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731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尤其涉及电厂、冶金、化工、医学、铸造等燃煤锅炉上排放烟气的除尘,二氧化硫治理的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工业粉尘和SO2排放量日益增加,势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粉尘造成环境污染,SO2产生酸雨,对建筑物和农作物产生极大危害。
目前,市场上的除尘、脱硫装置大多数是电除尘和单一旋风除尘。不能使粉尘和SO2的处理同步进行。即使有些除尘装置加装了脱硫设备,也要在炉内加钙,但效果均不好,投资较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尤其造成二次污染,给操作等都带来困难。因此开发研制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无二次污染,充分利用锅炉冲渣水、排污水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包括除尘、脱硫、脱水除雾、循环喷淋四个装置,其中循环喷淋装置下部与除尘装置连接,上部与脱硫装置连接,脱硫装置的上部与脱水除雾装置连接;除尘装置外壁上安装有进液口、溢流装置;除尘装置内部设置有脱水板和导流板,将从烟气进口进来的烟气分配均匀,便于除尘;除尘装置的下部为集液斗,集液斗下部有排污口,除雾后的液体进入集液斗,由排污口排出;循环喷淋装置上设置有循环喷淋口,一部分循环喷淋口伸入到脱硫装置的脱硫筒内,一部分循环喷淋口伸入到除尘装置内部,烟气进口设置在除尘装置上面,脱硫筒之间;脱水除雾装置内设置有除雾器,脱水除雾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另一侧设置有检修人孔。
脱水除雾装置内的除雾器为旋流板除雾器。
脱硫装置的脱硫筒上设置有检查手孔,便于筒的检修和维护。
为了操作和控制,可以在该整个系统的中部,即循环喷淋装置的部位,围绕整个系统焊接一圈防护栏杆。
除尘脱硫原理煤炉的飞灰粒度大多在3-100um之间,粒度小于10um约占20%-40%,小于44um的约占60%-80%。飞灰的化学成份SiO2和AL2O3为主,还有Fe2O3、CaO、MgO、Na2O、TiO、SO2等。据气体溶胶性质特点,飞灰尘粒成晶核形式的部分很少,大部分为精粒形(0.2um-2um),再大者易自然沉降,充分利用粒度大小的特征,借助于小液体水流的表面化学性质的作用,使水滴与尘粒充分接触。在紊流状态下,相互碰撞,凝结和凝集而沉降被水带走而净化烟气。
烟气脱硫工艺的原理主要是利用SO2以下特性酸性SO2属于中等强度的酸性氧化物,可用碱性物质吸收,生成稳定的盐。
与钙等碱元素生成难溶物质。如同钙基化合物吸收,生成溶解质很低度的CaSO3.1/2H2O和CaSO4.2H2O;SO2在水中有中等的溶解度,溶于水后生成H2SO3,然后和其他阳离子反应生成稳定的盐,或氧化成不易挥发的H2SO4;还原性在与强氧剂接触或有催化剂及氧存在时,SO2表现为还原性,使自身氧化为SO3,SO3是更强的酸性氧化物,易用吸收剂吸收。
氧化性SO2除具有还原性外,还具有氧化性,当其与强还原剂(如CH4、CO等)接触时,SO2可被还原成元素硫。
烟气中的SO2、NOX属于酸性物质,与PH值≥11的碱性废水或锅炉冲渣水、冲灰水接触时,由于受到压强、温度、水蒸气的联合作用形成紊流状态的流体,并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如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发明替代了电除尘只能实行单一除尘而不能除尘脱硫同步进行的设备。
2、与电除尘相比,投资少、占地小、操作简便,除尘脱硫效率高达99.5%。
3、运行成本低、除尘脱硫利用锅炉排污冲渣水。
4、该一体装置使用寿命长、维修方便。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1-净化气体出口2-检查手孔3-防护栏杆4-排污口5-检修人孔6-循环喷淋装置7-进液口 8-溢流装置9-循环喷淋口 10-烟气进口11-脱硫装置 12-除雾筒
