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4195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再生利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渣特别是印制行业的废渣的生产企业一般将这些废渣埋于泥土里或进行焚烧,这两种方法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污染了土壤和大气,对环境带来了不可恢复的灾难。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该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将多家印刷企业根本不能在利用及无法处理涉及环境污染的工业废渣变废为宝,进行废旧资源的合理利用,且节省能源,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生态和空气无污染、无噪音和无污排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所述尾气冷凝装置包括尾气排出管、冷凝盘管、液体流出管、液体接收罐、废气排出管和冷冻房,所述冷凝盘管设置在所述冷冻房内,所述液体流出管和废气排出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凝盘管,所述液体接收罐和废气排出管分别通往冷冻房外,所述液体接收罐底部设置有阀门。作为优选,所述尾气排出管为两条。作为优选,所述冷冻房由保温材料层、隔音材料层和防潮层组成,所述保温材料层为厚IOcm的聚氨脂喷涂发泡材料,所述防潮层为氰凝S52-1聚氨酯氰凝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采用冷冻房,而冷凝房材料采用保温材料层、隔音材料层和防潮层组成,且冻房内设置有制冷系统、控温装置和液体接收罐,因此整个尾气冷凝装置一方面节能,另一方面防潮和无噪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左视图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冻房材料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的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该尾气冷凝装置包括尾气排出管1、冷凝盘管4、液体流出管5、液体接收罐6、废气排出管3和冷冻房2,冷凝盘管4设置在冷冻房2内,液体流出管5和废气排出管3分别连接冷凝盘管4,液体接收罐6和废气排出管3分别通往冷冻房2外,液体接收罐6底部设置有阀门。尾气排出管I为两条。冷冻房温度控制在零下10度。冷冻房2由保温材料层3、隔音材料层5和防潮层4组成,保温材料层3为厚IOcm的聚氨脂喷涂发泡材料,防潮层4为氰凝S52-1聚氨酯氰凝材料。生产时,从尾气排出管I来的尾气进入冷冻房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液体进入液体接收罐6,待液体接收罐6装满后取出。尾气冷凝液也可以作为稀释剂使用。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转换、转化、变化或替代,以及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冷凝装置包括尾气排出管、冷凝盘管、液体流出管、液体接收罐、废气排出管和冷冻房,所述冷凝盘管设置在所述冷冻房内,所述液体流出管和废气排出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凝盘管,所述液体接收罐和废气排出管分别通往冷冻房外,所述液体接收罐底部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气排出管为两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冻房由保温材料层、隔音材料层和防潮层组成,所述保温材料层为厚IOcm的聚氨脂喷涂发泡材料,所述防潮层为氰凝S52-1聚氨酯氰凝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涉及一种环保再生利用装置,所述尾气冷凝装置包括尾气排出管、冷凝盘管、液体流出管、液体接收罐、废气排出管和冷冻房,所述冷凝盘管设置在所述冷冻房内,所述液体流出管和废气排出管分别连接所述冷凝盘管,所述液体接收罐和废气排出管分别通往冷冻房外,所述液体接收罐底部设置有阀门。与现有的相比,本实用新型保护的用于工业废油漆渣制备稀释剂的尾气冷凝装置将多家印刷企业根本不能再利用废品变废为宝,进行废旧资源的合理利用,且节省能源,整个生产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生态和空气无污染、无噪音和无污排放。
文档编号B01D5/00GK203154859SQ20122056559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李顺强 申请人:都江堰市鸿强建辅材料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