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机滤桶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746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机滤桶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机的滤桶,特别是指一种过滤机滤桶组合。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一种适用于过滤机的滤桶组合包含一滤桶1、 一装设于该滤桶1上的引入管2、 一装设于该滤桶1上的清洁管3,及二密封胶层4。 该滤桶1具有一底壁101,及一锁固于该底壁101上的周壁102,该底壁101 具有一引入孔103、 一清洁孔104,及一排出孔105。该引入管2的顶端部是套 接于该引入孔103内,该底壁102的底面与该引入管2的外周面之间是黏固有 该密封胶层4,该清洁管3的顶端部是套接于该清洁孔104内,该底壁102的 底面与该清洁管3的外周面之间亦是黏固有该密封胶层4。如此,待处理废水 即可从该引入管2进入该滤桶1内进行过滤,再从该排出孔105排出。
然而,由于该引入管2与该清洁管3只是单纯地套接该引入孔103与该清 洁孔104内,该底壁101与该引入管2、该清洁管3之间并无法产生良好的水 密效果,因此, 一旦该等密封胶层4胶熔不良,或当该引入管2、该清洁管3 意外受撞击,导致该等密封胶层4产生裂缝时,该滤桶l内的废水(通常为强 酸或强碱溶液)即会发生渗漏的问题,造成环境污染或作业人员意外接触受伤。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水密效果佳的过滤机滤桶组合。
于是,本实用新型之过滤机滤桶组合,包含一滤桶、 一引入管,及一清洁 管。该滤桶具有一底壁、 一从该底壁朝上一体延伸出的周壁,及一由该底壁与 该周壁配合界定出的容置空间,该底壁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引入孔、一 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清洁孔,及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排出孔,该引入孔具有 一内螺纹段,该清洁孔具有一内螺纹段。该引入管是与该引入孔的内螺纹段螺 接。该清洁管是与该清洁孔的内螺纹段螺接。
经由以上和以下的说明,可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管20是与该引入孔15螺接锁固在一起,而具有良
好的水密性,且,该引入管20与该底壁11之间更夹设有双重的内、外密封环 30、 40,而可进一步增进该引入管20是与该引入孔15之间的水密效果,因此, 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引入管20与该引入孔15之间可产生良好的水 密效果,即便该密封胶层50胶熔不良,或当该引入管20意外受撞击,导致该 密封胶层50产生裂缝时,本实用新型亦可有效防止该滤桶10内的废水发生渗 漏的情形。
二、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管60是与该清洁孔16螺接锁固在一起,而具有良 好的水密性,且,该清洁管60与该底壁'11之间更夹设有双重的内、外密封环 70、 80,而可进一步增进该清洁管60是与该清洁孔16之间的水密效果,因此, 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清洁管60与该清洁孔16之间可产生良好的水 密效果,即便该密封胶层90胶熔不良,或当该清洁管60意外受撞击,导致该 密封胶层90产生裂缝时,本实用新型亦可有效防止该滤桶10内的废水发生渗 漏的情形。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之过滤机滤桶组合,不仅水密性佳,更可有效防止 滤桶内的废水渗漏出来,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图1是现有的一种过滤机滤桶组合的剖视示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机滤桶组合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l一滤桶il--底壁162--小径段40 —-外密封环
ioi—底壁ls—-周壁163.-环肩部50 —-密封胶层
102—周壁13 —-容置空间17 —排出孔60 —-清洁管
103 —引入孔14 —底面18 —-环槽GI--外螺纹部
104—清洁孔15 —-引入孔19—环槽GS—-大径部
105 —排出孔151一内螺纹段20—-引入管63 --环肩面
2 —引入管152一小径段21 —-外螺纹部70--内密封环
3 —清洁管153—环肩部22 —-大径部80 —-外密封环
4一密封胶层16一-清洁孔23 —-环肩面90—-密封胶层
IO—滤桶 161 —内螺纹段 30—内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前述以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 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2、 3,本实用新型之过滤机滤桶组合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 一滤桶
10、 一引入管20、 一内密封环30、 一外密封环40、 一密封胶层50、 一清洁管 60、 一内密封环70、 一外密封环80,及一密封胶层90。
该滤桶10具有一底壁11、 一从该底壁11朝上一体延伸出的周壁12,及一 由该底壁11与该周壁12配合界定出的容置空间13。
该底壁11是可供一过滤单元(图未示)安装定位,该底壁11具有一底面 14、一与该容置空间13连通的引入孔15、一与该容置空间13连通的清洁孔16、 一与该容置空间13连通的排出孔17、一形成于该底面14上且环绕该引入孔15 的环槽18,及一形成于该底面14上且环绕该清洁孔16的环槽19。
该引入孔15具有一内螺纹段151、 一孔径小于该内螺纹段151的孔径的小 径段152,及一界定于该小径段151与该内螺纹段152之间的环肩部153。
