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751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含有各种恶臭成分、微细的尘埃等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进行清洗而排出清洁的气体的气体清洗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对含有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进行清洗的气体清洗装置中存在这样的气体清洗装置,该气体清洗装置具有水槽、流入装置、气液分离装置以及排出口 ;该水槽到规定的液面位置为止储存清洗液;该流入装置使排出气体从水槽的上方朝清洗液流入而对清洗液和排出气体进行气液混合;该气液分离装置对与清洗液混合了的排出气体进行气液分离;该排出口用于将被清洗过了的排出气体排出到外部;通过排出气体与清洗液的气液混合,对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清洗而将其除去。在这样的气体清洗装置中,要解决的一个课题是,延长排出气体与清洗液的接触时间、增大接触面积等,使气液混合状态良好,从而提高清洗效果。因此,倡导这样的气体清洗装置,该气体清洗装置用隔板对形成于水槽(箱体)的水面上的空间进行分隔,形成排出气体流入的前室和与将清洗过了的气体排出的排出口连通的后室,并且,在后室设置有倒S形截面板,由该倒S形截面板和隔板的下端部形成洗涤部,并且在排出口侧设置吸入泵,随着吸入泵的吸引,使排出气体高速地流入洗涤部,从而对排出气体与清洗液进行气液混合,对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清洗而将其除去。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22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上述以往的气体清洗装置中,水槽由下端部没入清洗液中的大致S形截面板和隔板分隔,大致S形截面板以比隔板更深地没入清洗液中的方式设置。另外,由吸入泵从后室侧吸引,从而使排出气体朝前室侧流入,并且使水槽内的液面高度变化,但在该气体清洗装置中,以较深地没入清洗液中的大致S形截面板为基准使液面变化,从而使比大致S形截面板更靠下游侧(排出口侧)的清洗液的液面上升,另一方面,以将处于大致S形截面板的上游侧(流入口侧)的洗涤部及前室侧的清洗液的液面压下的方式使其变化,这样,在隔板的下方与清洗液的液面之间形成间隙,将该间隙作为孔口部,形成为用于使排出气体朝洗涤部高速地流入的流入口。这样,排出气体从流入口(孔口部)高速地流入洗涤部,从而一边强劲地与清洗液的液面接触、与清洗液相伴(气液混合),一边在大致S形截面板与隔板的相向空间中成为涡流状态,对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清洗而将其除去。在该场合,由于为通过使高速的排出气体简单地在清洗液的液面上通过来实现排出气体与清洗液的接触的结构,因此,难说排出气体与清洗液的接触时间充分地得到了保证,不能形成为良好的气液混合(气液接触)状态,存在不能期待高清洗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应解决的问题就在这里。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那样的实际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技术方案I的发明为一种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包含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进行清洗,包含水槽、排出气体流入装置以及排出口而构成;该水槽到规定的液面位置为止储存清洗液;该排出气体流入装置使排出气体从水槽的上方朝储存的清洗液流入;该排出口经由气液分离装置将清洗过了的排出气体排出到外部,其中:在水槽中设置有隔板,该隔板的下端部以规定的深度没入清洗液中,由该隔板将形成在清洗液的上方的空间分隔成排出气体流入的第一室和与排出口连通的第二室,并且,设置有在第一、第二室之间产生差压的差压产生装置,借助于第一、第二室的差压,使第一室侧的清洗液经由形成在隔板的下方的连通部向第二室侧移动,从而将第一室的液面压下到连通部的位置为止,另一方面,将第二室的液面推高,将流入第一室而被清洗的排出气体经由隔板的下方的连通部引导至第二室侧的清洗液中,在第二室侧再次进行清洗。