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249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控释肥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 板式洗涤塔。
背景技术
目前,高分子聚合物包膜控释肥大多是通过在喷动流化床内喷涂包膜溶液,然后溶液 挥发,包膜材料附着在肥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膜来生产的。由于肥料在流化床内作剧烈 的旋回运动,肥料颗粒之间的摩擦及肥料颗粒与流化床筒体的摩擦都会导致部分肥料粉尘 的产生。在包膜溶液喷涂过程中,也有少量包膜材料来不及附着在颗粒表面,被流化气体 带走。因此,从流化床出来的气体当中,不仅含有溶剂,同时也含有一些细小的肥料颗粒、 粉尘及包膜材料等杂质。
在现有技术中,除去流化床出口气体杂质的方法一般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其中干法主 要通过采用过滤网或布袋除尘器的方法除去杂质。但釆用过滤网时,为了不影响流化床的 流化,过滤网网孔往往较大, 一般只能过滤掉直径lmm以上的杂质,细小的杂质仍会进入 后续设备,造成后续设备如冷凝器的堵塞问题,同时过滤网堵塞后,只能人工清除,操作 麻烦;采用布袋除尘器虽然能较好地除掉10um以上的杂质,但因其设备体积庞大,设备 造价较高,同时设备的阻力较大,往往在1200Pa以上,应用上受到一定限制。湿法除尘 的效率往往较高,湿法除尘的设备也较多,如文丘里洗涤槽、复喷复挡洗涤器或洗涤塔等。
根据包膜控释肥流化气体中的杂质情况,发明一种板式洗涤塔,达到不仅除去流化床 出口气体中的杂质,有效解决后续设备如冷凝器的堵塞问题,同时防止板式洗涤塔本身堵 塞,并尽量减少设备阻力,以防止影响包膜流化床流化,并降低能耗的技术效果,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 洗涤塔,用以除去流化床出口气体中的杂质,防止堵塞后续设备。
本实用新型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包括底板、流化气体入口管、防液帽、 筒体、洗涤循环液入口管、塔盘、上锥体、流化气体出口和洗涤循环液出口。在筒体中的 洗涤循环液入口管下方固定有塔盘,流化气体入口管在底板中心,流化气体入口管上有防 液帽,流化气体出口位于塔顶中心,洗涤循环液出口位于靠近底板的筒体侧壁上。
前述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塔盘为l-3层。
前述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优选的方案中,在筒体的上部和下部侧壁上 设有上人孔和下人孔。用于设备的维修和养护。
前述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所述塔盘由支承、降液板、中间塔板、通道板、边塔板和中间受液盘构成,其中中间塔板、通道板、边塔板均在支承的上方,且由塔 体中心到塔壁依次排列,降液板和中间受液盘在中间。所述中间塔板、通道板和边塔板均 为孔速12-15m/s的筛孔塔板,筛孔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筛孔径6-16mm,筛孔间距为筛孔 径的1-3倍。
前述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所述支承包括支承圈、溢流堰、边受液盘和 中间支承。支承圈与塔壁相连,溢流堰设在边受液盘上,中间支承的两端与塔壁相连,降 液板顶部距中间支承上平面30-60mm。中间支承与支承圈、边受液盘形成一个整体以便安 装塔板。所述溢流堰的高度为40-70咖。
本实用新型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为双液流程的筛板塔,适宜塔径为4) 1800-44000,设计空塔气速为2-3m/s,洗漆液气比为0. 5 1. 5L/m3。
该洗涤塔是将洗涤液通过洗漆循环液入口管加入到边受液盘,然后经溢流堰分布到筛 板,再通过降液板流至下层塔盘。流化床出口气体则从洗涤塔底部进入,穿过塔板,在塔 板上与洗涤液接触进行鼓泡吸收,从而将气体中的杂质洗涤下来。
与现有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势在于
一是该洗涤塔采用鼓泡吸收的方法,使洗洗塔除尘可达90%以上。 二是该洗涤塔阻力小,只有300-500Pa,减少了系统能耗。 三是该洗涤塔采用大筛孔塔板,不易堵塞。 四是采用双液流程,布液更均匀,保证了洗涤效果。 五是该洗涤塔的塔盘采用分块式塔盘,便于安装、拆卸、清洗。


图1是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板式洗涤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板式洗涤塔俯视图。 图3是塔盘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塔盘6的俯视图。 图5是塔盘支承1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塔盘支承12的俯视图。 图中l.底板、2.流化气体入口管、3.防液帽、4.筒体、5.洗涤循环液入口管、6.塔 盘、7.上锥体、8.流化气体出口、 9.上人孔、IO.下人孔、ll.洗涤循环液出口、 12.支承、 13.降液板、14.中间塔板、15.通道板、16.边塔板、17.中间受液盘、18.支承圈、19.溢 流堰、20.边受液盘、21.中间支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l:
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底板l、流化气体入口 管2、防液帽3、筒体4、洗涤循环液入口管5、塔盘6、上锥体7、流化气体出口8和洗 涤循环液出口ll,在所述筒体4中的洗涤循环液入口管5下方固定有塔盘6,流化气体入 口管2在底板1中心,流化气体入口管2上有防液帽3,流化气体出口 8位于塔顶中心, 洗涤循环液出口 11位于靠近底板1的筒体4侧壁上。所述塔盘6为1-2层。所述塔盘6由支承12、降液板13、中间塔板14、通道板15、边塔板16和中间受液 盘17构成,所述中间塔板14、通道板15、边塔板16均在支承12的上方,且由塔体中心 到塔壁依次排列,所述降液板13和中间受液盘17在塔体中间。
所述中间塔板14、通道板15和边塔板16均为孔速12-15m/s的筛孔塔板,筛孔呈等 边三角形排列,筛孔径6-16鹏,筛孔间距为筛孔径的l-3倍。
所述支承12包括支承圈18、溢流堰19、边受液盘20和中间支承21,所述支承圈18 与塔壁相连,溢流堰19设在边受液盘20上,中间支承21的两端与塔壁相连,降液板顶 部距中间支承上平面30-60mm,中间支承21与支承圈18、边受液盘20形成一个整体以便 安装塔板。所述溢流堰19的高度为40mrn。
实施例2:
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结构如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筒体4的上部和下 部侧壁上设有上人孔9和下人孔10。 实施例3:
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结构如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塔盘6为3层。 实施例4:
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结构如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溢流堰19的高度 为70,。
本实用新型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为双液流程的筛板塔,适宜塔径为4 1800-4)4000,设计空塔气速为2-3m/s,洗涤液气比为0. 5 1. 5L/m3。
权利要求1、一种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流化气体入口管(2)、防液帽(3)、筒体(4)、洗涤循环液入口管(5)、塔盘(6)、上锥体(7)、流化气体出口(8)和洗涤循环液出口(11),在所述筒体(4)中的洗涤循环液入口管(5)下方固定有塔盘(6),流化气体入口管(2)在底板(1)中心,流化气体入口管(2)上有防液帽(3),流化气体出口(8)位于塔顶中心,洗涤循环液出口(11)位于靠近底板(1)的筒体(4)侧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在筒体(4)的上部和下部側壁 上设有上人孔(9)和下人孔(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盘(6)为1-3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盘(6)由支承(12)、 降液板(13)、中间塔板(14)、通道板(15)、边塔板(16)和中间受液盘(17)构成, 所述中间塔板(14)、通道板(15)、边塔板(16)均在支承(12)的上方,且由塔体中心 到塔壁依次排列,所述降液板(13)和中间受液盘(17)在塔体中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塔板(14)、通道板(15) 和边塔板(16)均为孔速12-15m/s的筛孔塔板,筛孔呈等边三角形排列,筛孔径6-16mm, 筛孔间距为筛孔径的1-3倍。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12)包括支承面(18)、 溢流堰(19)、边受液盘(20)和中间支承(21),所述支承圈(18)与塔壁相连,溢流堪(19)设在边受液盘(20)上,中间支承(21)的两端与塔壁相连,降液板顶部距中间支 承上平面30-60mm,中间支承(21)与支承圈(18)、边受液盘(20)形成一个整体以便安 装塔板。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堰(19)的高度为40"70mm。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板式洗涤塔,其特征在于,为双液流程的筛板塔, 塔径为4> 1800-4)400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化流化床出口气体的板式洗涤塔,包括底板、流化气体入口管、防液帽、筒体、洗涤循环液入口管、塔盘、上锥体、流化气体出口和洗涤循环液出口。在筒体中的洗涤循环液入口管下方固定有塔盘,流化气体入口管在底板中心,流化气体入口管上有防液帽,流化气体出口位于塔顶中心,洗涤循环液出口位于靠近底板的筒体侧壁上。其技术优势是阻力小,减少了系统能耗;该洗涤塔采用大筛孔塔板,不易堵塞。
文档编号B01D47/14GK201308798SQ20082017268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吴清伟, 民 张, 高义武 申请人: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