13-除尘装置 14-集液斗15-脱水板 16-导流板17-截流装置 18-脱硫筒19-隔板 20-脱水器21-除雾筒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的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包括除尘装置13、脱硫装置11、脱水除雾装置12和循环喷淋装置6,其中脱水除雾装置12位于该系统的最上部,为一个横筒,在筒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净化气体出口1和一个检修人孔5,使净化后的气体排入大自然,并便于维修,脱水除雾装置12内设置有除雾器21,脱水除雾装置12内的除雾器21为旋流板除雾器;脱硫装置11包括16个脱硫筒18,脱硫筒内有脱水器20,在脱硫筒18的外壁上设置有检查手孔2。
循环喷淋装置6下部与除尘装置13连接,上部与脱硫装置11连接,脱硫装置11的上部与脱水除雾装置12连接;除尘装置13外侧壁上安装有进液口7、溢流装置8;除尘装置13内部设置有脱水板15和导流板16,将从烟气进口进来的烟气分配均匀,便于除尘;除尘装置13的下部为集液斗14,集液斗14下部有排污口4,除雾后的液体进入集液斗14,由排污口4排出;循环喷淋装置6上设置有循环喷淋口9,一部分循环喷淋口9伸入到脱硫装置11的脱硫筒18内,一部分循环喷淋口9伸入到除尘装置内部。烟气进口10设置在除尘装置13上面,脱硫筒18之间。
除尘装置13与脱硫桶18之间用电焊焊接而成。脱水除雾装置12在脱硫桶18上部用螺丝固定而成,整个装置支撑在钢支腿上。脱硫装置11、脱水除雾装置12、净化气体出口1、烟气进口10,由除尘装置13控制。其主要作用是由锅炉出口的烟气由烟气进口10进入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后,由隔板19和导流板16分配均匀原烟气,接受除尘装置13的除尘,除尘后的气体由截流装置17进入脱硫桶18进行反应。反应后的净化气体经脱水除雾装置12除雾后从出口排向大自然。除尘、脱硫、除雾后的液体进入一体化系统下部的集液斗14,由排污口4排出。
检查手孔2焊接在脱硫桶18上,检修人孔5用螺丝坚固在脱水除雾装置12上,循环喷淋装置6、排污口4、进液口7、溢流装置8焊接在除尘装置上。其余脱水板15、导流板16、截流装置17焊接在一体化除尘装置13的内部。所有内部部件都直接关系到除尘、脱硫的效率,锅炉能否正常运行。为了操作和控制,可以在该整个系统的中部,即循环喷淋装置的部位,围绕整个系统焊接一圈防护栏杆3。
权利要求
1.一种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包括除尘、脱硫、脱水除雾、循环喷淋四个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喷淋装置下部与除尘装置连接,上部与脱硫装置连接,脱硫装置的上部与脱水除雾装置连接;除尘装置外壁上安装有进液口、溢流装置;除尘装置内部设置有脱水板和导流板,将从烟气进口进来的烟气分配均匀;除尘装置的下部为集液斗,集液斗下部有排污口;循环喷淋装置上设置有循环喷淋口,循环喷淋口一部分伸入到脱硫装置的脱硫筒内,一部分伸入除尘装置内部,烟气进口设置在除尘装置上面,脱硫筒之间;脱水除雾装置一侧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内部设置有除雾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脱水除雾装置内设置的除雾器为旋流板除雾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装置的脱硫筒上设置有检查手孔;所述的脱水除雾装置的一侧设置有检修人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脱硫一体化系统,包括除尘、脱硫、脱水除雾、循环喷淋四个装置,其中循环喷淋装置下部与除尘装置连接,上部与脱硫装置连接,脱硫装置的上部与脱水除雾装置连接;除尘装置外侧壁的上部安装有进液口、溢流装置,除尘装置内部设置有脱水板和导流板,除尘装置的下部为集液斗,集液斗下部有排污口;循环喷淋装置上设置有循环喷淋口,循环喷淋口分别伸入到脱硫装置的脱硫筒和除尘装置内,烟气进口设置在除尘装置上面,脱硫筒之间;除雾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另一侧设置有检修人孔。本发明无二次污染,充分利用锅炉冲渣水、排污水进行除尘脱硫,投资少、占地小、操作简便,除尘脱硫效率高达99.5%。
文档编号B01D47/06GK1751777SQ20051010300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5日
发明者潘日喜, 曹亚丽 申请人:曹亚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