技术方案2的发明为记载于技术方案I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的下端部由多个前端尖锐状的齿体形成为锯齿状。技术方案3的发明为记载于技术方案I或2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差压形成装置由清洗液喷射装置构成,该清洗液喷射装置按规定的喷射压力向排出气体喷射清洗液而促进气液混合,并且由喷射压力使水槽的第一室成为高压状态。技术方案4的发明为记载于技术方案I 3中的任何一项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差压形成装置由设在水槽的排出口侧的用于对第二室进行减压的吸引装置构成。技术方案5的发明为记载于技术方案I 3中的任何一项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差压形成装置由清洗液喷射装置和吸引装置构成;该清洗液喷射装置以规定的喷射压力向排出气体喷射清洗液、促进气液混合,并且,由喷射压力使水槽的第一室成为高压状态;该吸引装置设在水槽的排出口侧、对第二室进行减压。技术方案6的发明为记载于技术方案I 5中的任何一项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液分离装置与第二室的液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气液分离装置和向该第二气液分离装置喷射清洗液而进行再清洗的喷淋装置。技术方案7的发明为记载于技术方案5、6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中设置有回收装置和清洗液循环装置;该回收装置对从排出气体分离了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回收;该清洗液循环装置使水槽内的清洗液分别向清洗液喷射装置和喷淋装置循环。发明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3、4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气体清洗装置,该气体清洗装置具有优良的净化性能,能够切实地对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清洗而将其除去,并且能够将排出气体作为更清洁的净化气体排出。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由起泡产生的清洗效果,获得更清洁的净化气体。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能够迅速地设定第一、第二室之间的差压,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恒常地保持规定的差压。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重复进行清洗而具有更优良的清洗性能的气体清洗装置。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能够容易进行清洗液的最终处置,而且能够实现气体清洗装置的紧凑化。


图1为气体清洗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气体清洗装置的后视图。图3(A)、⑶分别为气体清洗装置的侧视图、俯视图。图4(A)、(B)分别为说明气体清洗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正视图、图4(A)的要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图中,符号I为实施本发明的气体清洗装置,气体清洗装置I这样构成,即,从包含环境污染物质(臭气成分等气体、雾、粉尘、它们的混合物等)的排出气体对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清洗而将其除去,将排出气体作为清洁的气体(清洁气体)排出到外气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气体清洗装置具备设置了移动自如的小脚轮2a的移动型基座2。