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8566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
国内万吨级丙烯腈装置均从国外整体引进。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如


图1所示,主要由进口管1、上锥体2、叶片3、筒体4、稳流筒5及出口管6组成。其中进口管1与出口管6直径相同,造成压降偏大,而稳流筒5采用单套筒结构,分离效果欠佳。一般而言,该结构的气液分离器液滴分离效率为93%左右,SO42-根分离效率为96%左右,成为丙烯腈装置扩能改造的瓶颈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除低压降,提高分离效率,消除丙烯腈装置扩能改造瓶颈。
本实用新型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如图2所示,主要由进口管1、上锥体2、叶片3、筒体4、稳流筒5及出口管6组成。其中进口管1与出口管6直径不同,进口管1直径设计为出口管6直径的70%~80%,因而可降低压降10%~15%;稳流筒5采用双套筒结构,根据气体壁流原理,可提高分离效率5%~10%。
本实用新型由于对现有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的进出口管及稳流筒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因而设备的分离效率显著提高。液滴分离率达94%~97%,SO42-根分离效率为97%~99.8%。消除了丙烯腈装置扩能改造的瓶颈。
图1为现有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主要由进口管1、上锥体2、叶片3、筒体4、稳流筒5及出口管6组成,其特征在于进口管1与出口管6直径不同,稳流筒5采用双套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其征在于进口管1直径为出口管6直径的70%~8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丙烯腈装置用气液分离器,主要由进口管1、上锥体2、叶片3、筒体4、稳流筒5及出口管6组成。其中进口管1直径设计为出口管6直径的70%~80%,稳流筒5采用双套筒结构。设备分离效率显著提高,液滴分离率达94%~97%,SO
文档编号B01D19/00GK2472782SQ0122177
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4日
发明者李樟三, 魏伟胜, 邵国华, 鲍晓军, 何勇才, 刘生宝, 石冈, 杨彦文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石油大学(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