该清洁孔16具有一内螺纹段161、 一孔径小于该内螺纹段161的孔径的小 径段162,及一界定于该小径段161与该内螺纹段162之间的环肩部163。
该引入管20具有一外螺纹部21、 一外径大于该外螺纹部21的大径部22, 及一界定于该外螺纹部21与该大径部22之间的环肩面23,该外螺纹部21是 与该引入孔15的内螺纹段151螺接。
该内密封环30是抵接于该引入孔15的环肩部153与该引入管20的外螺纹 部21的顶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密封环30的材质是为橡胶。
该外密封环40是设置于该环槽18,当该外螺纹部21与该内螺纹段151螺 接时,该引入管20的环肩面23是与该底面14抵接,并迫压该外密封环40。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密封环40的材质是为橡胶。
该密封胶层50是胶熔于该底面14与该引入管20的大径部22的外周面之间。
该清洁管60具有一外螺纹部61、 一外径大于该外螺纹部61的大径部62,及一界定于该外螺纹部61与该大径部62之间的环肩面63,该外螺纹部61是 与该清洁孔16的内螺纹段161螺接。
该内密封环70是抵接于该清洁孔16的环肩部163与该清洁管60的外螺纹 部61的顶端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内密封环70的材质是为橡胶。
该外密封环80是设置于该环槽19,当该外螺纹部61与该内螺纹段161螺 接时,该清洁管60的环肩面63是与该底面14抵接,并迫压该外密封环80。 在本实施例中,该外密封环80的材质是为橡胶。
该密封胶层90是胶熔于该底面14与该清洁管60的大径部62的外周面之间。
藉此,待处理废水即可从该引入管20进入该滤桶10内进行过滤,然后再 从该排出孔17排出,而,清洁用水则可从该清洁管60进入该滤桶10内进行清 洗,然后再从该排出孔17排出。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 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 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过滤机滤桶组合,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滤桶,具有一底壁、一从该底壁朝上一体延伸出的周壁,及一由该底壁与该周壁配合界定出的容置空间,该底壁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引入孔、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清洁孔,及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排出孔,该引入孔具有一内螺纹段,该清洁孔具有一内螺纹段;一引入管,是与该引入孔的内螺纹段螺接;及一清洁管,是与该清洁孔的内螺纹段螺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滤桶组合,其特征在于,该引入孔更具有 一小径段,及一界定于该小径段与该内螺纹段之间的环肩部,该引入管具有一 外螺纹部、 一大径部,及一界定于该外螺纹部与该大径部之间的环肩面,该外 螺纹部是与该引入孔的内螺纹段螺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机滤桶组合,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内密封 环,及一外密封环,该底壁更具有一底面,及一形成于该底面上且环绕该引入 孔的内螺纹段的环槽,该内密封环是抵接于该引入孔的环肩部与该引入管的外 螺纹部的顶端之间,该外密封环是设置于该环槽,该引入管的环肩面是与该底 面抵接,并迫压该外密封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机滤桶组合,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密封胶 层,该密封胶层是胶熔于该底壁的底面与该引入管的大径部的外周面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机滤桶组合,其特征在于,该清洁孔更具有 一小径段,及一界定于该小径段与该内螺纹段之间的环肩部,该清洁管具有一 外螺纹部、 一大径部,及一界定于该外螺纹部与该大径部之间的环肩面,该外 螺纹部是与该清洁孔的内螺纹段螺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机滤桶组合,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内密封 环,及一外密封环,该底壁更具有一底面,及一形成于该底面上且环绕该清洁 孔的内螺纹段的环槽,该内密封环是抵接于该清洁孔的环肩部与该清洁管的外 螺纹部的顶端之间,该外密封环是设置于该环槽,该清洁管的环肩面是与该底 面抵接,并迫压该外密封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机滤桶组合,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密封胶 层,该密封胶层是胶熔于该底壁的底面与该清洁管的大径部的外周面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滤机滤桶组合,包含一滤桶、一引入管,及一清洁管,该滤桶具有一底壁、一从该底壁朝上一体延伸出的周壁,及一由该底壁与该周壁配合界定出的容置空间,该底壁具有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引入孔、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清洁孔,及一与该容置空间连通的排出孔,该引入孔具有一内螺纹段,该清洁孔具有一内螺纹段,该引入管是与该引入孔的内螺纹段螺接,该清洁管是与该清洁孔的内螺纹段螺接。
文档编号B01D29/31GK201179372SQ200720310238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5日
发明者黄朝胜 申请人:日益电机(东莞)有限公司;日益电机(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