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保存液体样品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6637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燥保存液体样品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多孔材料为基础的液体样品的干燥保存方法,特别是生物样品的干燥保存方法。本发明还涉及用于液体样品干燥、保存的装置。
背景技术
科学研究中的生物样品采集、保存、运输、重组、回收是进行各种实验科学研究、医学临床各种指标检测的先决条件。液体生物样品是生命科学研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生物样品形式,如何使用最为简便经济有效的方法保持原样品内容物的有效活性(包括结合活性和生物活性)、完整性(如细胞和其它有形成分)、样品重组回收后其浓度的准确性以及生物样品处理全过程中的安全性是生物学、医学、医药、生物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多年来,科学工作者们为此作出了不懈地的努力。
目前,液体样品的保存方法主要分为液态低温保存(摄氏2-8度);冷冻保存(摄氏-20~-200度);冷冻(摄氏-60度以下)干燥保存;低温干燥保存(摄氏2-8度);和常温干燥保存(摄氏10~30度或环境温度)。
现存的上述方法各自存在不同的缺点例如常温环境中容易导致生物液体样品所含成分在短期内迅速降解或细菌霉菌繁殖等造成原始液体样品性质的改变;低温环境中液体样品不宜作长期保存;冷冻液体样品保存需低温冰箱持续使温度保持在摄氏0温以下,给样品运输带来不便;冷冻干燥液体样品虽然可获得满意的样品回收效率,但其造价过高而不适于单个或小批量液体样品的处理;目前的常温干燥样品保存方法虽然解决了液体样品的干燥保存运输问题,但在样品液体回收、重组和后续分析处理时存在很多缺陷。
Robert Guthrie于1963年首次利用Schleicher & Schuell Bioscience公司(S&S公司)的903滤膜(后称Guthrie Card)收集新生儿血样进行PKU筛查以来,该滤膜已广泛应用生物液体样品的干燥保存。但由于该样品吸收基质为纤维素构成,当吸收液体样品如血液经干燥后行成一种纤维/样品实体结构,给液体样品的重组和回收造成很大困难,使其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综合起来,这种以纤维素膜作为液体样品吸收基质的主要缺点是样品重组费时,一般至少需30分钟至数小时,并需加热处理以促进样品复溶;回收效率低,由于干燥后形成的样品纤维素膜基质为-无间隙实质结构,故极难以再次使干燥样品水化;且纤维素膜对样品成分的吸收和吸附作用造成低回收率,其最佳回收率在短时间内低于50%。
另外,对干燥后生物血液中的细胞成分回收是进行细胞学研究的必要前提。Joseph(USA;Pat.No.5432,097)于1993年描述了利用酶学消化纤维素膜(Guthrie Card)方法进行干燥血液的白细胞回收。但该方法程序需要用用纤维素酶降解纤维素膜,因此费时、成本高。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简便、快速、而且样品回收率高的液体样品干燥保存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样品的干燥保存方法,其包括将所述液体样品与一种平均孔径为0.01mm到5mm的多孔固体载体相接触;和从吸收了液体样品的固体载体中除去液体成分;其中干燥后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为固体载体原孔隙率的至少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多孔固体载体是由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的聚合物材料、经化学处理或未处理的生物来源的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液体样品是生物体液、人工配制的生物液体样品或液体生物试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干燥保存液体样品的装置,其包括一种平均孔径为0.01mm到5mm的、载样并干燥后仍保留原孔隙率至少20%的多孔固体载体。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实现液体样品的快速、简便的干燥保存,而且与现有技术方法相比可以快速、高效地回收样品。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是显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血液样品干燥、保存和回收、重构过程的示意图。图1A-D分别表示未加样之前的多孔固体载体、吸收液体样品(全血)后的多孔固体载体、脱水后的载样固体载体和血液样品的重构。
