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963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
背景技术
在用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中所用过滤器为单向过滤装置,仅允许气流单方向流 通,气流反向时会冲破滤网,不能承受系统发生故障时的气流反向冲击;原有过滤器外密封 采用垫片密封结构,在液氧、液氢温区下容易泄漏,生产合格率较低;原有过滤器过滤网直 接焊接在滤芯骨架上,在高压冲击下容易破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运载火箭气流双向流通、低温外密封效果好、 高压下耐冲击的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包括入口管嘴、与入口管嘴螺纹连接的出口管嘴,在 入口管嘴与出口管嘴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外层缓冲滤网和内层缓冲滤网,外层缓冲滤网和内 层缓冲滤网之间夹一层过滤滤网;外层缓冲滤网、内层缓冲滤网、过滤滤网固定在内层骨架 与外层骨架之间,内层骨架与外层骨架均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上均布小孔,外层骨架固 定在内层骨架上,内层骨架采用电子束环缝焊接在出口管嘴上。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外层缓冲滤网、内层缓冲滤网、过滤滤网 采用电子束焊接在内层骨架上。如上所述的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外层骨架与内层骨架采用焊接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过滤器外密封采用电子束环缝焊接,保证在低温下不泄 漏。采用内外层骨架支撑滤网,保证气流能够双向流动而不会导致滤网脱落。两层缓冲滤 网在骨架和过滤滤网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保证高压气流冲击时不会导致滤网破损。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滤网、内层缓冲滤网和外层缓冲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入口管嘴;2.过滤滤网;3.外层骨架;4.内层骨架;5.出口管嘴;6.外层 缓冲滤网;7.内层缓冲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包括入口管嘴1、内层骨架4、过 滤滤网2、出口管嘴5,还包括外层骨架3、外层缓冲滤网6、内层缓冲滤网7。外层缓冲滤网6和内层缓冲滤网7之间夹一层过滤滤网2,一同用电子束焊接在内层骨架4上。外层骨架 3一并套入并焊接在内层骨架4上。内层骨架4用电子束环缝焊接在出口管嘴5上,最后出 口管嘴5螺纹旋入入口管嘴1,并用电子束环缝焊接成过滤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气体由任一边接管嘴进入,另一边接管嘴流出,经过过滤滤网 实现过滤功能。本实用新型外密封采用电子束环缝焊接,保证在低温下不泄漏。采用内外层骨架 支撑滤网,保证气流能够双向流动而不会导致滤网脱落。两层缓冲滤网在骨架和过滤滤网 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保证高压气流冲击时不会导致滤网破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气流无法 双向流通、低温外密封容易泄漏、滤网高压下冲击容易破损等问题。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 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管嘴(1)、与入口管嘴(1)螺纹 连接的出口管嘴(5),在入口管嘴⑴与出口管嘴(5)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外层缓冲滤网(6) 和内层缓冲滤网(7),外层缓冲滤网(6)和内层缓冲滤网(7)之间夹一层过滤滤网O);外 层缓冲滤网(6)、内层缓冲滤网(7)、过滤滤网( 固定在内层骨架(4)与外层骨架(3)之 间,内层骨架(4)与外层骨架C3)均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上均布小孔,外层骨架(3)固 定在内层骨架(4)上,内层骨架(4)采用电子束环缝焊接在出口管嘴( 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缓冲 滤网(6)、内层缓冲滤网(7)、过滤滤网(2)采用电子束焊接在内层骨架(4)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骨架 (3)与内层骨架(4)采用焊接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低温双向耐冲击过滤器。它包括入口管嘴、与入口管嘴螺纹连接的出口管嘴,在入口管嘴与出口管嘴围成的空腔内设有外层缓冲滤网和内层缓冲滤网,外层缓冲滤网和内层缓冲滤网之间夹一层过滤滤网;外层缓冲滤网、内层缓冲滤网、过滤滤网固定在内层骨架与外层骨架之间,内层骨架与外层骨架均为中空的圆柱体,圆柱体上均布小孔,外层骨架固定在内层骨架上,内层骨架采用电子束环缝焊接在出口管嘴上。过滤器外密封采用电子束环缝焊接,保证在低温下不泄漏。采用内外层骨架支撑滤网,保证气流能够双向流动而不会导致滤网脱落。两层缓冲滤网在骨架和过滤滤网之间起到缓冲作用,保证高压气流冲击时不会导致滤网破损。
文档编号B01D46/24GK201930658SQ20102068721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
发明者丁建春, 何延文, 修建生, 周智勇, 娄路亮, 宋涛, 岳兵, 崔铁铮, 李娟娟, 李德权, 江海峰, 王堃 申请人: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