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793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膜建筑的附属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的湿法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气膜建筑是靠内外的气压差来支撑整个建筑的,以其良好的经济型、便携性,应用越来越多,并出现了将气膜建筑作为仓库以及车间使用的情况。作为仓库或车间使用的气膜建筑,在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种粉尘如果通过风阀直接排出气膜建筑外部,将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气膜建筑中使用的消除或减小环境污染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连接的导风管以及位于所述导风管下游的粉尘吸收装置。所述导风管的导风管出口垂直向下,所述粉尘吸收装置为开口正对所述导风管出口的水池,所述导风管出口与所述水池的水面保持适当距离。所述导风管出口与所述水池水面之间的距离在20至30厘米之间。所述导风管包括相互连接的导风管弯头和竖直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弯头与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连接;所述导风管出口位于所述竖直导风管的下端。所述水池设置有防泼溅拦壁,该防泼溅拦壁从所述水池侧壁顶部向上延伸至接近或略高于所述导风管出口的高度后向内弯折。所述水池设有进水阀门和水位监控器。 所述水池底部还设有排水口。所述进水阀门和水位监控器为浮球阀。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还可以采用下述方案所述导风管包括与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连接的导风管弯头和与该导风管弯头连接的竖直导风管,所述竖直导风管的下端口为所述导风管的导风管出口,所述粉尘吸收装置为均匀设置在所述竖直导风管内壁的水雾喷射装置。上述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管出口下面的接纳粉尘沉降物的水池。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出风口降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含有粉尘的空气经导风管出口高速吹向水面,气流将水面打散形成水花及水雾,粉尘被水雾吸收或部分吸收,消除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图I为本实用新型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出风口降尘装置的要点在于包括导风管2以及位于所述导风管2下游的粉尘吸收装置。所述导风管2包括一端与气膜建筑的出风口 I连接的弯头22,和与所述弯头22另一端连接的垂直向下的竖直导风管23,导风管出口 24设置于所述竖直导风管23的下端。可以理解的,所述导风管2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所述粉尘吸收装置的具体形状结构有多种能够实现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实施例I :请参见图1,所述粉尘吸收装置为灌有一定深度的水的水池3。所述水池3设置于导风管2下方,水池开口 31正对所述导风管出口 24。如此,含有粉尘的空气经导风管出口24高速吹向水面32,气流将水面打散形成水花及水雾,气流中的粉尘被水雾吸收,消除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可以理解的,所述导风管2的结构应当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设置,只需要保证导风管出口 24垂直向下正对水池开口 31即可。所述导风管出口 24与所述水池3中的水面32保持适当距离,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出风口降尘装置可在确保水雾有效形成的同时防止水雾进入导风管出口 24中阻碍排放;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还需要考虑结冰膨胀堵塞所述导风管出口 24的问题。综合考虑上述情况,所述导风管出口 24与所述水面32之间的距离在20至30厘米之间。所述水池3还设置有防泼溅拦壁33,该防泼溅拦壁33从所述水池3侧壁顶部向上延伸至接近或略高于所述导风管出口 24的高度后向内弯折。如此,可以有效防止水花或水雾飞溅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防泼溅拦壁33也可以采用其他防止水花或水雾飞溅的结构代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池3还设有进水阀门34和位于水池3底部的排水口 35。设置进水阀门34是因为由于蒸发等问题导致水池3中的水位下降,需要补充灌水;设置排水口 35是因为水池3中的水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粉尘含量过高形成沉积,导致水雾的吸附能力下降,需要将水池3中的水及沉积物排尽再重新灌水。可以理解的,可以不设置所述进水阀门34而采用其他方式从水池开口 31补充灌水;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排水口 35而采用将水池3拆下从水池开口 31倾倒的方式排水。所述排水口 35设有排水阀门351,在间隔一段时间后通过人工操作所述排水阀门351开启来排水。可以理解的,还可以采用自动定时阀门来控制排水口 35进行排水。在温带或热带的四季均不结冰的地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出风口降尘装置时,可以将进水阀门34设置成浮球阀41,通过所述的浮球阀41来控制水池3中的水位。可以理解的,还可以采用电极式或现有技术其他的水位监控器,也可以直接通过人工来控制进水阀门34来灌水。此实施例的优势在于成本低、容易布置。实施例2 [0031]请参见图2,所述粉尘吸收装置为均匀设置在所述竖直导风管23内壁的水雾喷射装置5,并在所述导风管出口 24下面设置接纳粉尘沉降物的水池6,该水池6还设有排水口61。所述水雾喷射装置5设置在竖直导风管23的管壁上并连接外部水源,所述水雾喷射装置5串接有电磁阀以及控制所述电磁阀打开或关闭的并可设定喷水时间和喷水量的时控开关装置(图略),可以根据气膜建筑内排出粉尘的状况来设定水雾喷射装置5的喷射时间和喷水量。使用电磁阀及其时控开关装置来控制所述水雾喷射装置5的喷水时间和喷水量属于本领域的成熟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 近似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连接的导风管(2)以及位于所述导风管(2)下游的粉尘吸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的导风管出口(24)垂直向下,所述粉尘吸收装置为开口正对所述导风管出口(24)的水池(3),所述导风管出口(24)与所述水池(3)的水面(32)保持适当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出口(24)与所述水池(3)水面之间的距离在20至30厘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包括相互连接的导风管弯头(22)和竖直导风管(23),所述导风管弯头(22)与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连接;所述导风管出口(24)位于所述竖直导风管(23)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膜建筑的出风口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3)设置有防泼溅拦壁(33),该防泼溅拦壁(33)从所述水池(3)侧壁顶部向上延伸至接近或略高于所述导风管出口( 24 )的高度后向内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3 )设有进水阀门(34 )和水位监控器。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3 )底部还设有排水口( 35 )。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阀门(34)和水位监控器为浮球阀(41)。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2)包括与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连接的导风管弯头(22)和与该导风管弯头(22)连接的竖直导风管(23),所述竖直导风管(23)的下端口为所述导风管(2)的导风管出口(24),所述粉尘吸收装置为均匀设置在所述竖直导风管(23)内壁的水雾喷射装置(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风管出口(24)下面的接纳粉尘沉降物的水池(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膜建筑的降尘装置,包括与气膜建筑风阀出风口连接的导风管以及位于所述导风管下游的粉尘吸收装置。所述导风管的导风管出口垂直向下,所述粉尘吸收装置为开口正对所述导风管出口的水池,所述导风管出口与所述水池的水面保持适当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气膜建筑的出风口降尘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含有粉尘的空气经导风管出口高速吹向水面,气流将水面打散形成水花及水雾,粉尘被水雾吸收或部分吸收,消除或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文档编号B01D47/02GK202682991SQ20122033548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肖龙, 王秦, 杨锋 申请人:深圳市博德维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