在这里,当说明上述气体清洗装置I时,将图1作为正视图,以该图1为基准说明气体清洗装置I的结构。上述移动型基座2由四棱柱状的管材组合成框架而构成,上下方向高度低的第一基座2b与上下方向高度高的第二基座2c按在左右方向邻接的状态一体形成。在上述第一基座2a上设置有水槽3,上述水槽3由前后一对前后侧壁3a、3b、左右一对左右侧壁3c、3d、底壁形成为箱形状。上述底壁由左端处于高位的倾斜底壁3e和从该倾斜底壁3e的右端以水平状延伸出的水平底壁3f构成,在后侧壁3b的与水平底壁3f接近的部位,按贯通水槽3的内外的状态形成淤渣排出口 3g(与本发明的回收装置相当)。另外,在水槽3中储存有清洗液W,本实施方式的清洗液W为将如下的成分调整成了预先设定的浓度的水溶液,所述成分对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中和,在气体清洗装置I的非工作状态下,清洗液W按液面H由图1的虚线表示的水位储存。另外,在水槽3的左右方向中间部设置有平板的板状的隔板4。将上述隔板4的前后端缘与前后侧壁3a、3b —体化,从而在水槽3上固定隔板4,按上端部与水槽3的上端处于同一平面、下端部相对于气体清洗装置I的非工作状态下的液面H以预先设定的深度L没入清洗液W内的方式设置。这样,由隔板4在比深度L更上方的部分将水槽3的清洗液W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并且,清洗液W上方的空间被分隔成左右两个部分,形成邻接的第一、第二室R1、R2。另外,在水槽3的清洗液W的储存部,以位于隔板4的下端部4a与底壁(倾斜底壁3e)之间的方式设置有淤渣引导板5。上述淤渣引导板5形成为将平板状的板体在上下方向中间部折曲了的形状,由越往上端则越向右方偏倚的倾斜状的上侧片5a和垂直状的下侧片5b构成,将上、下侧片5a、5b的前后端缘与前后侧壁3a、3b —体化,从而将淤渣引导板5固定在水槽3中。此时,淤渣引导板5按下侧片5b和隔板4处在左右方向相同位置的方式配置,在上侧片5a的上端部与隔板4的下端部4a之间以及在下侧片5b的下端部与倾斜底壁3e之间的上下方向两个部位分别形成规定的间隙,该间隙部位在左右不被分隔,成为清洗液W能够自由移动的连通部,这些上下方向两个部位的间隙中的上侧的间隙、即隔板4的下端部4a的下方与淤渣引导板5的上侧片5a之间的间隙,相当于本发明的连通部。另外,上述隔板4的下端部4a按在前后方向并列的状态形成有多个前端尖锐状的齿体4b,从而形成为锯齿状,这样,连通部的上方部位成为形成有多个凹凸的状态。而且,在水槽3的前侧壁3a上,清洗液循环用排出口 3h按贯通水槽3内外的状态形成在淤渣引导板5的下侧片5b的右方位置。符号6为覆盖水槽3的上部开口的盖体,该盖体6按与水槽3的上端及隔板4的上端抵接的方式设置,这样,第一、第二室Rl、R2分别按被个别地划分了的状态被封闭。上述盖体6在左侧半部的与第一室Rl面对的部位形成有圆形的圆形贯通孔6a,另一方面,在右侧半部的与第二室R2面对的部位形成有四边形的四边形贯通孔6b。另外,在盖体6的左侧半部,设置有用于构成本发明的清洗液喷射装置及排出气体流入装置的射流喷射部。S卩,在形成于盖体6的圆形贯通孔6a,按连通的状态一体地连接圆筒形状的筒状体7的下端部。上述筒状体7具有以越往下端直径变得越大的方式倾斜的外周面,在小直径的筒状体7的上端部设置有头部体8。上述头部体8为直径比圆筒部7大的筒状体,由气液混合室8b和倾斜状筒部8c构成;该气液混合室Sb由盖部8a覆盖顶部,成为下方开口的筒形状的空间;该倾斜状筒部8c从该气液混合室Sb的下端向下方突出,越往下端则直径越小。另外,通过将倾斜状筒部8c的下端部与筒状体7的上端部连接,头部体8成为与筒状体7连通的形状,这样,从头部体8的气液混合室8b经由筒状体7到达水槽3的第一室Rl的路径以连通的方式构成。在这里,头部体8被设定成处在比构成移动型基座2的高度大的第二基座2c的上端更上方的部位。另外,在上述头部体8的气液混合室8b的外周,按贯通气液混合室8b的内外的状态形成有朝左侧突出的圆形的气体流入口 8d,在该气体流入口 8d—体地连接着排出气体引导配管9,将包含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从排出气体发生部导入气液混合室Sb。在上述排出气体引导配管9上设置有调整装置9a,按适当调整了流入量、流速等的状态使被从发生部引导的排出气体流入气液混合室8b中。