图2是从按本发明方法保存的血样所回收基因组DNA的电泳图。图中,M为分子量标志;“1-4”分别为从4份干燥保存在本发明固体载体上的血样提取的DNA。每个样品的上样量为1微克(DNA)。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广泛的研究,发现利用大孔的多孔固体载体不仅可以快速吸收、干燥液体样品,而且干燥的样品容易从载体上用水或其他溶剂洗脱下来,从而快速、高效地回收、重构样品。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样品的干燥保存方法,其包括将所述液体样品与一种平均孔径为约0.01mm到约5mm大孔的多孔固体载体相接触;和从吸收了液体样品的固体载体中除去液体成分;其中干燥后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为固体载体原孔隙率的至少20%。
本发明方法中,所用多孔固体载体的平均孔径优选为约0.05mm到约1mm之间,更优选在约0.1mm到约0.5mm之间。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述多孔固体载体在加样并干燥后的孔隙率优选保持原孔隙率的至少约30%,更优选至少约40%,最优选至少约50%。
本发明中的多孔固体载体可以是任何材料制成的,例如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材料聚合物材料、经化学处理或未处理的生物来源的材料的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多孔固体材料是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的多孔固体载体可以是单一的整体材料。该材料经过其制备工艺形成多个表面开孔,或者该材料天然具有多个表面开孔。
本发明的多孔固体载体也可以是由各种形状的多个单元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排列形成的具有多个表面开孔的固体材料。构成这种固体材料的单元本身可以具有多孔结构或没有多孔结构。固定排列这种单元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例如机械连接、粘合、编织等。
本发明的多孔固体载体具有一定的硬度,以避免承载液体后,由于液体重力作用或干燥过程使多孔结构发生塌陷,导致干燥后载样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低于载体原孔隙率的20%,不利于样品的重构。
本发明的聚合物材料可以是非生物相容性和/或生物可降解性的,也可以是生物相容性和/或生物可降解的。处于环保的考虑和对于活细胞、微生物样品的保存,优选本发明的聚合物材料是生物相容性和/或生物可降解的。
生物相容性和/或生物可降解性聚合物材料的例子有羟基羧酸酯,如聚(3-羟基丁酸酯)(PHB)、3-羟基丁酸酯与3-羟基己酸酯共聚物(PHB-HH)、聚乳酸(PLA)、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己内酯;聚原酸酯、聚酸酐等。对于血液相容性而言,具有优良抗凝血性的聚合物材料例如有亲水性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酰胺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疏水性材料如硅橡胶;具有微相分离结构表面的高分子材料如聚醚氨酯;和带负电荷表面的材料如表面蒸镀平滑碳膜的涤纶和泡沫状聚四氟乙烯。
非生物可降解性材料的例子有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聚碳酸酯等。
所述多孔聚合物材料可以按现有技术方法方便地获得,例如通过聚合物发泡等方法。所述多孔聚合物材料的孔径也可以按常规方法来控制,从而获得适于具体应用的多孔材料。
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几乎所有的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都能制成泡沫聚合物,即多孔聚合物材料。经常用于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的聚合物有聚苯乙烯、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乙烯、脲甲醛树脂、酚醛树脂等。
用于使聚合物产生多孔结构的发泡方法包括机械发泡、物理发泡、化学发泡等。
机械发泡是借机械搅拌方法使气体混入液体聚合物原料中,然后经过定型过程形成泡孔。机械发泡方法可以用于脲甲醛树脂、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酸乙烯、聚氯乙烯溶胶等。
