作用的混合性污泥,使系统出水总磷达到5mg/l以下,氨氮可小于2mg/l,BOD去除率可达到95%以上,C0D去除率达到90%以上。
[0011]本发明的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的典型实施例:
该装置由曝气沉砂池(1)、一级曝气池(2)、一级沉淀池(3)、二级曝气池(4)、二级沉淀池(5)、依次串连构成,其中一级曝气池(2)和一级沉淀池(3)采用合建式结构,在一级曝气池(2)和二级曝气池(4)的入口处分别设置了絮凝吸附区¢),从一级沉淀池(3)的底部出口和二级沉淀池(5)的底部出口 b至一级曝气池(2)和二级曝气池(4)的入口 c的流程为活性污泥的分段或多段回流结构。
【主权项】
1.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由曝气沉砂池(1)、一级曝气池(2)、一级沉淀池(3)、二级曝气池(4)、二级沉淀池(5)依次串连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一级曝气池(2)和一级沉淀池(3)采用合建式结构,在一级曝气池(2)和二级曝气池(4)的入口处分别设置了絮凝吸附区¢),从一级沉淀池(3)的底部出口 a和二级沉淀池(5)的底部出口 b至一级曝气池(2)和二级曝气池(4)的入口 c的流程为活性污泥的分段或多段回流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装置。由曝气沉砂池(1)、一级曝气池(2)、一级沉淀池(3)、二级曝气池(4)、二级沉淀池(5)依次串连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的一级曝气池(2)和一级沉淀池(3)采用合建式结构,在一级曝气池(2)和二级曝气池(4)的入口处分别设置了絮凝吸附区(6),从一级沉淀池(3)的底部出口a和二级沉淀池(5)的底部出口b至一级曝气池(2)和二级曝气池(4)的入口c的流程为活性污泥的分段或多段回流结构。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105293811
【申请号】CN201410256687
【发明人】蒋寿悟
【申请人】蒋寿悟
【公开日】2016年2月3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