另外,在头部体8的气液混合室Sb中设置有喷射喷嘴10,该喷射喷嘴10构成作为本发明的差压产生装置的一个装置的清洗液喷射装置。上述喷射喷嘴10在上下方向长尺寸的下端部形成有喷射口 10a,下端部的喷射口 IOa位于气体流入口 8d的下方,上端部IOb贯通盖部8a而向气液混合室Sb的外部突出。另外,喷射喷嘴10如后述那样按这样的方式构成,即,按规定的喷射压力且以雾状喷射清洗液W,这样,流入气液混合室8b的排出气体被朝下方引入,雾状的清洗液W按附着于排出气体的(飞沫同行、气液混合)状态在筒状体7内落下,并被吹入水槽3的第一室Rl内,这样构成了射流喷射部。另一方面,在盖体6的右侧半部,在上下方向以叠层状设置构成本发明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室11、12、配置在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室11、12之间的中间室
13、以及配置在上侧的第一气液分离室11的上方的上室14。S卩,这些各室11、12、13、14分别形成为四方筒形状,第二气液分离室12的下端部与形成在盖体6上的四边形贯通孔6b连接,中间室13的下端部与第二气液分离室12的上端部连接,另外,第一气液分离室11的下端部与中间室13的上端部连接,上室14的下端部与该第一气液分离室11的上端部连接。这样,以从水槽3的第二室R2经由第二气液分离室12、中间室13、第一气液分离室11到达上室14的路径连通的方式构成。此时,上室14的上端部处于与设在水槽3的左侧半部上方的头部体8的上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头部体8、上室14的各上端部设定成超越构成移动型基座2的高度大的第二基座2c的上端。另外,按这样的方式构成,即,在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室11、12的室内,分别收容气液分离功能优良的作为金属制的网状体的第一、第二防雾装置lla、12a,液体成分作为水滴附着在这些第一、第二防雾装置lla、12a上,由此实施与气体成分的分离,作为被分离了的液体成分的水滴成长,滴下到第二室R2中。另外,在中间室13中,按在前后方向延伸出的状态设置有相当于本发明的喷淋装置的喷淋喷嘴15。上述喷淋喷嘴15设有朝第二气液分离室12喷射清洗液W的多个喷射口,后端部15a贯通中间室13的后侧片而朝外部突出地配置。另外,在上室14的右侧片,朝右方突出地形成有贯通上室14的内外的圆筒状的气体引导口 14a。此时,圆筒状的气体引导口 14a和从与上室14的左侧邻接的头部体8朝左方突出的圆筒状的气体流入口 8d,按处在同轴上的方式形成。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搭载于移动型基座2的第一基座2b上的构件的水槽3以及设于水槽3上的构件(筒状体7、头部体8、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室11、12、中间室13、上室14),作为一个单元(清洗单元)WU被装入,这是考虑到通过将该单元WU设置在第一基座2b上,能够容易地将单元WU装入。另一方面,在移动型基座2的第二基座2c的上部设置有吸气风扇16,该吸气风扇16构成作为本发明的差压形成装置的一个装置的吸引装置,按吸气风扇16和设在水槽3的右侧半部的上方的上室14接近相向的方式构成。上述吸气风扇16具有马达部16a、朝左侧突出的气体吸入口 16b、以及朝上方突出的气体排出口 16c。另外,上述气体吸入口 16b按以连通状与上室14的气体引导口 14a连接的方式构成,这样,驱动马达部16a,使未图示的风扇旋转,从而经由第二气液分离室12、中间室13、第一气液分离室U、上室14对第二室R2侧进行吸引,另一方面,从气体排出口 16c排气。另外,在第二基座2c的下方固定有支承台2d,在该支承台2d上支承固定有循环用泵17。上述循环用泵17具有马达部17a、吸入口 17b以及排出口 17c,吸入侧配管18的一端部与吸入口 17b连接,水槽3的清洗液循环用排出口 3h与该吸入侧配管18的另一端部连接。另外,排出侧配管19的一端部与排出口 17c连接,该排出侧配管19从第二基座2c的右方向后方迂回,然后向水槽3的后方延伸出,在该延伸出端部中按分支成二根而成为第一、第二配管19a、19b的方式朝上方延伸出,第一配管19a的上端部与喷射喷嘴10的上端部IOb连接,该喷射喷嘴10为贯通头部体8的盖部8a而向上方突出的清洗液喷射装置的构成构件,第二配管1%的上端部与喷淋喷嘴15的后端部15a连接,该喷淋喷嘴15为贯通中间室13的后侧片而向后方突出的喷淋装置的构成构件。