物理发泡法是利用发泡剂的物理状态变化在聚合物材料中产生气孔。物理发泡剂包括压缩气体、挥发性液体以及可溶性固体。压缩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在压力降低时体积膨胀产生气孔。挥发性液体经汽化产生气孔,例如低沸的脂肪烃、卤代脂肪烃和低沸点的醇、醚、酮和芳香烃等。可溶性固体通过溶解被除去后在聚合物制品中产生气孔,例如水溶性的无机盐、水溶性的聚合物以及淀粉等。例如一氯甲烷和二氯甲烷常用于制造泡沫聚苯乙烯,而氟代烃用来制造多种泡沫塑料,例如泡沫聚乙烯、泡沫聚苯乙烯、软质和硬质聚氨酯泡沫、脲醛泡沫和酚醛泡沫等。
化学发泡法是加入聚合物溶体的化学发泡剂因发生化学变化或在一定温度下热分解而产生一种或多种气体,从而在聚合物制品中产生气孔。化学发泡剂包括无机发泡剂和有机发泡剂两类。无机发泡剂主要包括碳酸铵、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等。有机发泡剂主要包括亚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磺酰肼类和尿素衍生物等。
例如CN 1117587C号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无机盐物理发泡剂制备多孔聚合物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聚乳酸等聚合物溶于溶剂如氯仿或二噁烷中,然后将粒径相当于预定孔径的发泡剂如氯化钠、氯化钾等加入聚合物溶液中。再将混合物加入到模具中,经干燥、脱膜,将制品浸入去离子水中一段时间。将浸泡后的制品干燥获得多孔聚合物材料。根据该文献的描述,可以制得孔径为50-500微米的多孔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构成多孔固体载体的聚合物材料是通过发泡法制得的开孔聚合物泡沫,包括海绵样聚合物材料。
本发明中的多孔固体载体优选具有30%以上的孔隙率,更优选40%、50%、60%、70%、甚至80%以上的孔隙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孔固体载体是一种吸水性泡沫聚合物。吸水性泡沫聚合物可以按常规方法使用高亲水性的多元醇制得。例如按以下配方可制得一种聚酯型快速吸水泡沫塑料己二酸二乙二醇酯100份(重量,下同)、TDI-80 46份、乙氧基单油酸酯6份、胺催化剂1.1份、泡沫稳定剂0.5份和水3.5份。
本发明的多孔金属材料包括粉末冶金多孔材料、烧结金属纤维多孔材料、烧结金属丝网多孔材料和泡沫金属材料等。制造泡沫金属的金属选自Al、Cu、Ni、Fe、Mg、Zn、Pb、Sn、Ag、Cr、Mo、Co等及其合金。
粉末冶金多孔材料是以金属粉末为原料,经过成形、烧结等过程制成的多孔材料。制造粉末冶金多孔材料的金属粉末可以用不规则形状的粉末,也可以用近似球形的粉末。
烧结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是用金属纤维经过成形、烧结等工艺制成的多孔材料。
烧结金属丝网多孔材料是用单层或多层金属丝网通过轧制、烧结(真空或气氛)或热压等工艺方法制备出的整体多孔材料。金属丝网可以编织成平纹方孔网(Plain Weave)、斜纹方孔网(Twill Weave)、平纹席型网(Plain Dutch Weave)、斜纹席型网(Dutch Twill Weave)等。
泡沫金属指孔隙率较高、孔径较大、孔隙间相互连通的轻质多孔金属。泡沫金属的结构有骨架状结构、薄膜组成的蜂窝状结构等。制造泡沫金属的常用方法有熔融金属发泡法、金属粉浆发泡法、浸渗粉浆烧结法和电铸法等。
本发明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由陶瓷、玻璃、水泥和耐火材料等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成的多孔材料,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化学组成包括硅酸盐、其它含氧酸盐、氧化物、氮化物、碳与碳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硫系化合物、硅、锗、III-V和II-VI族化合物等。
例如,多孔陶瓷是经高温烧成、体内具有大量彼此相通并与材料表面也贯通的孔道结构的陶瓷材料。由陶瓷材料形成多孔陶瓷的方法包括通过骨料颗粒的堆积、粘结形成多孔陶瓷;利用某些外加剂在高温下燃尽或挥发而在陶瓷体中留下孔隙;利用材料的热分解、相变、离析形成孔隙;利用可燃尽的多孔载体吸附陶瓷料浆,之后,在高温下燃尽载体材料而形成孔隙结构。
本发明多孔固体载体的孔隙率可以按本领域的常规方法测定。例如,间接测量孔隙率的方法是测量密度的方法,通过公式ϵ=(1-ρbρs)×100%]]>来表示,ε为材料的孔隙率,ρb为多孔材料总体积的平均密度,ρs为材料中固体部分的密度。
