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099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炉烟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
技术背景 燃煤锅炉在燃烧时,容易产生烟尘和S02等有害气体,随着人们对空气环保的重 视,在生产过程中有效的去除废气已经成了人们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如今市场上出现了许 多的湿式脱硫除尘装置,这些脱硫除尘装置只能通过水和脱硫剂将烟尘中的S02通过反应 将尘土过滤掉,不能使最后进入空气中的潮湿的气体里存在的通过化学反应没有过滤掉的 有害物质等去除,这样脱硫除尘后的湿润的烟气随着抽风机进入大气中,容易对空气造成 污染,而且脱硫除尘装置占用面积大,雾化凝聚效果不好,使脱硫除尘效率降低,成本较高, 结构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除尘脱硫效率高、结构紧凑、易于实施、操作简 单、适应性能强的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是由;循环水、高压水泵、供液管、主机、烟道、分离 器、弯头、脱硫装置、风机和烟闺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水泵安装在地面上,供液管与主 机连接,烟道连接在锅炉与分离器上,所述循环水利用高压水泵由供液管将水打入主机后 喷出高压水雾,在烟道内形成负压,带动气流产生风量,抽吸炉内烟气,起到降温引凤作用, 在烟道中产生的高压水雾能有效的捕捉风尘,同时水雾中的碱性液体能溶解吸收一部分二 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分离器内。所述筒体的下端为锥形体,在锥形体的下 面设置有排污管。当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分离器内后气流和液滴将由直线运动变为圆周运 动,旋转气流和液滴的绝大部分沿器壁自圆筒体呈螺旋形,向下朝椎体流动,含尘气体和液 滴在旋转过程产生离心力,将相对密度大于气体的尘粒甩向器壁,便失去径向惯性力而靠 下的动量和向下重力沿壁面通过排污管流下到排灰沉淀池。没有净化的气体由下转向上继 续做旋转流动,内旋气流一部分未被捕集的粉尘通过弯头由此排到脱硫装置内。所述分离 器与脱硫装置通过第一弯头用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在脱硫装置内部设置有文丘里,在文 丘里的下面设置有喷淋系统,在喷淋系统的下面设置有多管,在脱硫装置的下面有水浴,所 述在脱湿器的内部设置有旋流板、挡圈和旋流板,脱硫装置上的第二弯头与风机管连接,风 机安装在地面上,风机管的一侧与烟闺连接。当没有净化的气体由下转向上继续做旋转流 动,内旋气流一部分未被捕集的粉尘通过弯头由此排到脱硫装置内后通过进入文丘里,在 喉管入口处与喷嘴喷出的高压水雾充分混合接触,气速逐渐增加,气流相对速度很大,在高 速气流冲击下,文丘里管喉部前的液水喷嘴出的水滴被高度雾化,喉部处的高速低压使气 流达到饱和状态,尘粒与水滴或水滴与尘粒之间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凝聚。从喉管进入扩散 段后,速度降低,静压回升,以尘粒为凝结核的饱和烟气的凝结作用进行的很快。凝结有水 分的颗粒继续凝聚碰撞,小颗粒凝聚并成大颗粒,然后随气流左右的烟气从切线方向进入
3多管水膜除尘阶段,烟气进入多管阶段后把大面积气流分割成小面积穿过多管上喷淋后形 成的水膜冲入水域。因为文丘里装有喉管前的清水喷淋系统和喉管后的两套碱液喷淋系统 及多管分割气流水膜系统,故烟气中烟尘被水冲洗的同时,S(^亦被告速雾化的碱雾吸收, 使烟气中的S(^在文丘里内就提前与碱液接触,从而使烟气中的S02与碱液有较充分的反应 时间。当烟气通过多管冲入水域时,粉尘颗粒在重力沉降的原理下沉降到水中,同时与来自 碱液循环池的碱液进行充分的接触,在气液的相互作用下,水域上形成400-500米的碱液 沸腾层,气液之间具备较长和较大面积的接触。烟气穿过水域后进入右上部正反旋流板的 气流板式脱硫除尘系统,当烟气进入两片的夹缝时,利用旋流板的气流导向作用与烟气自 身的向上螺旋运动将旋流板上的脱硫液吹散、雾化,使旋流板上部形成一段理想的雾化区 域。该区域内脱硫吸收液以几十微米大小的雾滴存在,大大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从而保证 烟气中的S02被碱性吸收充分溶解吸收,烟气中本来数量极少的烟尘再次被吸收液洗涤,从 而获得更高的除尘和脱硫效率。