另外,按这样的方式构成,S卩,随着循环用泵17驱动,经由吸入侧配管18将水槽3内的清洗液W吸入,该被吸入了的清洗液W经由排出侧配管19被供给到喷射喷嘴10及喷淋喷嘴15,从这些各喷嘴10、15喷射清洗液W,从这些喷嘴10、15喷射出的清洗液W落入水槽3的第一、第二室Rl、R2中,从而使清洗液W进行循环,该结构与本发明的清洗液循环装置相当。此时,在清洗液循环装置的适当部位配置有各种调整装置,该各种调整装置用于将水槽3的清洗液W的液量保持为规定的液量,并且进行调整、以使从喷射喷嘴10、喷淋喷嘴15喷射的清洗液W的水压达到规定的压力。而且,在维持水槽W的液量、从喷射喷嘴10以及喷淋喷嘴15排出的清洗液W的喷射压力等的情况下,可以设想,仅使水槽3的清洗液W循环有时并不充分或者过多,为了应对这些情况,也可在清洗液循环装置中在来自水槽3的路径之外设置其它的用于供给、储存清洗液W的辅助装置。下面,根据图4说明由气体清洗装置I进行的排出气体的清洗动作。通过驱动作为差压产生装置的循环用泵17以及吸气风扇16,起动气体清洗装置1,从喷射喷嘴10、喷淋喷嘴15开始喷射清洗液W,另一方面,开始由吸气风扇16进行的第二室R2侧的吸引。通过上述循环用泵17的驱动,使水槽3内的清洗液W循环而从喷射喷嘴10以及喷淋喷嘴15喷射清洗液W。若从喷射喷嘴10按规定的喷射压力而且以雾状喷射清洗液W,则由于基于该喷射的喷射压力,喷射口 IOa的下游侧(上方)、即连接排出气体引导配管9的气体流入口 8d部位成为负压,包含环境污染物质(臭气成分等气体、雾、粉尘、它们的混合物等)的排出气体经由排出气体引导配管9被引入气液混合室Sb侧。此时,通过由排出气体引导配管9的调整装置9a进行调整,排出气体按规定的流入量、流速流入。被引入到了上述气液混合室Sb中的排出气体,在清洗液W的喷射压力的作用下被向喷射方向(下方)引入,被向雾状的清洗液W喷吹,成为雾状的清洗液W附着于排出气体(飞沫同行、气液混合)的状态,并在筒状体7内朝第一室Rl落下,在该落下的过程中实施排出气体的清洗(分离、中和、溶解等)(第一清洗工序)。在这里,喷射喷嘴10也可按涡流状喷射雾状的清洗液W,这样,能够以更高的效率进行清洗液W与排出气体的飞沫同行,能够提高清洗效果。另外,在上述第一清洗工序中,将从喷射喷嘴10喷射的清洗液W的喷射速度设定成超过排出气体朝第一室Rl流过筒状体7的速度,由此雾状的清洗液W按与排出气体冲撞的状态附着,促进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特别是粉尘)的清洗(分离、中和、溶解等)。然后,被分离了的环境污染物质作为淤渣落下到水槽3内的第一室Rl侧的清洗液W中,在由倾斜底壁3e引导的状态下向水平底壁3f侧移动而积存,并根据积存状态被适当地从淤渣排出口 3g排出。然后,受到上述第一清洗而飞沫同行的排出气体,在筒状体7中落下而到达第一室Rl的清洗液W,在清洗液W的喷射压力作用下被强劲地吹入第一室Rl,以被推入第一室Rl侧的清洗液W中的方式没入清洗液W中,在剧烈地对清洗液W进行搅拌的状态下受到清洗(第二清洗工序)。此时,第一室Rl侧的清洗液W按形成涡流的状态受到搅拌,这样,排出气体在清洗液W中的逗留时间变长,成为良好的气液混合状态而受到清洗,能进一步促进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分离、中和、溶解等的清洗,清洗效果提高。然后,在第二清洗工序中被分离的淤渣与在第一清洗工序中被分离的淤渣同样地向倾斜底壁3e侧落下,向水平底壁3f侧移动而积存。另一方面,通过吸气风扇16的驱动,经由上室15、第一气液分离室11、中间室13、第二气液分离室12对第二室R2侧进行吸引,这样,第二室R2侧被减压而成为低压(负压)。这样,从第一室Rl侧按规定的喷射压力吹入清洗液W(成为高压),另一方面,第二室R2侧被吸引(成为低压),由此在第一、第二室Rl、R2彼此之间产生压力差(差压),若这样地产生压力差(差压),则处于第一室Rl侧的清洗液W被压入、而第二室R2侧的清洗液W受到吸引的状态,清洗液W经由形成在隔板4的下方的连通部从第一室Rl朝第二室R2移动,各室Rl、R2的清洗液W的水位发生变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循环用泵17以及吸气风扇16进行驱动控制,将第一室Rl侧的清洗液W的第一液面Hl压下至作为隔板4的下端部4a位置的连通部位置,将第二室R2的清洗液W设定成按到达第二液面H2的状态恒常化。