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04阅读:9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包括凹版辊、堵头、轴和轴承,凹版辊包括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和镀铜层,钢辊载体连接凹版辊两端起支撑作用,镀铜层涂布于凹版辊基管表面,堵头堵住凹版辊基管的沟槽,轴承连接轴和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包覆于镀铜层上,凹版辊表面设置缠绕形凹孔,缠绕形凹孔边缘平滑无棱角。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浆料更均匀的涂布到隔膜上,耐磨性均匀,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解决传统微凹版辊耐磨性不均匀,寿命短,隔膜涂布不均匀的问题。
【专利说明】
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涂布装置的配件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涂布 隔膜用的微凹版辊。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燃油类汽车产生的尾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雾霭,从民间到官方对新能源汽 车的认可和支持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巴黎气候大会后,各国均将减少燃油类汽车的使用提 升到日程上来;同时也对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故具有耐氧化性能好、化学性能稳定和高温性能优异的涂布隔膜被广泛的应用于动力汽车 二次锂离子电池。在锂离子电池隔膜涂布过程中,一般采用微凹版涂布设备进行涂布;通过 微凹版辊的凹印吸取浆料,进而转移涂布到隔膜上,然后通过烘箱的烘道烘烤,形成稳定存 在孔隙的涂布隔膜;而微凹版设备一般使用激光刻版制作,利用激光的小孔效应,在凹版辊 形成缠绕形的凹孔,常规的微凹版辊,一般采用先选取钢管,对其表面进行前加工,然后进 行脱脂,镀底铜,打磨,脱脂,镀面铜,车模,抛光,脱脂,激光雕刻,镀铬,淬火增强强度等过 程;成型的微凹版辊一般会存在小孔效应,凹孔的边缘存在一些比较尖锐的棱,在后续使用 过程中容易产生出现尖锐的棱首先受到磨损的情况,减少微凹版辊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浆料更均匀的涂布到隔 膜上,耐磨性均匀,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解决传统微凹版辊 耐磨性不均匀,寿命短,隔膜涂布不均匀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包括凹 版辊、堵头、轴和轴承,凹版辊包括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和镀铜层,钢辊载体连接凹版辊两端 起支撑作用,镀铜层涂布于凹版辊基管表面,堵头堵住凹版辊基管的沟槽,轴承连接轴和凹 版辊基管,镀铬层包覆于镀铜层上,凹版辊表面设置缠绕形凹孔,缠绕形凹孔边缘平滑无棱 角。
[0005] 进一步的,凹版辑直径为60mm~150mm。
[0006] 进一步的,凹孔缠绕排列成凹槽,凹版辊每10mm长度上雕刻凹槽的数量为60线~ 400 线。
[0007] 进一步的,凹槽的宽度为ΙΟμπ?~80ym。
[0008] 进一步的,凹槽围绕凹版辊倾斜盘绕设置,凹槽的斜度与凹版辊横截面的角度为 30° 至Ij80°。
[0009] 进一步的,凹槽的深度为30μπι~300μπι。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钢辊载体主要用于对整个凹版辊起 到支撑的作用,同时保证辊的整体的直线度,防止出现弯曲;镀铬层主要用于在凹版辊表 面,起到加强硬度的作用,减少涂布过程中辊的磨损;堵头用于堵住凹版辊的槽,防止浆液 四溢出来,起到保液的作用,同时起到连接转轴的作用;轴和轴承使涂布辊能够正常转动; 镀铜层为较软的材料,能够易于开取凹槽,上述结构简单;同时边缘平滑无棱角的缠绕形凹 孔使涂布隔膜时受力均匀,耐磨性也均匀,因此延长了微凹版辊的寿命,提高了隔膜的涂布 质量。
【附图说明】
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 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 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的截断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 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0014] 如图1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包括凹版辊1、堵头、轴2和轴 承,凹版辊1包括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和镀铜层,钢辊载体连接凹版辊1两端起支撑作用,镀 铜层涂布于凹版辊基管表面,堵头堵住凹版辊基管的沟槽,轴承连接轴2和凹版辊基管,镀 铬层包覆于镀铜层上,凹版辊1表面设置缠绕形凹孔3,缠绕形凹孔3边缘平滑无棱角;凹版 辊1直径为60mm~150mm,凹孔3缠绕排列成凹槽4,凹版辊1每10mm长度上雕刻凹槽4的数量 为60线~400线,凹槽4的宽度为ΙΟμπι~80μπι,凹槽4围绕凹版辊1倾斜盘绕设置,凹槽4的斜 度与凹版辊1横截面的角度为30°到80°,凹槽4的深度为30μπι~300μπι,上述锂离子电池涂布 隔膜用微凹版辊为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的最优结构,耐磨性均匀,寿命长,涂布隔膜均匀。
