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砻谷机谷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阅读:3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叶轮式砻谷机谷壳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谷物碾磨机械的改进。
叶轮式砻谷机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谷物脱壳碾磨机械之一,这类砻谷机对谷物的脱壳性能良好,但脱壳后从砻下物(糙米和谷壳的混合物)中把糙米和谷壳分离出来仍然是较大的难题。在现有技术中,这类砻谷机的谷壳分离机构均较复杂,如日本特许公报(见特公昭47-5697)介绍的一种砻谷机糙米与谷壳分离装置,采用吸式分离。设计有上吸管连接上端的分离室,有下吸管连接下端吸风机,分离室结构复杂,其中管道纵横交错,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这样的分离装置耗能也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叶轮式砻谷机上的,结构简单紧凑的吹式谷壳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包括叶轮式砻谷机的砻谷室侧壁的百页窗结构,集风机构,吹式分离室,以及连通集风机构和吹式分离室之间的导风机构的组合。砻谷室侧壁的百页窗结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关键,百页窗的开口是通向集风机构的,其作用是将砻谷机中叶轮高速旋转时造成的气流和砻下物(即糙米和谷壳的混合物)分开,把气流引向集风机构,即是说,百页窗结构是向集风机构提供风压的通道。为防止砻下物随气流逸出百页窗,百页窗页片的取向应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逆。
本设计的砻谷室为一个锥、柱组合的旋转筒体,上部相应于叶轮部分是脱壳内衬(一般为锥形),百页窗位于中部柱形体的侧壁,砻谷室的下部锥状体(倒锥形)的出口通向吹式分离室。集风机构可采用气压箱形式,通过一个导风口(导风机构)把气流引向吹式分离室。集风机构也可做成风包形式,再用导风管把气流引向吹式分离室。吹式分离室则具有分离室、砻下物滑斜板、出谷壳管和出米管等组成部分。
本谷壳分离新装置一般用于立式叶轮式砻谷机。
本实用新型保持了叶轮式砻谷机脱壳率高,糙碎率低的优点,而采用百页窗结构将砻谷室内的气流导入集风机构并引入吹式分离器,这样的设计既简单又能达到较好的谷壳分离效果,该设计充分利用了叶轮旋转产生的能量,因而与国内外其他型式的叶轮式砻谷机相比较其耗能也较低。
图1为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叶轮式砻谷机的一个实施例简图;图2为图1A-A的剖面图,即百页窗结构的剖面图。
图中(1)为料斗,(2)为吸料管,(3)为电动机,(4)为电机座,(5)为叶轮,(6)为砻谷室,(7)为百页窗,(8)为气压箱,(9)为吹式分离室,(10)为滑斜板,(11)为导风口,(12)为出谷壳管,(13)为出米管。
a为导出气流,b为砻下物(即糙米和谷壳混合物)。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砻谷室(6)中,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5)作用而产生的高速旋转的砻下物和气流在向下螺旋旋转的过程中,经百页窗(7)时,气流从百页窗缝隙逸进气压箱(8),并在气压箱中形成气压,而砻下物由于切向惯性较大,
过百页窗沉向下锥体底部中心出口(该处设计为旋风的中心负压区,气流不由此吹出),通过滑斜板(10)排入吹式分离室(9),由于气压箱内的气压,经导风口(11)形成气流吹进分离室(9),从而把砻下物的谷壳部分通过出谷壳管(12)吹出机外,糙米则由出米口(13)导出。应用本设计制造的叶轮式砻谷机,其谷壳分离率可达95~98%,耗能小于每吨原粮1.5千瓦小时。
权利要求
1.一种叶轮式砻谷机谷壳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集风机构,吹式分离室以及连通集风机构和吹式分离室之间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砻谷室侧壁具有百叶窗结构,百页窗的开口通向集风机构,该百页窗结构是向集风机构提供风压的通道。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新型叶轮式砻谷机谷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砻谷室是一个锥、柱组合的旋转筒体,百页窗结构位于砻谷室中部柱形体的侧壁,砻谷室的下部锥状体出口通向吹式分离室。
3.按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叶轮式砻谷机谷壳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百页窗结构的页片取向与叶轮旋转的方向相逆。
专利摘要
一种叶轮式砻谷机分离谷壳的新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于砻谷室侧壁的百叶窗结构,将叶轮旋转时造成的旋转气流引入集风机构,再通过导风机构把气流导入吹式分离室,与分离室中来自砻谷室的砻下物(即糙米和谷壳混合物)相遇,从而将砻下物中的谷壳吹离。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且充分利用了叶轮旋转时产生的能量,整机耗能低,谷壳分离效果好,叶轮砻谷机采用本谷壳分离装置有利于提高谷物碾磨综合性能。
文档编号B02B3/00GK87200184SQ87200184
公开日1987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8日
发明者郑厝边 申请人:饶平县农机一厂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