本发明的多孔固体载体可以不经任何处理,直接使用。但为了防止污染样品,优选用水、清洁剂水溶液清洗,或用酸或碱溶液浸泡。例如所用酸性溶液的PH在5.0以下,而碱性溶液的PH在8.0以上。用酸或碱处理后的固体载体可用水继续清洗,以去除残余的酸或碱成分。也可以视情况,在用酸或碱处理后不清洗,使固体载体仍然保持在酸或碱环境中直至脱水干燥。
根据具体应用目的的不同,本发明的多孔固体载体可以是经过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特殊处理的。
对多孔固体载体进行加热处理;高压灭菌处理;紫外线照射;放射性照射;防腐剂类处理;抗菌素类处理;抗霉菌素类处理;有机溶剂类处理,有机溶剂的例子有乙醇、异丙醇、丙酮、氯仿、酚类、醚类等;去垢剂类处理,去垢剂的例子有吐温(Tween-20、Tween-10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抗凝血剂类处理,抗凝血剂的例子有肝素、枸橼酸钠(盐)、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
例如可以用含蛋白的液体封闭多孔固体载体内外表面的蛋白结合位点,防止样品中蛋白分子的吸附导致样品回收效率的下降。
再例如,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在多孔固体载体的内外表面上联结各种化学基团以利于吸附液体样品中的内含物,例如氨基、羧基、羟基、烷基或其它化学基团。
还可能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在载体上包被或联结适当的分子如各种蛋白分子、核酸分子、酸酸底物等,借以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地捕获样品中所含的相应成分。
本发明中的液体样品定义为任何以液体状态存在的在水性或非水性溶剂中含有待保存物质的混合物。所述样品混合物可以是溶液、悬浮液、乳液或其他任何液体形式。
例如本发明的液体样品可以是生理或病理性生物体液血液、汗液、尿液、脑脊液、脊髓液、关节腔液、阴道分泌液体、精液、血浆、血清、羊水、乳汁、胸腔液、腹腔液、骨髓液、唾液、胆汁、泪液等其他生物体在正常生理状态和疾病状态下所产生的任何液体。
本发明的液体样品也可以是经人工配制而成的液体样品,例如含细菌、霉菌、真菌、寄生虫等的液体,各种生物组织的液态提取物如生物各种细胞或/和组织提取物(心、肝、脾、肺、肾等的液体提取物)和各种植物细胞的液体提取物等。
本发明的液体样品还可以是含有固体溶质的液体试剂,如各种缓冲液以及由其配制的液体。由所述液体试剂配制的液体例如为含蛋白质、核酸、细胞、血小板、细菌、质粒、病毒颗粒、寄生虫、精液、阴道分泌物等的液体。
在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液体样品干燥保存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能够提高生物活性物质耐受干燥和提高保存能力的保护剂。这样的保护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例如多元醇,如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木酮糖、核糖、甘露糖、果糖、棉子糖、海藻糖等糖类;山梨糖醇等糖衍生物;合成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羟乙基淀粉、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酰胺;多聚糖如聚蔗糖和葡聚糖;蛋白质;以及上述物质的组合。
对于血小板的保存,例如可以加入的保护剂的例子有血清蛋白、酪蛋白水解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羟乙基淀粉。
对于核酸如RNA、DNA、寡核苷酸等的保存,可以加入SDS、胍、Tween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液体样品是人或动物的全血样品或血液成分的样品。
液体样品加入固体载体后的脱水干燥可在自然室温蒸发条件下进行,也可加热(如在摄氏37度的烘箱内)、热风(如吹风机)、减压条件下加速液体样品的液体成分的去除形成干燥样品。
如上所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干燥保存液体样品的装置,其包括一种大孔的多孔固体载体。上述关于本发明方法的描述和优选条件同样适用于本发明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装置中,多孔固体载体可以呈与其支持部件相适应的任何形状,例如片状、圆柱形、立方体形、球形等。
按照本发明吸收干燥的样品易于通过洗涤、离心等常规操作从固体载体中回收,并重构液体样品。重构的液体样品可用于样品内含物的检测、提纯等后续操作和应用,例如各种蛋白、离子、维生素、抗原、抗体、细胞、核酸等的检测和纯化。
