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式活性炭再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523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燃油式活性炭再生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活性炭再生的燃油式活性炭再生炉。
2、内热式再生炉,在炭两端加上电极,利用炭自身的导电性对其加上一定的电压使其发热再生。该方法具有热利用率高、炭损小、再生成本低等优点,根据它的工作原理,它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不适用于再生导电性较差的活性炭及煤质炭,且运行条件不宜控制,炭受热不均造成碘值恢复率较低,该技术现在仍有许多缺陷有待完善。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立式炉体、一架体,立式炉体的下方设有一支架,立式炉体的底部连接一出炭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炉体为密闭式的,其炉膛内设有数根立式金属管,立式炉体的炉膛上方设有一布炭斗,该布炭斗设有与立式金属管数量相同的开孔,该开孔与立式金属管相通,各立式金属管与下方的出炭斗相通;所述的架体上方设有一螺旋送炭器,该螺旋送炭器也为密闭式的,该螺旋送炭器的出炭端伸人密闭的炉膛内,两者之间密封,其出口位于布炭斗上方,螺旋送炭器的送炭端与给炭斗相连通,螺旋送炭器的送炭端以一密封的过道与烟筒相通,烟筒的下方设有一风机,该风机的出风管与烟筒相通;所述的立式炉体的底外侧设有一燃油燃烧器,该燃油燃烧器的燃烧口与炉膛相连通。
另外,炉膛内设有一测温探头,炉膛内顶部设有一尾气测温探头,各立式金属管其中一个金属管底部扩径,扩径内设有一活性炭测温探头,炉膛内的布炭斗内设有上、下部炭位感测器。上述各测温探头及上、下部炭位感测器与自动控制设备相连接,实现整个活性炭再生过程的自动化操作。
炉膛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以使热量滞留的时间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欲再生的活性炭从给炭斗进入螺旋送炭器,螺旋送炭器旋转将炭送入布炭斗中,然后,欲再生的活性炭从炉膛内的数个立式金属管中向下移动,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欲再生的活性炭受热再生,恢复吸附性的活性炭进入出炭斗中。欲再生的活性炭在从立式金属管下移的过程中,受热均匀。
再者,其热量的产生及分布是,燃油式燃烧器燃烧燃油,将热量喷向炉膛内,并向上行走,在行走的过程中,对各个立式金属管内的炭进行加热,最后的尾气进入螺旋送炭器中,对再生前炭进行预热,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经过螺旋送炭器的尾气进入烟道排出,烟道的底部设有一向上的风机出风管,该出风管向上强力送风,使螺旋送炭器及炉膛内产生负压,使内部热的气体顺畅循环,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点如下1、采用立式金属管以燃油燃烧的方式进行活性炭再性,保证了炭加热的均匀性;2、利用燃烧的尾气对螺旋送炭器内的再生前炭进行预热,提高了热利用率;8、采用立式全封闭炉体结构,保证了设备的紧凑性、高的热利用率及良好的操作环境;4、采用炉膛、炭及尾气三点测温控制技术,保证了设备的可控制性及设备运行的稳定性;5、采用立式金属管底部扩径测取炭温方式,保证了炭温测定及控制的准确性;6、烟道底部设置风机以射流式排气方式,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7、布炭斗采用炭位两段控制方式,实现了进炭的全自动控制。
图2为


图1所示的俯视图。
另外,炉膛111内底端设有一测温探头14,炉膛111内顶部设有一尾气测温探头17,各立式金属管2其中一个金属管底部扩径,扩径内设有一活性炭测温探头18。
布炭斗3内设有上、下部炭位感测器16、15,上述各测温探头及上、下部炭位感测器与自动控制设备相连接,实现整个设备的自动化操作。
再者,炉膛111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使热量滞留时间延长。
权利要求1.一种燃油式活性炭再生炉,其包括有一立式炉体(1)、一架体(12),立式炉体(1)的下方设有一支架(11),立式炉体(1)的底部连接一出炭斗(9),其特征在于立式炉体(1)为密闭式的,其炉膛(111)内设有数根立式金属管(2);立式炉体(1)的炉膛(111)上方设有一布炭斗(3),该布炭斗(3)设有与立式金属管(2)数量相同的开孔,该开孔与立式金属管(2)相通;各立式金属管(2)与下方的出炭斗(9)相连通;架体(12)上方设有一螺旋送炭器(4),该螺旋送炭器(4)为密闭式的,其出炭端(41)伸入密闭的炉膛(111)内,两者之间密封,该出炭端(41)的出口位于布炭斗(3)的上方,螺旋送炭器(4)的送炭端(42)与一给炭斗(5)相连通,送炭端(42)以一密封的过道(6)与烟筒(7)相通;烟筒(7)的下方设有一风机(8),该风机(8)的出风管(81)与烟筒(7)相通;立式炉体(1)的底外侧设有一燃油燃烧器(10),该燃油燃烧器(10)的燃烧口与炉膛(111)相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式活性炭再生炉,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炉膛(111)内设有测温探头(14);所说的炉膛(111)内顶部设有一尾气测温探头(17);所说的各立式金属管(2)其中一个金属管底部扩径,扩径内设有一活性炭测温探头(13);所说的布炭斗(3)内设有上、下部炭位感测器(16)、(1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式活性炭再生炉,其特征在于炉膛(111)下部内径大于上部内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式活性炭再生炉,其是在一密闭的立式炉体1的炉膛111内设有数根立式金属管2,立式金属管2的上方连通一布炭斗3,下方连通一出炭斗9;一螺旋送炭器4与炉膛111相通,其出炭端41位于布炭斗3上方,螺旋送炭器4的送炭端42连通一给炭斗5,并以一密闭的过道6与烟筒7相通,炉体1的底外侧设有一燃油燃烧器10,欲再生的活性炭从给炭斗5进入,由螺旋送炭器4将炭送进布炭斗3,再进入各立式金属管2中,由出炭斗9出炭;燃烧器10燃烧的热量进入炉膛111内对金属管2内的炭加热再生,尾气上升进入螺旋送炭器4对原料炭预热,风机8强力送风由烟筒7吹出,使整个炉膛111及螺旋送炭器4内为负压,使燃烧气体的循环顺畅,运行安全;另外,还设有炉膛111底端、上端、金属管2下端的测温探头14、17、13,保证了设备的可控制性及运行的稳定性;布炭斗3内设有上、下部炭位感测器16、15,可实现进炭的全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热利用率高。
文档编号B01J20/34GK2546076SQ02273220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7日
发明者龙振坤 申请人:龙振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