在上述状态下,若通过第二清洗工序剧烈地搅拌第一室Rl侧的清洗液W,则在第一液面Hl与隔板4的下端部4a之间形成间隙。这样,根据由吸气风扇16的吸气作用等产生的第一、第二室Rl、R2的差压,在第一液面Hl中受到搅拌的排出气体经由上述间隙被引导至第二室R2侧。此时,第二室R2侧的液面H2处于比第一室Rl侧的第一液面Hl高的位置,因此,排出气体强制地浸入(被引入)第二室R2侧的液面H2下的清洗液W内,从第二室R2侧的清洗液W中朝向液面H2部位按强制地起泡的状态到达液面H2上方。由此,排出气体剧烈地对第二室R2侧的清洗液W进行搅拌而形成涡流,在与清洗液W的搅拌进一步受到促进的状态下被进行清洗(分离、中和、溶解等)(第三清洗工序)。这样,在第三清洗工序中,排出气体被从第一室Rl引导至第二室R2的清洗液W中,在从该清洗液W中到达第二液面H2的期间,按剧烈地受到搅拌的状态长时间逗留在清洗液W中,成为良好的气液混合状态(气液的接触时间长、接触面积大等),能够更高效地进行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的分离、中和等清洗。另外,在上述状态下,隔板4的下端部4a通过前端尖锐状的齿体4b而形成为锯齿状,如前述那样,在与隔板4的下方连续的连通部的上方部位形成有多个凹凸(在上下方向开口的间隙)。这样,在成为从第一室Rl的第一液面Hl到达第二室R2侧的清洗液W内的路径的连通部的上部形成多个小的间隙,这些多个间隙如喷嘴那样起作用,促进起泡的发生,剧烈地搅拌第二室R2侧的清洗液W,进一步提高第三清洗工序的清洗效果。另外,由第二室R2侧的第三清洗工序从排出气体分离了的淤渣(环境污染物质),由淤渣引导板5的上侧片5a向倾斜底壁3e侧引导,并沿该倾斜底壁3e积存在水平底壁3f侦牝与在第一、第二清洗工序中积存的淤渣一起积存,并根据需要从淤渣排出口 3g排出。另外,在由第三清洗工序进行清洗后,气液混合状态的排出气体由吸引风扇16吸引而上升,向第二气液分离室12侧移动。然后,在第二气液分离室12中,气液混合状态的排出气体作为水滴附着在第二防雾装置12a上,从而被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部分向中间室13侧上升,另一方面,附着在了防雾装置12a上的水滴(液体部分)向水槽3的第二室R2侧落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清洗液W从设于中间室13的喷淋喷嘴15向第二气液分离室12喷射。这样,清洗液W被向附着在防雾装置12a上的水滴、分离了的气体成分喷射,再次进行气液混合而进行清洗(第四清洗工序)。然后,该再次气液混合了的排出气体落下到正发生起泡的第二室R2的清洗液W中,再次重复实施第三清洗工序,这样,环境污染物质的清洗效果进一步提闻。然后,从第二气液分离室12经由中间室13被吸引至第一气液分离室11侧的排出气体,成为由第一 第四清洗工序实施了环境污染物质的分离、中和溶解等的清洗状态的气体,该状态的排出气体在第一气液分离室11内附着在第一防雾装置Ila上,分离成气体成分和液体成分,从而成为液体成分(清洗液W成分)被清除了的清洁的气体成分(清洗气体)并流入上室14。然后,清洗气体受到吸引鼓风机16的吸引力而被从上室14吸引到吸引鼓风机16内,并从气体排出口 16b排出。在如上所述那样构成的本形态中,对包含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进行清洗的气体清洗装置1,在水槽3中设置有将形成于水槽3的上方的空间分隔成排出气体流入的第一室Rl和与排出口连通的第二室R2的隔板4,该水槽3到规定的液面H位置为止储存清洗液W,该隔板4在下端部以规定的深度没入清洗液中的状态下进行设置;并且,设置有用于在第一、第二室Rl、R2之间产生差压的差压产生装置。这样,随着在第一、第二室Rl、R2之间产生差压,清洗液W经由形成于隔板4的下方的连通部移动,将第一室Rl的第一液面Hl压下到连通部位置,另一方面,将第二室R2的第二液面向第一液面Hl的上方抬起,流入第一室Rl而受到清洗的排出气体经由连通部被强制地向第二室R2侧的清洗液W侧引导,从而在第二室R2侧再次实施清洗(第三清洗工序)。结果,气体清洗装置I能够成为具有优良的净化性能的气体清洗装置1,该气体清洗装置I在第一、第二室R1、R2中分别对排出气体实施在与清洗液W进行搅拌的状态下的清洗工序,使排出气体相对于清洗液W成为良好的气液混合状态(接触时间长、接触面积大等),能够进一步切实地对所含有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清洗(分离、中和、溶解等),将排出气体作为更清洁的净化气体排出。