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型浮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3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S-型浮动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
目前常用的离子交换水处理装置是对流再生式,它分为逆流再生固定床和浮动床。逆流再生固定床(见《逆流再生工艺固定式单层床离子交换器》,华东电业管理局中心试验所,水利电力出版社,1977年10月)具有再生剂比耗低、出水水质好、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可任意停启的优点,存在流速低、设备结构复杂、难操作、初投资大的缺点;浮动床(见《浮动床逆流再生离子交换水处理工艺》,赵连璞、钱宝棣,水利电力出版社,1981年6月)在再生剂比耗、出水水质、适应性、可靠性方面均与逆流再生固定床大致相当,同时其流速高,而在设备结构、操作、初投资方面也均优于逆流再生固定床,1981年研究成功的体内抽气擦洗式浮动床(见《低压锅炉水质处理》,李培元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12月)的优点更为突出,但制水过程中不能任意停启是浮动床的主要缺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研制的在制水过程中可以任意停启,同时也能更加方便地对被悬浮物污染的树脂进行清洗的S-型浮动床。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地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附图所示系S-型浮动床的剖面全貌图。它分为下室1和上室2,二者直径相同,由隔板3完全隔开,离子交换树脂4大部分装在下室中,少部分装在上室中,在树脂层上面放有少量密度小于1克/厘米3、颗粒直径为1-3毫米的惰性填料5,两室中均留有树脂清洗空间。制水时进水6由下室底部进水装置(图中是由多孔板8和排水帽7组成)引入,下室中的树脂在上升水流的作用下绝大部分或全部呈悬浮状态,被一级处理的水由下室顶部的出水装置经连通管9引到上室顶部的进水装置向下流动,上室中的树脂呈压实状态,经二级处理的水10最后由上室底部的出水装置流出。再生时再生液的流向与制水时恰好相反。制水时和再生时液流都是流过了一个“S”形,此即为该浮动床名称的由来。
在制水过程中,因为上室中的树脂是呈被向下流动的水流压实状态,故该浮动床在出力变化或任意停启时都不会引起这部分再生彻底、对出水水质起保护作用的树脂乱层,从而保证了出水水质良好。由于下室中的树脂经常处于悬浮状态,进水中的悬浮物难以被树脂截留,悬浮物一般都进入上室树脂层中,只要定期清洗上室中的树脂就能满足要求,而上室中树脂层较低,很容易清洗干净。
该浮动床不仅适用于上、下室中装同一种强型树脂(阳或阴),同样适用于下室装弱型树脂、上室装强型树脂的场合,即该浮动床既可用于水的离子交换软化处理,也适用于离子交换除盐和废水处理。在应用于强、弱型阴树脂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地防止再生强型阴树脂的废液对弱型阴树脂胶体硅污染(由阀门11排出含高浓度硅的废液,或从连通管9 先送入稀碱液对弱型阴树脂初步再生)。该浮动床可制成多路阀式或全自动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由离子交换室(1,2)、进水装置(7,8)、连通管(9)等部件所构成的S-型浮动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离子变换室中有一隔板(3)将其分为上室(2)和下室(1),上室(2)的上部和下室(1)的上部又通过连通管(9)将两室加以连通。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S-型浮动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连通管(9)上安装有一个排除废液的阀门(11)。
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S-型浮动床,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的S-型浮动床时,离子交换树脂(4)大部分装在下室(1)中,少部分装在上室(2)中,在树脂层上面放有少量密度小于1克/厘米3、颗粒直径1~3毫米的惰性填料(5),上、下室中均留有树脂清洗空间。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S-型浮动床,其特征在于在使用S-型浮动床进行制水时,进水(6)由下室(1)底部的进水装置(7、8)引入,再由连通管(9)及上室(2)顶部的进水装置引入上室(2),然后由上室(2)底部的排水装置排出;进行再生时,其再生液的流向与制水时恰好相反。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子交换水处理技术。所设计的浮动床本体分为上、下二室,上室低、下室高,每室均设有进、出水装置,两室中装树脂后均留有清洗空间。制水时原水从下室底部进入,向上流动,由上部流出后通过连通管送入上室顶部向下流动,经处理的水由下部流出。制水时下室树脂呈悬浮态,上室树脂呈压实态;再生时恰好相反。该浮动床在制水过程中可任意停启,两室中可装单一强型或分别装强、弱型阳(或阴)树脂均可。
文档编号B01J8/08GK87200519SQ87200519
公开日1987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7日
发明者王蒙聚 申请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