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8428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包括主罐体、气体输送泵和支架,支架放置在主罐体内,支架上安放待疏水化的气凝胶制件,主罐体包括罐体主体和罐体盖,罐体主体中上部均布若干气体输出管路,气体输出管路与气体输送泵进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下部均布若干气体输入管路,气体输入管路与气体输送泵出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底部中心安装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与气体输送泵出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底部安装疏水化试剂入口,气体输入管路沿罐体主体切线方向与罐体主体连接,通过气体输送泵在主罐体内形成疏水化试剂蒸汽的回流。本发明采用内部气体强制循环的设计,疏水化试剂的蒸汽在装置中能够迅速扩散,从而消除死角、缩短扩散时间和反应时间,提高疏水化效率。
【专利说明】_种气相疏水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属于气凝胶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以气体为分散介质,由二氧化硅胶体粒子相互聚积形成的纳米多孔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的特点。气凝胶由纳米级颗粒组成的骨架结构可显著降低材料的固态热传导;其纳米孔隙直径小于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可限制气体分子热传导,因此气凝胶的热导率低于静止空气的热导率,是目前已知隔热性能最优异的固体材料。
[0003]许多研宄结果表明,当材料中的孔洞直径小于60nm时,即小于空气分子的运动自由程时,孔洞内的空气分子失去了自由运动的能力,附着在纳米孔壁上。使气凝胶材料在高温和常温均有低于静止空气的热导率。
[0004]通用方法制备的气凝胶表面含有大量的羟基,致使气凝胶材料在空气中容易吸潮,遇液态水产生巨大的毛细管力导致纳米骨架坍塌、破碎,影响了其物理性能,从而极大地限制了气凝胶的应用领域,影响了 S12气凝胶的推广应用。大量研宄表明,通过对凝胶进行甲基硅烷改性得到疏水表面,可以避免凝胶孔表面羟基之间的相互缩合而引起的不可逆收缩。一般而言,首先要通过溶剂置换步骤除去湿凝胶中的水。S12湿凝胶中含有大量的水(60%?90% ),需要用大量的溶剂在纳米孔中的扩散除去凝胶三维网络中的水,才能保证改性剂对凝胶表面的羟基改性反应的有效性。但这种方法耗费大量的溶剂和疏水化试剂,引入的疏水基团数量不可控。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成本,高温热性能不稳定。
[0005]专利CN201080030822.4提供了一种湿凝胶直接疏水,并制造气凝胶的方法及制造装置。把网状结构的筐放入反应器后,把湿凝胶放筐中,在反应器下部安装超声波生成器,并从下部引入氮气促进反应进行,在短时间内改性为疏水化的气凝胶。该反应在常温常压进行。采用疏水的试剂(如:正丁醇、正戊醇、正己烷),并添加5-10%的硅烷化合物,并在反应器中回流,最后制造出疏水化的气凝胶。
[0006]专利CN201310481868.3提供了一种气凝胶的气相化学表面修饰方法。首先在放置亲水或疏水性较差气凝胶的密闭容器内充入修饰液蒸汽,经过充分反应,表面接枝上一层低表面能基团,实现疏水化。所述的修饰液包括氯乙酸甲酯、己酸、三甲基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或氟代烷基硅烷中的一种。该方法使用的反应器为简单的密闭容器。
[0007]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是:专利CN201080030822.4所用的溶剂和疏水化试剂量大,且需要长时间回流,工艺较复杂,造成气凝胶的热性能不稳定。溶剂和疏水化试剂的后处理工作量大。专利CN201310481868.3虽然使用的设备简单,疏水化试剂的用量低,但是针对复杂型面气凝胶构件,以及排布较密的气凝胶构件群或者成卷的气凝胶,使用该方法就会造成气凝胶构件的疏水化程度不均匀。严重时,部分气凝胶则无法疏水。主要原因是,该方法仅利用了疏水化试剂蒸汽的自然扩散作用,疏水化试剂必须扩散至容器的每一个角落,且浓度足够高,才能与气凝胶表面的羟基反应并疏水。在规模化的气凝胶构件生产制造中,或者复杂构件的制造中,容器中很容易形成疏水化试剂蒸汽的扩散死角,造成疏水化工艺失效。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避免疏水化试剂蒸汽扩散死角、制品疏水化程度均匀、工艺简单、疏水处理时间短的气相疏水装置。
[0009]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包括主罐体、气体输送泵和支架,支架放置在主罐体内,支架上安放待疏水化的气凝胶制件,主罐体包括罐体主体和罐体盖,罐体主体中上部均布若干气体输出管路,气体输出管路与气体输送泵进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下部均布若干气体输入管路,气体输入管路与气体输送泵出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底部中心安装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与气体输送泵出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底部安装疏水化试剂入口,气体输入管路沿罐体主体切线方向与罐体主体连接,通过气体输送泵在主罐体内形成疏水化试剂蒸汽的回流。
