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064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除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行业高温烟气排放除水雾设备,具体指一种除雾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行各业的高温烟气排放里,有相当一部分所排高温烟气是带有水汽的,该部分高温烟气排放口带有浓浓的水雾,影响空气质量,特别是在商住区,如果有一个这样的高温烟气排放口,严重影响生活环境。目前常用的高温烟气排放除水雾设备,采用冷冻除湿的方式来去除烟气排放口的水雾,该种冷冻除湿设备成本高、价格昂贵、能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设备成本价格低、无能耗的除雾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除雾装置,包括进气室、脱水室、集水室、排气室,所述进气室的一端安装在烟囱的出烟口,另一端与第一脱水室连接,所述第一脱水室的末端依次连接有至少一组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集水室和与集水室连接的第二脱水室,所述脱水装置的末端安装有排气室,所述进气室、集水室、排气室的底端均设有地漏与集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脱水室和第二脱水室由裸露在外的多根钢管和将所述钢管固定连接的两块端板组成。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气室的排风口上设有过滤网板。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网板由丝网或不锈钢丝网或百叶窗构成。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室与排放高温烟气的烟囱的排烟口对接,高温烟气从进气室进入该除雾装置内部,在高温烟气流经第一脱水室的钢管时,因钢管是裸露在外的,高温烟气通过钢管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降低高温烟气的温度,使高温烟气里的水蒸汽凝结成水排出;进入集水室之后,气水分离,该部分水通过地漏收集进入集水管,之后高温烟气进入第二脱水室重复以上过程;视高温烟气的温度和含水率,可以增加脱水室和集水室的数量至达到满意效果为止;高温烟气流经最后一节脱水室之后进入排气室,气水分离之后,高温烟气经过排气室排风口的过滤网板进一步脱水之后直接排空。而本实用新型排出的水通过地漏、集水管收集起来,可以回用,以达到节约用水之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价格低,无需能源消耗,使用该装置可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图1 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纵剖结构示意图。图1、2中1.进气室,2.第一脱水室,21.第二脱水室,3.集水室,4.排气室, 5.集水管,6.地漏,7.端板,8.钢管,9.排风口,10.过滤网板,11.烟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除雾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除雾装置,包括进气室1、排气室4、集水管5、集水室3、第一脱水室2、第二脱水室21。所述进气室1,两端开有接口,底部设有地漏6。一端接口与排放高温烟气的烟囱 11的排烟口对接,另一端接口与第一脱水室2对接。所述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21是由若干钢管8与两块端板7焊在一起组成, 所有钢管8都裸露在外,利于与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第一脱水室2 —端与进气室1对接, 另一端与集水室3对接。所述集水室3,两端开有接口,底部设有地漏6,通过两端接口装在第一脱水室2和第二脱水室21之间。所述排气室4,一端设有接口,另一端设有排风口 9,底部设有地漏6 ;通过接口与最后第二脱水室21对接。所述排风口 9上装有过滤网板10,过滤网板10由丝网或不锈钢丝网等组成(也可用百叶窗替代)。所述集水管5为一水管,通过接头与所有地漏6连接起来,并接入回水池。本实施例含有两节脱水室和一节集水室。视高温烟气的温度和含水率,可以任意增加脱水室和集水室的数量至达到满意效果为止。
权利要求1.一种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室(1)、脱水室O)、集水室(3)、排气室0), 所述进气室(1)的一端安装在烟囱(11)的出烟口,另一端与第一脱水室( 连接,所述第一脱水室O)的末端依次连接有至少一组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集水室C3)和与集水室C3)连接的第二脱水室(21),所述脱水装置的末端安装有排气室,所述进气室(1)、 集水室(3)、排气室(4)的底端均设有地漏(6)与集水管(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脱水室( 和第二脱水室 (21)由裸露在外的多根钢管(8)和将所述钢管(8)固定连接的两块端板(7)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室⑷的排风口(9)上设有过滤网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10)由丝网或不锈钢丝网或百叶窗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除雾装置,包括进气室、脱水室、集水室、排气室,所述进气室的一端安装在烟囱的出烟口,另一端与第一脱水室连接,所述第一脱水室的末端依次连接有至少一组脱水装置,所述脱水装置包括集水室和与集水室连接的第二脱水室,所述脱水装置的末端安装有排气室,所述进气室、集水室、排气室的底端均设有地漏与集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价格低,无需能源消耗,使用该装置可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
文档编号B01D46/10GK202028331SQ20112010606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2日
发明者叶明强, 周益辉, 曾毅夫, 欧建伏 申请人: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