按照本发明方法,样品内含物的回收快,回收率高。例如样品的回收操作可以在数秒到数分钟的时间内完成。按照本发明干燥保存的样品,回收率可以达到至少约70%,优选至少80%,更优选至少90%,最优选至少95%。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优选地可应用于各种生物细胞的干燥保存。例如血液中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等的干燥保存。在吸收细胞样前优选对固体载体预先进行处理,如用含蛋白液体包被封闭、使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固定剂如福尔马林、醛类、醚类、醇类等有机溶剂处理。当样品中的细胞成分与上述防腐剂或固定剂接触时可使细胞成分得到固定并随后脱水干燥,形成固定化的脱水干燥的细胞样品。该样品在加入适当溶剂后,细胞可再次得以水化,重新恢复原有的结构形式,可进一步应用于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表面分子的检测、特定细胞的分选或纯化,如用磁珠或利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细胞或分类检测等。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优选结合适当的稳定剂应用于各种蛋白质分子、尤其是各种抗原、抗体、各种酶的脱水干燥或玻璃化保存。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当上述分子处在脱水干燥状态或玻璃化状态时可长期稳定地保持其结合活性和/或酶活性。当加入溶剂时上述成分可在短时间内(通常5分钟内)迅速水化、均匀分布在液相中,从而能与相应的配体或底物进行有效反应。
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还优选地应用于血液样品的采集、干燥和保存。在血液样品采集前可对固体载体进行抗凝剂处理或直接混入抗凝剂,例如肝素、EDTA二钠。血样采集直接采取手指穿刺采血或脚底穿刺(婴儿)采血方法。让血滴直接滴入多孔固体载体,然后脱水干燥形成抗凝干血微粒和固体载体的混合物。也可以通过常规静脉穿刺采血,使用加样器将血液定量转移到上述多孔载体上。当样品重构时,例如加入约相当于原血样容积的溶剂(通常为纯水或蒸馏水)可迅速获得与原样品接近的重构血样,可用于进一步检测分析等后续处理。根据应用目的不同,也可不使用抗凝剂直接将血滴入未用抗凝剂处理的固体载体中制成干血样品。
实施例实施例1多孔固体材料的制备基本按照CN 1117587C中实施例1的方法操作。即,称取2.0克聚3-羟基丁酸酯,导入20毫升氯仿。在65℃下水浴加热30分钟,使聚合物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60克孔径范围在0.2-0.4毫米的氯化钠颗粒,充分搅拌使混合均匀。将上述混合物倒入模具中,在0.2MPa的压力下合模。在室温下干燥48小时。然后脱模,并将成型的制品放入真空烘箱中0.01MPa下干燥48小时。然后将制品浸泡在200毫升去例子水中,每8小时用新鲜的去离子水更换。72小时后取出制品。在将制品置于真空烘箱中在0.01MPa下干燥48小时,获得最终产品。
实施例2利用实施例1多孔固体材料干燥保存血样从按实施例1获得的聚乳酸多孔材料取厚度为0.6厘米、直径为1.1厘米的圆柱体。将所述圆柱形多孔材料固定于离心管盖子的内表面。将0.5毫升加有肝素的全血样品均匀加载在上述多孔材料上。将上述加载了血液样品的多孔材料置于通风处室温干燥,直到血样中含水量低于2%。将载有干燥样品的盖子与离心管密合,直到使用时。
与此平行,另外一份同样来源的0.5毫升血样用于测定血红蛋白含量。
实施例3干燥血样的回收将按实施例2获得的带有干燥样品的离心管打开,在离心管中加入约0.6毫升去离子水。盖好盖子,将离心管颠倒,使水与多孔材料接触约5分钟。然后,盖子朝上将离心管甩动几次或稍微离心,即获得重构的血液样品。
通过测定样品的血红蛋白含量,并与实施例的对照血红蛋白含量比较,计算得出血样的回收率为约96%。
实施例4利用海绵样聚合物材料干燥保存血样按照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操作,但用从市场上购买的聚合物海绵(孔径范围为0.2-2.0mm)代替聚乳酸多孔材料。按照实施例3的同样方法操作,回收血样。以血红蛋白的量计,血样的回收率为约93%。
实施例5从干燥血样中提取基因组DNA将0.25毫升血样按照实施例4的方法干燥并保存。在带有载血样多孔载体的1.5毫升离心管中加入1毫升血红细胞溶解液,使其与载样固体载体接触5分钟。振摇试管,在Eppendrof离心机上以最大速度离心15秒。吸弃上清液。再加入1毫升血红细胞溶解液,振摇试管后离心,吸弃上清。
在试管中加入0.3毫升DNA释放液,与白细胞沉淀混匀并静置5分钟。然后,加入0.1毫升蛋白沉淀液,混匀,离心5分钟。
