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445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过滤装置,分别为重力除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和多孔陶瓷除尘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含尘气体中大于50μm的粉尘粒子经过重力除尘装置自然沉降,再经过旋风除尘装置分离出大于5μm的粉尘粒子,最后经过多孔陶瓷除尘装置分离出含尘气体中大于0.2μm的粉尘粒子。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耐酸碱腐蚀,耐高温高湿,耐磨损,抗粘结,使用寿命长,除尘效率高。
【专利说明】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燃煤系统的清洁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大气PM2.5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环保热点和焦点,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不得不解决的生态难题和技术难题。我国大量的工业、化工原料以及燃料都来源于煤炭资源,煤的燃烧将产生大量的粉尘烟气污染,如果这些污染不能得到有效的除尘净化,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传统的单纯的旋风除尘器、麻石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等均存在除尘效率低、使用寿命短、管理维修不便的缺点,导致其很难在治理大气PM2.5污染中应用。
[0003]另外,燃煤主要是用作钢铁、冶金等重工业的能源供给,具有粉尘量大、影响面广、含有氯化氢(HC1)、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氟化氢(HF)等多种腐蚀性气体的特点,其产生的PM2.5污染治理难度尤其大,是目前的除尘净化工艺难以处理的。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套新的过滤除尘系统,以解决上述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除尘效率低、除尘效果差、不耐高温、不耐酸碱、不耐腐蚀、使用寿命短等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过滤装置,分别为重力除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和多孔陶瓷除尘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含尘气体中大于50 μ m的粉尘粒子经过重力除尘装置自然沉降,再经过旋风除尘装置分离出大于5 μ m的粉尘粒子,最后经过多孔陶瓷除尘装置分离出含尘气体中大于0.2μπι的粉尘粒子。
[0008]所述的重力除尘装置作为一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管、壳体、中心导入管、清灰口、安全装置以及排气管,进气管从上方一角斜进,顶部为带有锥顶的安全装置,中心导入管依中垂线方向设置,底部为圆锥型或漏斗型的清灰口,排气管设置于重力除尘装置的1/3处。
[0009]由于重力除尘装置的进气管从上方一角斜进,这样就增加了除尘器壁的接触距离,使粉尘粒子被捕集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顶部带有锥顶的安全装置,可以有效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处置。
[0010]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作为二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进口、圆筒体、排气管、顶盖、圆锥体、收尘器以及阻流器,蜗壳进口与重力除尘装置的排气管相连,粗滤气体直接进入圆筒体,圆筒体的下方为圆锥体,圆锥体底部为含有圆锥形阻流器的收尘室,圆筒体的顶部设置倒S型排气管与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进气口相连。[0011 ] 旋风除尘装置采用蜗壳进口,可以减少气流之间的相互干扰,增加进口气体和排气管的距离,从而减少未净化气体的短路逸出;底部收尘室含有圆锥形阻流器,可以防止收尘室中的粉尘随内旋气流上升而排出管外。
[0012]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装置作为三级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多孔陶瓷除尘器、脉冲反吹系统、螺旋输送系统、卸灰阀,每个多孔陶瓷除尘器的进气口与旋风除尘装置的排气管相连,正对着进气口的下方为圆锥形的螺旋输送系统,螺旋输送系统的清灰通过卸灰阀控制,每个多孔陶瓷除尘器的出气口位于烛式微孔陶瓷膜过滤管的末端,顶部设置脉冲反吹系统,整个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出气口通过弯折或直的排气管与引风机相连。
[0013]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爬梯、走台栏杆,爬梯设置在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外侧,走台栏杆设置在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顶部,位于多孔陶瓷除尘器的上方。
[0014]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器,其特征在于由圆形或方形筒体组成,均有独立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筒体内悬挂有烛式微孔陶瓷膜过滤管,进气口与旋风除尘装置的排气管相连。
[0015]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其筒体内的烛式微孔陶瓷膜过滤管的过滤精度控制在0.2 μm~0.5 μ m之间,以最终实现脱除PM2.5颗粒粉尘。
[0016]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还在于引风机通过管道与烟囱相连,烟?的顶部装有避雷针。
[0017]在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除尘时,所进入的含尘气体首先通过重力除尘装置,含尘气体中大于50 μ m的粉尘粒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其次粗滤后的气体再经过旋风除尘装置,含尘气体中大于5 μ m的粉尘粒子在旋转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然后经过多孔陶瓷除尘装置,含尘气体中大于0.2μm的粉尘粒子被多孔陶瓷外的过滤膜分离,最终实现脱除ΡΜ2.5颗粒粉尘。