这样,在本发明中,将流入第一室Rl的清洗液W而受到清洗的排出气体,引导至比第一室Rl压力低且第二液面H2处于比第一液面Hl更高的位置的第二室R2,从而在第二室R2侧再实施第三清洗工序,由于隔板4的下端部4a由多个前端尖锐状的齿体4b而形成为锯齿状,所以,在向第二室R2引导的连通部形成有多个空间,由此促进起泡,剧烈地进行清洗液W的搅拌,能够进一步提高清洗效果、获得更清洁的净化气体。另外,在该气体清洗装置I中,作为差压形成装置,使用清洗液喷射装置和吸引鼓风机(吸引装置)16两者;清洗液喷射装置从喷射喷嘴10向流入第一室Rl的排出气体喷射清洗液W,使第一室Rl侧成为高压;该吸引鼓风机(吸引装置)16设在与第二室R2侧连通的气体排出口 16d侧,对第二室R2进行减压,所以,能够迅速地设定第一、第二室Rl、R2之间的差压,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恒常地保持规定的差压的控制。另外,当实施本发明时,能够形成为这样的气体清洗装置1,该气体清洗装置I在第二室R2的上方设置第二气液分离室12、进行气液分离,另一方面,在第二气液分离室12的上方设置喷淋喷嘴15、向第二防雾装置12a喷射清洗液W,由清洗液W对实施了第三清洗工序的排出气体进行再清洗,并且,再向第二室R2落下,进行再起泡清洗,所以能够反复进行清洗,具有更优良的清洗性能。而且,在该气体清洗装置I中,在水槽3中设置有对从排出气体分离了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回收的回收装置,并且,设有用于使水槽3内的清洗液W分别循环到构成清洗液喷射装置的喷射喷嘴10和构成喷淋装置的喷淋喷嘴15的清洗液循环装置,所以,容易进行清洗液W的最终处置,而且能够实现气体清洗装置I的紧凑化。而且,本发明当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作为差压形成装置,也可仅由通过使第一室成为高压而使第二室侧成为低压的清洗液喷射装置构成,或仅由设在水槽的排出口侧的通过对第二室进行减压而使第一室侧成为低压的吸引装置构成。另外,可连接多台实施了本发明的气体清洗装置进行使用。S卩,通过将设于先进行清洗的气体清洗装置的上室的气体引导口,与设于后进行清洗的气体清洗装置的头部体的气体流入口连接,能够使由先进行清洗的气体清洗装置清洗过了的净化气体,流入后进行清洗的气体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在此场合,能够按这样的方式构成,即,将吸引风扇的气体吸入口与被连接的多台气体清洗装置中的最终的气体清洗装置的气体引导口连接,这样,由第一气体清洗装置清洗后排出的第一净化气体流入第二气体清洗装置,由第二气体清洗装置清洗后排出的第二净化气体流入第三气体清洗装置,由第三气体清洗装置净化后排出的第三净化气体由第四气体清洗装置清洗,…这样实施多个阶段的清洗,由最终的气体清洗装置清洗过了的最终的净化气体从最终的气体清洗装置的排出口排出到外部。这样,在连接多台气体清洗装置而对排出气体进行清洗的场合,对应于包含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的成分选择储存在各水槽中的清洗液。作为其一例,例如可按这样的方式构成,即,在排出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质包含大量的酸性成分、碱性成分以及粉尘那样的场合,将水作为第一气体清洗装置的清洗液,进行以粉尘的分离、环境污染物质向水中的溶出为主要目的的清洗·,第二气体清洗装置的清洗液使用盐酸水溶液、硫酸水溶液、磷酸水溶液等酸性溶液,进行以化学地对环境污染物质中的碱性成分进行中和为主要目的的清洗,第三气体清洗装置的清洗液使用氢氧化钾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等碱性溶液,进行以化学地对环境污染物质中的酸性成分进行中和为主目的的清洗,这样,能够进行阶段性的清洗,作为更清洁的气体排出到外部。另外,在该场合,分别在各气体清洗装置中个别地设置使水槽内的清洗液循环的清洗液循环装置,并且具备第一、第二气液分离室,因此,能够切实地对由各气体清洗装置清洗过了的净化气体进行气液分离,当由多个气体清洗装置连续地清洗时,后清洗的气体清洗装置不会受先清洗的清洗液的影响,在各气体清洗装置中能够分别实施有效的清洗。另外,储存在气体清洗装置的水槽中的清洗液,使用相应于环境污染物质的含有量等诸条件适当地选择、调整了有效成分的种类、浓度等的水溶液,除了这些水溶液外,清洗液也可使用以盐酸及次氯酸为有效成分的酸性电解水、以氢氧化钾为有效成分的碱性电解水,在这样的场合,具有能够降低有效成分的浓度的优点。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可用于使用清洗液对包含各种恶臭成分、微细的尘埃等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进行清洗的湿式的气体清洗装置。符号的说明1 气体清洗装置2 移动型基座3 水槽4 隔板4b 齿体5 淤渣引导板6 盖体
