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硫化促进剂ns造粒粘结剂及其造粒方法

文档序号:5034747阅读:9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胶硫化促进剂ns造粒粘结剂及其造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N -叔丁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NS或TBBS)的造粒粘结剂及造粒生产方法,属于NS造粒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硫化促进剂NS是一种后效型促进剂,在操作温度下非常安全,耐焦烧性好,定伸强度高,可提高合成胶使用比例,增加填充剂碳黑用量,活性大于促进剂CBS、NOBS等,变色及污染轻微,因此其性能优良,故成为“标准促进剂”,应用广泛。随着环保管理及工业使用过程的要求日益严格,粉状产品在工业中越来越多的被粒状产品所替代。粒状产品与粉状产品比较有以下优点使用中无粉尘飞扬,是用户友好产品;粒状产品无表面附着、容易分散,在助剂产品使用中更容易计量。橡胶助剂的造粒是助剂生产过程的最终产品的工艺过程,目前我国橡胶助剂的整体的造粒技术水平不高,发展也不平衡,造粒产品的比例偏 低。助剂造粒技术包括充油、干法造粒、湿法造粒、熔融造粒和载体预分散造粒。橡胶助剂的造粒对助剂生产厂和橡胶加工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减少了粉尘的污染,增加了加工厂配料的准确性,对提高胶料物理性能保障产品质量起了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NS造粒一般采用干法造粒、湿法造粒两种。干法造粒是将NS干料与粘结剂、水等按比例混合后,经过挤压或喷雾法造粒后用带式干燥器干燥,干燥后产品经振动筛处理后得成品。而湿法造粒是将NS湿料与粘结剂、水等按比例混合后,经造粒、干燥后得成品。在造粒过程中若添加粘结剂过量或选择不合适,会造成颗粒过硬,分散时困难等,但若不加或者加入太少,则造成粘结力不够,成粒率太低,且在运输搬运过程中颗粒重新散开,达不到造粒目的。并且粒状产品在应用过程中由于粒的硬度问题存在分散困难不均,混炼时间长等问题。此领域内的专利(促进剂TBBS造粒粘结剂及促进剂TBBS造粒方法,CN102031068A)阐述的也是一种NS造粒粘结剂的制备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的的原材料较多,制备工艺繁琐,单次配制量小,单锅使用量较大,使用周期短,并且正常使用过程中颗粒成型率仅为80%左右。因此在技术上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剂NS造粒粘结剂及其造粒方法,克服造粒颗粒过硬、分散困难、成粒率低以及粒状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分散困难不均等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NS造粒粘结剂,采用下列组份和质量份数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橡胶硫化促进剂NS造粒粘结剂,其特征在于组份及质量份数如下 丄业ft油50-80份单硬脂酸10-.15份卜六醇3-5份乳化剂H-IO份聚乙烯ft :25-5()份油酸25-:M)份*5KMKHl 100 #c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粘结剂,其特征是所述的乳化剂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八烷醇基聚氧乙烯醚。
3.一种采用权利要求I所述粘结剂的进行橡胶硫化促进剂NS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粘结剂加入NS湿料中,搅拌均匀后,加入造粒机中,通过螺杆输送使湿品物料从机头模板孔中挤出均匀的直径为2mm的圆柱形颗粒; 2)进行流化鼓风干燥床85-95°C干燥,用振动筛网分离粒与粉末,筛网上颗粒状产品直接成品包装,筛网下粉末回搅拌锅中重新搅拌造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的加入量占NS物料干品的质量百分比为O. 5%-0. 8%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橡胶硫化促进剂NS造粒粘结剂及其造粒方法,粘结剂组份包括工业白油、单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乳化剂、聚乙烯醇、油酸和水;将粘结剂加入NS湿料中,充分搅拌均匀后,加入造粒机中,通过螺杆输送使湿品物料从机头模板孔中挤出均匀的直径为2±0.2mm的圆柱形颗粒;然后,经过流化鼓风干燥床85-95℃干燥,用振动筛网分离粒与粉末,筛网上颗粒状产品直接成品包装,筛网下粉末回搅拌锅中重新搅拌造粒。此方法直接由NS湿料进行造粒,避免了两次干燥问题,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能耗,此法造粒NS产品一次成粒率高达90%以上,与粉状产品相比,NS粒混炼时间、硫化速度、焦烧时间、扯断伸长率等均无明显差别。
文档编号B01J2/28GK102876285SQ201210361989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
发明者魏本朋 申请人:科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