[0018]本实用新型的重要创新在于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而采用不同的除尘过滤装置,将含尘气体中粉尘粒子分粒径大小、分颗粒除尘装置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具有闻效率、耐酸喊、耐磨损、耐腐蚀、耐闻温闻湿、抗粘结、使用寿命长、除尘效率高等优点,通过此装置过滤ΡΜ2.5后除尘效率可接近99.999%。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2为重力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旋风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进气管;2、壳体;3、中心导入管;4、清灰口 ;5、安全装置;6、排气管;7、蜗壳进口 ;8、圆筒体;9、倒S型排气管;10、顶盖;11、圆锥体;12、收尘室;13、圆锥形阻流器;14、爬梯;15、多孔陶瓷除尘器;16、脉冲反吹系统;17、螺旋输送系统;18、卸灰阀;19、走台栏杆;20、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排气管;21、引风机;22、烟囱;23、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0025]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设计为三级过滤装置,包括重力除尘装置(I)和旋风除尘装置(II)以及多孔陶瓷除尘装置(III),在利用本实用新型除尘器进行除尘时,所进入的含尘气体首先通过重力除尘装置(I),含尘气体中大于50μπι的粉尘粒子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其次粗滤后的气体再经过旋风除尘装置(II),含尘气体中大于5μπι的粉尘粒子在旋转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然后经过多孔陶瓷除尘装置(III),含尘气体中大于0.2μπι的粉尘粒子被多孔陶瓷外的过滤膜分离,以最终实现脱除ΡΜ2.5颗粒粉尘。
[0026]该实施例采用的重力除尘装置(I ),其进气管(I)从左上斜进,增加了除尘器壁的接触距离,使粉尘粒子被捕集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顶部带有锥顶的安全装置(5),可有效用于易燃易爆气体。
[0027]该实施例所采用的旋风除尘装置(II),采用蜗壳进口(7),以减少气流之间相互干扰,增加了进口气体和排气管(6)的距离,从而减少未净化气体的短路逸出。底部收尘室
(12)含有圆锥形阻流器(13),防止收尘室(12)中的粉尘随内旋气流上升而排出管外。
[0028]该实施例所采用的多孔陶瓷除尘装置(III),由若干个多孔陶瓷除尘器(15)组成,每个多孔陶瓷除尘器(15)均有独立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方便检修。多孔陶瓷除尘器
(15)筒体内悬挂有烛式微孔陶瓷膜过滤管,其过滤精度控制在0.2 μ π1~θ.5 μ m之间,以最终实现脱除PM2.5颗粒粉尘。通过此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进行除尘,除尘效率可接近 99.999%。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 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级过滤装置,分别为重力除尘装置、旋风除尘装置和多孔陶瓷除尘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含尘气体中大于50μπι的粉尘粒子经过重力除尘装置自然沉降,再经过旋风除尘装置分离出大于5 μ m的粉尘粒子,最后经过多孔陶瓷除尘装置分离出含尘气体中大于0.2 μ m的粉尘粒子; 所述的重力除尘装置作为一级过滤装置,包括进气管、壳体、中心导入管、清灰口、安全装置以及排气管,进气管从上方一角斜进,顶部为带有锥顶的安全装置,中心导入管依中垂线方向设置,底部为圆锥型或漏斗型的清灰口,排气管设置于重力除尘装置的1/3处; 所述的旋风除尘装置作为二级过滤装置,包括蜗壳进口、圆筒体、排气管、顶盖、圆锥体、收尘器以及阻流器,蜗壳进口与重力除尘装置的排气管相连,粗滤气体直接进入圆筒体,圆筒体的下方为圆锥体,圆锥体底部为含有圆锥形阻流器的收尘室,圆筒体的顶部设置倒S型排气管与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进气口相连; 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装置作为三级过滤装置,包括若干个多孔陶瓷除尘器、脉冲反吹系统、螺旋输送系统、卸灰阀,每个多孔陶瓷除尘器的进气口与旋风除尘装置的排气管相连,正对着进气口的下方为圆锥形的螺旋输送系统,螺旋输送系统的清灰通过卸灰阀控制,每个多孔陶瓷除尘器的出气口位于烛式微孔陶瓷膜过滤管的末端,顶部设置脉冲反吹系统,整个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出气口通过弯折或直的排气管与引风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装置还包括爬梯、走台栏杆,爬梯设置在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外侧,走台栏杆设置在多孔陶瓷除尘装置的顶部,位于多孔陶瓷除尘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器由圆形或方形筒体组成,均有独立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筒体内悬挂有烛式微孔陶瓷膜过滤管,进气口与旋风除尘装置的排气管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陶瓷除尘器,其筒体内的烛式微孔陶瓷膜过滤管的过滤精度控制在0.2 μ m?0.5 μ m 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效燃煤PM2.5过滤除尘系统的引风机通过管道与烟囱相连,烟囱的顶部装有避雷针。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3610003SQ201320717184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文向前, 黄志刚, 吴海燕, 薜文 申请人:湖南长重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