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592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属于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非均相反应在化学工程中应用极其广泛,常见的有格氏试剂制取、铁粉还原、金属或金属盐粉末催化等等。在这类反应的后期不可避免的要将这些反应中用到的金属或金属盐粉末分离除去。一般而言,分出这些固体的方法是采用板框、离心机、过滤器等设备进行过滤。这些方法中遇到的麻烦是所有物料均需要经过过滤装置,生产效率低下,速度慢;同时还有一个问题,过滤后的滤布或滤膜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需要更换新的,否则会堵塞住滤布孔,即使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换滤布这项工作依然是强度很高的体力劳动。在化学工业中萃取是常见的操作,随之而来的就是分相过程。如果在滤除了杂质之后仍需分相,那么一般需要在反应器之后用过滤装置滤除固体,再接上分相试镜,最后进入接受容器,不仅需要的设备多,而且占地面积大,消耗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设备节省空间的固液分离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三通,三通的三端分别与反应釜底部、进料阀门、转料阀门连接,进料阀门下端与腔体连接,腔体底部设置滤网装置,滤网装置下方设置出料阀门,在腔体上部设置阀门。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托板,托板上设置滤网。进料阀门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三通、腔体连接;滤网装置与出料阀门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在腔体上设有视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设备节省空间。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三通8,三通的三端分别与反应釜底部、进料阀门2、转料阀门9连接,进料阀门下端与腔体3连接,腔体底部设置滤网装置,滤网装置下方设置出料阀门6,在腔体上部设置阀门7。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托板5,托板上设置滤网4。[0015]进料阀门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1与三通、腔体连接;滤网装置与出料阀门之间通过法兰1连接。在腔体上设有视镜10。使用实例1、格利雅试剂生成反应结束,将分离器接入到100L反应釜底部,关闭阀门6、7、9,开启阀门2,开启釜底阀门,缓慢搅拌反应釜后停止搅拌,从试镜中观察沉降现象,待沉降结束,关闭阀门2,打开阀门9转料。使用实例2、格利雅试剂生成反应结束,将分离器接入到100L反应釜底部,关闭阀门6、7、9,开启阀门2,开启釜底阀门,缓慢搅拌反应釜后停止搅拌,从试镜中观察沉降现象,待沉降结束,关闭釜底阀门,重新开启搅拌后10秒钟,停止搅拌,重新开启釜底阀门,再次观察沉降现象,待沉降结束关闭阀门2,开启阀门9开始转料。使用实例3、实例1中残留在分离器中的物料采用以下方案分离,关闭着的阀门2 始终关闭,打开阀门6,从6引入真空,打开阀门7,镁粉被滤布4拦截,格式试剂成功被引出。对照板框过滤装置,镁粉滤除率提高11.2%。速度为板框式过滤机的12. 2倍。使用实例4、实例2中残留在分离器中的物料采用以下方案分离,关闭着的阀门2 始终关闭,打开阀门6,打开阀门7,压力空气从7引入,镁粉被滤布4拦截,格式试剂成功被引出。对照板框过滤装置,镁粉滤除率提高16.5%。速度为板框式过滤机的14. 7倍。使用实例5、在3,5,6-三氯吡啶醇钠的生产中用到了铜粉和氯化铜作为催化剂,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将铜粉滤除,采用与实例1相同的操作。使用实例6、在3,5,6-三氯吡啶醇钠的生产中用到了铜粉和铜盐作为催化剂,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将铜粉滤除,采用与实例2相同的操作。使用实例7、实例5中残留在分离器中的物料采用实例3中的分离方式,铜粉和铜盐滤除效率比滤布袋式过滤器效率提高20. 2%。速度为原来的6. 1倍。使用实例8、实例6中残留在分离器中的物料采用实例4中的分离方式,铜粉和铜盐滤除效率比滤布袋式过滤器效率提高31.4%。速度为原来的7. 4倍。
权利要求1.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三通,三通的三端分别与反应釜底部、进料阀门、转料阀门连接,进料阀门下端与腔体连接,腔体底部设置滤网装置,滤网装置下方设置出料阀门,在腔体上部设置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滤网装置包括托板,托板上设置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进料阀门的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三通、腔体连接;滤网装置与出料阀门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在腔体上设有视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包括三通,三通的三端分别与反应釜底部、进料阀门、转料阀门连接,进料阀门下端与腔体连接,腔体底部设置滤网装置,滤网装置下方设置出料阀门,在腔体上部设置阀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设备节省空间。
文档编号B01D35/02GK202179956SQ2011202885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0日
发明者朱德钧, 李珣珣, 蔡峰峰, 陆铮铮 申请人: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