净化后的烟气进入脱水器,利用旋转气流的离心作用,将气 流中夹带的液滴甩向脱水器周围而除去这种脱水装置装在除尘器的顶部,旋流板其作用在 于使气体产生旋转运动,中心盲板面积的为脱水器本体截面积九分之一没有增加助力;锥 形罩,其作用在于防止沿壁面流下的液体再被旋转气流带走;挡圈其作用在于挡住被旋转 气流沿壁面夹带上的液滴,以免外溢,旋转板的除雾率达百分之96以上,如果脱水器内叶 轮入口气速和脱水器本体气流上升速度相同,脱湿效率较低,为此,在脱水叶轮之后,改变 直径,使气流速度降低可以有效提高脱水脱湿率,脱湿装置采用了双层正反旋流板直径加 大的制作,增强了风机的实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脱硫除尘装置是利用多种原理设计而成, 因而本装置不仅除尘脱硫效率高,而且结构紧凑、易于实施、操作简单和适用性广等特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采用独特的原理,是多种脱硫除尘器的综合,
并将仿生原理、高压水射流,集重力沉降,惯性沉降、吸附力、镜面力、声波力连续产生液膜
吸附离心分离,多级洗涤、多道中反应脱硫除尘于一体,以及特制的脱硫除雾装置,使之具
有脱硫除尘效率高,运行维修费用低,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内衬用特殊的耐高温,耐摩擦,
耐腐蚀材料,使用寿命长,运行时风机不带水,对大型锅炉、窑炉有独特的治理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1、循环水2、高压水泵3、供液管4、主机5、烟道 6、分离器7、弯头 8、排污管9、文丘里10、喷淋系统11、多管12、脱硫装置13、脱湿器14、风管15、 旋流板 16、水浴 17、风机 18、烟囱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它是由;循环水1、高压水泵2、供液管3、主 机4、烟道5、分离器6、弯头7、脱硫装置12、风机17和烟囱18构成。所述高压水泵2安装 在地面上,供液管3与主机4连接,烟道5连接在锅炉与分离器6上,所述分离器6包括筒 体19、弯头7、排污管8构成,所述分离器6与脱硫装置12通过第一弯头7用螺栓连接在一 起,所述筒体19的下端为锥形体,在锥形体的下面设置有排污管8 ;所述脱硫装置12内部 设置有文丘里9,在文丘里9的下面设置有喷淋系统IO,在 淋系统10的下面设置有多管 ll,在脱硫装置12的下面有水浴16,所述在脱湿器13的内部设置有旋流板15、挡圈和旋流板15,脱硫装置12上的第二弯头7与风机17连接,风机17安装在地面上,风机管的一侧与 烟囱18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它是由循环水(1)、高压水泵(2)、供液管(3)、主机(4)、烟道(5)、分离器(6)、弯头(7)、脱硫装置(12)、风机(17)和烟囱(18)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水泵(2)安装在地面上,供液管(3)与主机(4)连接,烟道(5)连接在锅炉与分离器(6)上,所述分离器(6)与脱硫装置(12)通过第一弯头(7)用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筒体(19)的下端为锥形体,在锥形体的下面设置有排污管(8);所述脱硫装置(12)内部设置有文丘里(9),在文丘里(9)的下面设置有喷淋系统(10),在喷淋系统(10)的下面设置有多管(11),在脱硫装置(12)的下面有水浴(16),所述在脱湿器(13)的内部设置有旋流板(15)、挡圈和旋流板(15),脱硫装置(12)上的第二弯头(7)与风机(17)连接,风机(17)安装在地面上,风机管的一侧与烟囱(18)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除尘脱硫效率高、结构紧凑、易于实施、操作简单、适应性能强的一种高效脱硫除尘装置。它包括循环水、高压水泵、供液管、主机、烟道、分离器、弯头、脱硫装置、风机和烟囱构成,采用独特的原理,是多种脱硫除尘器的综合,并将仿生原理、高压水射流,集重力沉降,惯性沉降、吸附力、镜面力、声波力连续产生液膜吸附离心分离,多级洗涤、多道中反应脱硫除尘于一体,以及特制的脱硫除雾装置,使之具有脱硫除尘效率高,运行维修费用低,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内衬用特殊的耐高温,耐摩擦,耐腐蚀材料,使用寿命长,运行时风机不带水,对大型锅炉、窑炉有独特的治理效果。
文档编号B01D53/78GK201524520SQ20092009003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6日
发明者吴来田 申请人:吴来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