7筒状体8头部体8b 气液混合室10喷射喷嘴11第一气液分离室12 第二气液分离室15喷淋喷嘴16吸气风扇17 循环用泵`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包含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进行清洗,包含水槽、排出气体流入装置以及排出口而构成;该水槽到规定的液面位置为止储存清洗液;该排出气体流入装置使排出气体从水槽的上方朝储存的清洗液流入;该排出口经由气液分离装置将清洗过了的排出气体排出到外部,其特征在于:在水槽中设置有隔板,该隔板的下端部以规定的深度没入清洗液中,由该隔板将形成在清洗液的上方的空间分隔成排出气体流入的第一室和与排出口连通的第二室,并且,设置有在第一、第二室之间产生差压的差压产生装置,借助于第一、第二室的差压,使第一室侧的清洗液经由形成在隔板的下方的连通部向第二室侧移动,从而将第一室的液面压下到连通部的位置为止,另一方面,将第二室的液面推高,将流入第一室而被清洗的排出气体经由隔板的下方的连通部引导至第二室侧的清洗液中,在第二室侧再次进行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板的下端部由多个前端尖锐状的齿体形成为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差压形成装置由清洗液喷射装置构成,该清洗液喷射装置按规定的喷射压力向排出气体喷射清洗液而促进气液混合,并且由喷射压力使水槽的第一室成为高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差压形成装置由设在水槽的排出口侧的用于对第二室进行减压的吸引装置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差压形成装置由清洗液喷射装置和吸引装置构成;该清洗液喷射装置以规定的喷射压力向排出气体喷射清洗液、促进气液混合,并且,由喷射压力使水槽的第一室成为高压状态;该吸引装置设在水槽的排出口侧、对第二室进行减压。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气液分离装置与第二室的液面之间,设置有第二气液分离装置和向该第二气液分离装置喷射清洗液而进行再清洗的喷淋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体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槽中设置有回收装置和清洗液循环装置;该回收装置对从排出气体分离了的环境污染物质进行回收;该清洗液循环装置使水槽内的清洗液分别向清洗液喷射装置和喷淋装置循环。
全文摘要
一种气体清洗装置,对包含环境污染物质的排出气体进行清洗,其能够提高净化性能。该气体清洗装置设置有将形成于水槽(3)的上方的空间分隔成排出气体流入的第一室(R1)和与气体排出口(16c)连通的第二室(R2)的隔板(4),使该隔板(4)的下端部没入清洗液(W)中,并且,设置有在第一、第二室(R1)、(R2)之间产生差压的差压产生装置,通过产生差压,经由形成于隔板(4)的下方的连通部使清洗液(W)移动,将第一室(R1)的第一液面(H1)压下到连通部的位置为止,另一方面,将第二室(R2)的第二液面(H2)抬起,经由隔板的下方的连通部将流入第一室而受到清洗的排出气体引导至第二室侧的清洗液中,在第二室侧再次进行清洗。
文档编号B01D53/18GK103170219SQ20121007880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6日
发明者森川健司, 小森重一 申请人:森川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