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

文档序号:4942722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属于高纯度昆布氨酸的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将Na-Ni-Y型分子筛Ⅰ和六水氯化镍粉末按照一定的重量比进行充分混合,对其混合物进行阶梯性加热后,通过降温、过滤、烘干后得镍含量在12-14%的Na-Ni-Y型分子筛Ⅱ;然后将制备得到的Na-Ni-Y型分子筛Ⅱ加入到赖氨酸锌络合物和碳酸二甲酯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再加入氨水-氯化铵混合溶液,通过控制工艺条件采用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由于自制的Na-Ni-Y型分子筛Ⅱ其催化活性更高,因而使得昆布氨酸的固液两相催化合成选择性和效率提高,通过本方法制备得到的昆布氨酸其纯度在99%以上。
【专利说明】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纯度昆布氨酸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相阶梯高温法制备 超高掺杂镍γ分子筛,然后再将该超高掺杂镍γ分子筛通过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法制备高纯 度的昆布氨酸(盐)。

【背景技术】
[0002] 昆布是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又叫海带、纶布、海昆 布、裙带菜等,内含藻胶酸、氨基酸、多糖、甘露醇、叶绿醇和多种维生素及丰富的碘,它具有 抗高血压、调节血脂、抗凝血、抗菌、降血糖、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放射、抗疲劳、抗 氧化、耐缺氧等多种药理作用。昆布氨酸又名N-三甲基赖氨酸,是昆布中主要的活性成分, 可以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胆固醇和血脂、防止血管粥样硬化、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和脑溢血 的发生,是国内外尚未上市的亟待开发的国家I类新药。
[0003] 昆布氨酸源于海藻,是天然药物,价值不言而喻。但在昆布中的含量极少,只有 十万分之六到十万分之七,从原料中提取会造成原材料的大量浪费,污染严重,因此科技工 作者尝试采用仿生合成的方法来制备,日本科学家Takemoto (竹本)等首先利用L-赖氨 酸仿生合成了昆布氨酸,其研究了昆布氨酸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 研究(竹本等.对海洋藻类的降压成分的研究II :昆布氨酸及相关化合物的合成[J].日 本药学杂志,1964, 84:1180-1182)。国内,孙世锡结合Takemoto方法,以L-赖氨酸为原 料,用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采用沉淀分离操作,制备昆布氨酸并对其降压机理进行了研 究(孙世锡,姚丽,刘惠霞等.降血压药物一褐藻氨酸合成方法的研究[J].山东医药工 业,1995, 14(2) : 7-8)。
[0004] 目前,昆布氨酸的制备方法中催化剂的选择尤为关键,而催化剂的选择需要从催 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来考虑,它的主要活性是分子筛的路易斯酸性质,包括 酸的强度、酸量、分布、微孔结构等因素决定催化剂的选择性和活性大小。Na-Y型分子筛 是最常用的催化剂之一,目前Na-M-Y型分子筛的制备通常是在液相中进行的,其具体制备 方法是:首先用硫酸错溶液、娃溶胶、氢氧化钠溶液制备晶种,陈化后作为下步反应导向剂; 在导向剂的作用下,硫酸铝溶液、水玻璃、氢氧化钠混合液相反应,升温晶化为硅铝凝胶,烘 干即为NaY型分子筛;掺杂原子也是在液相中进行的,例如把NaY型分子筛分别浸泡于浓度 为0. lmol/L的FeCl3、C〇Cl2、NiCl2溶液中,搅拌、在室温下进行离子交换,当颜色不变时得 到分子筛,用去离子水洗涤干净,在l〇〇°C下烘干,分别得Na-Fe-Y,Na-Co-Y,Na-Ni-Y等掺 杂分子筛。掺杂量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上述制备方法存在三甲基化率低,一甲基化、二甲 基化副产品较多、难以分离、纯度不高等缺陷,液体界面催化剂污染产品反而使得药物品质 下降,这些技术上的缺陷严重影响了该天然药物的商品化进程。
[0005] 表1各分子筛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催化效果
[0006]

【权利要求】
1. 一种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其选用Na-Ni-Y型分子筛I和六水氯化镍 粉末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Na-Ni-Y型分子筛I和六水氯化镍粉末按照重量比为1:1进行充分混合,对其 混合物进行阶梯性加热后,降温、过滤、烘干后得镍含量在12-14%的Na-Ni-Y型分子筛II ; 选取0. ImoL赖氨酸锌络合物和0. 6m〇L碳酸二甲酯溶解在30 %的乙醇溶液中,加入 2_6g所述的Na-Ni-Y型分子筛II,加入氨水-氯化铵混合溶液,控制pH为10. 5,加热至 83°C,回流反应2h ;然后加入0. 12m〇L的络合物EDTA,反应30min ;过滤并收集滤液,将滤液 蒸发得粗结晶; 向上述粗结晶中加入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得纯度为99-100%的昆布氨酸或昆布氨酸 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 性加热首先是每分钟升高2°C,升高至90°C时恒温反应45min ;然后转为每分钟升高1°C,升 高至140°C时恒温反应30min ;最后转为每分钟升高2°C,升温至1200°C时恒温反应2h。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Na-Ni-Y型分子筛I的制备方法包括:选取高硅铝比大于6. 0的NaY型分子筛,并将其置于 饱和酸性氯化镍溶液中浸泡24h、过滤、在温度为120°C时烘干lh,得Na-Ni-Y型分子筛I。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Na-Ni-Y型分子筛I中镍含量为6-7%,所述Na-Ni-Y型分子筛I的平均粒径为 0. 8-1. 2 μ m〇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液两相催化合成昆布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结 晶中分别选用70 %、85 %、97 %的乙醇溶液进行重结晶。
【文档编号】B01J29/14GK104045575SQ201410271266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李群, 王越, 李晓雯, 李子超, 赵昔慧, 倪偲, 王剑平, 张超 申请人:青岛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