将含有基因组DNA的上清液转移到一试管中,测定DNA浓度。按常规方法进行电泳,鉴定DNA的质量(结果见图2)。
以相同来源的0.25毫升新鲜血样作为平行对照。
结果4次实验的平均DNA回收量为35微克,而从新鲜血液的平均回收量为36微克。
实施例6血清T3、T4和TSH的回收将0.2毫升血清加入与实施例4同样的多孔载体中,室温下干燥3小时。密封后在室温下保存1个月。
将上述带有干燥血清样品的固体载体与0.2毫升蒸馏水接触10分钟。离心后取出上清。以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T3、T4和TSH的浓度。同时对冻存的相同来源的血清样品进行同样的测定。
结果发现,上述各因子的三次实验的平均回收率(相对于冻存样品)均接近98%。
权利要求
1.一种液体样品的干燥保存方法,其包括将所述液体样品与一种平均孔径为0.01mm到5mm的多孔固体载体相接触;和从吸收了液体样品的固体载体中除去液体成分;其中干燥后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为固体载体原孔隙率的至少20%。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固体载体的平均孔径为0.05mm到1mm。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固体载体的平均孔径为0.1mm到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干燥后载样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为载体原孔隙率的至少30%。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干燥后载样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为载体原孔隙率的至少40%。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干燥后载样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为载体原孔隙率的至少5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多孔固体载体是由选自下组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的聚合物材料、经化学处理或未经处理的生物来源的材料、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是通过交联法、发泡法、纤维非编织成型法或纤维编织获得的。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聚合物材料是通过发泡法制得的开孔聚合物泡沫。
10.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金属材料是泡沫金属材料、粉末冶金多孔材料、烧结金属纤维多孔材料或烧结金属丝网多孔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所述泡沫金属是通过熔融金属发泡法、金属粉浆发泡法、浸渗粉浆烧结法或电铸法制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是由陶瓷、玻璃、水泥或耐火材料制成的多孔材料。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从固体载体中除去液体成分是通过风干进行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从固体载体中除去液体成分是在减压下进行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液体样品是生物体液、人工配制的生物液体样品或液体生物试剂。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体液是血液或其成分。
17.一种用于干燥保存液体样品的装置,其包括一种大孔的多孔固体载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样品的干燥保存方法,其包括将所述液体样品与一种平均孔径为0.01到5毫米的多孔固体载体相接触,并从吸收了液体样品的固体载体中除去液体成分;其中干燥后固体载体的孔隙率为固体载体原孔隙率的至少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本发明方法的装置。
文档编号B01J20/00GK1657899SQ20041000438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7日
发明者陈格 申请人:陈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