[0015] 实施例1
[0016]用于4μπι厚度涂层凹版辊制作:
[0017] -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包括凹版辊1、堵头、轴2和轴承,凹版辊1包 括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和镀铜层,钢辊载体连接凹版辊两端起支撑作用,镀铜层涂布于凹版 辊基管表面,堵头堵住凹版辊基管的沟槽,轴承连接轴2和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包覆于镀铜 层上,凹版辊1表面设置缠绕形凹孔,按以下方案进行凹版辊1的加工,凹版辊1的直径为 100mm,凹槽4的线数为150线,宽度为40μπι,凹槽4的斜度为60°,深度为100μπι,在激光刻线 后,采用D50为35μπι的锆球研磨,先将凹孔3有棱角的地方去除,再进行镀铬和提升硬度的方 法得到相应的微凹版辊;使用其进行加工涂布隔膜。
[0018] 实施例2
[0019]用于3μπι厚度涂层凹版辊的制作:
[0020] -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包括凹版辊1、堵头、轴2和轴承,凹版辊1包 括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和镀铜层,钢辊载体连接凹版辊1两端起支撑作用,镀铜层涂布于凹 版辊基管表面,堵头堵住凹版辊基管的沟槽,轴承连接轴和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包覆于镀铜 层上,凹版辊1表面设置缠绕形凹孔3,按以下方案进行凹版辊的加工,凹版辊1的直径为 100mm,凹槽4的线数为180线,宽度为30μπι,凹槽4斜度为50°,深度为80μπι,在激光刻线后,采 用D50为50μπι的锆球研磨,先将凹孔3有棱角的地方去除,再进行镀铬和提升硬度的方法得 到相应的微凹版辊;使用其进行加工涂布隔膜。
[0021] 对比例1.
[0022] 常规用于4μπι厚度涂层凹版辊的制作:
[0023] 常规的凹版辊,按以下方案进行凹版辊的加工,凹版辊的直径为100mm,凹槽的线 数为150线,宽度为40μπι,凹槽的斜度为60°,深度为100μπι,在激光刻线后,直接进行镀铬和 提升硬度的方法得到相应的微凹版辊;使用其进行加工涂布隔膜。
[0024] 对比例2.
[0025] 常规用于3μπι厚度涂层凹版辊的制作:
[0026] 常规的凹版辊,按以下方案进行凹版辊的加工,凹版辊的直径为100mm,凹槽的线 数为180线,宽度为30μπι,凹槽的斜度为50°,深度为80μπι,在激光刻线后,直接进行镀铬和提 升硬度的方法得到相应的微凹版辊;使用其进行加工涂布隔膜。
[0027]测试结果:
[0028]表1.不同结构的微凹版辊的使用状况对比
[0030]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有效对比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微凹版辊相对于常规的微凹版 辊在使用寿命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
[0031]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 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 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主权项】
1. 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其特征在于,包括凹版辊、堵头、轴和轴承,所 述凹版辊包括凹版辊基管、镀铬层和镀铜层,钢辊载体连接所述凹版辊两端起支撑作用,所 述镀铜层涂布于所述凹版辊基管表面,所述堵头堵住凹版辊基管的沟槽,所述轴承连接所 述轴和所述凹版辊基管,所述镀铬层包覆于所述镀铜层上,所述凹版辊表面设置缠绕形凹 孔,所述缠绕形凹孔边缘平滑无棱角。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 车昆直径为60mm~150m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孔 缠绕排列成凹槽,所述凹版辊每l〇mm长度上雕刻凹槽的数量为60线~400线。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 的宽度为1〇Μ?~80μηι。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 围绕所述凹版辊倾斜盘绕设置,所述凹槽的斜度与凹版辊横截面的角度为30°到80°。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涂布隔膜用微凹版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 的深度为30μηι~300μηι。
【文档编号】H01M2/14GK205701268SQ20162014708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
【发明人】程跃, 李晓晨, 顾挺, 王伟强
【申请人】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