[0010]所述的气体输入管路与罐体主体连接部位设置导流网,导流网为球冠的一部分,表面均布鱼鳞孔,鱼鳞孔的面积占比为20-50%。
[0011 ] 所述的导流网的宽度Xl与气体输入管路的直径之比为2?5,长度X2与气体输入管路的直径之比为2?5,高度X3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0.5?3。
[0012]所述的鱼鳞孔的孔径与气体输入管路的直径之比为0.05?0.1,鱼鳞孔上沿凸起与导流网切线夹角α为10°?70°。
[0013]所述的罐体主体底部中心设置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与气体输送泵出气端管道连接。
[0014]所述的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包括对接座和进气竖管,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通过对接座与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机械连接,进气竖管竖直伸入罐体主体,进气竖管管壁上均布圆孔,孔面积占比为30?50%。
[0015]所述的支架由圆盘底座和格栅组成,圆盘底座均布圆孔,孔面积占比为30-60 %,格栅上设有镂空槽,镂空槽的长度为格栅长度的85?95%,镂空槽面积占比为35?60%。
[0016]所述的罐体盖上安装抽真空接口,抽真空接口与真空泵管道连接。
[0017]所述的气体输入管路、气体输出管路和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上设置阀门。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9](I)本发明采用内部气体强制循环的设计,疏水化试剂的蒸汽在装置中能够迅速扩散,从而消除死角、缩短扩散时间和反应时间,提高疏水化效率;
[0020](2)本发明气体进入管路沿切线方向与罐体连接,大大减少了气流对于构件的冲击,避免了在气流作用下,对疏松的气凝胶构件表面的破坏;
[0021](3)本发明在气体进入管路与罐体的连接处设置了特殊结构的导流网,进一步减弱了气体对构件的冲击;
[0022](4)本发明采用真空系统有助于抽提装置中的空气,增大疏水化试剂的蒸汽压,增加了疏水化的反应效果;
[0023](5)本发明通过在气体进出管路上设置阀门,可根据物料的数量和尺寸,控制阀门的开度,方便灵活;
[0024](6)本发明可拆卸式中心进气模块可设计性强,中心进气进一步提高疏水化蒸汽的均匀性,同时可根据疏水化的需要安装或者拆卸;
[0025](7)本发明支板的特殊设计,增加疏水化试剂在气凝胶构件之间的流动性,便于气凝胶的快速疏水化;
[0026](8)本发明具有疏水化反应效率高、过程可控、无反应死角、使用灵活、安装方便和可设计性强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发明气体输入管路与罐体主体连接部位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发明导流网主视图;
[0030]图4为本发明导流网侧视图;
[0031]图5为本发明导流网鱼鱗孔不意图;
[0032]图6为本发明导流网鱼鳞孔角度示意图;
[0033]图7为本发明圆盘底座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发明格栅结构示意图;
[0035]图9为本发明可拆卸式中心进气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发明如图1所示,包括主罐体、气体输送泵和支架30,支架30放置在主罐体内,支架30上安放待疏水化的气凝胶制件。
[0037]主罐体如图1所示,为盛装未疏水的气凝胶并进行疏水化的主要组成部件,其构造为带法兰的金属容器,主要采用不锈钢、锰钢等材料制成。主罐体包括罐体主体20和罐体盖11,两者之间通过法兰连接。罐体主体20中上部均布若干带阀门22的气体输出管路21,罐体主体20下部均布若干带阀门的气体输入管路28,罐体主体20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直径较大的带阀门的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底部还设有带阀门的疏水化试剂入口 23,气体输入管路28、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气体输出管路21和疏水化试剂入口 23与罐体主体20通过机械方式连接。罐体盖11用于系统抽真空和保证系统的气密性。其构造为带法兰的金属冠状壳体,带有抽真空接口 10。
[0038]真空泵41用于抽出主罐体中的空气,有利于疏水化过程。真空泵41通过抽真空接口和管路与罐体盖11机械连接,且可拆卸。真空泵每分钟的流量即抽出气体体积与主罐体体积的比例为5-20%最佳,流量2-3000升/分钟,系统最低真空度达5000Pa。
[0039]气体输送泵40用于输送疏水化的蒸汽,可输送200°C以下的气体。气体输送泵40的管路与气体输入管路28、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气体输出管路21通过机械方式连接,且可拆卸。气体输送泵流量5-4000升/分钟,每分钟的流量即输送气体体积与主罐体体积的比例为6-25%最佳。
[0040]疏水化试剂蒸汽的流向:首先疏水化试剂在主罐体中产生蒸汽,在气体输送泵的驱动下,蒸汽从主罐体的上部气体输出管路出,经过气体输送泵,再从下部的气体进入管路和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进入主罐体,完成一个循环。
[0041]如图2所示,气体输入管路28沿罐体主体切线方向与罐体主体20连接,管路直径与罐体主体直径的比例为2?7%。为进一步减缓气流对构件的影响,气体输入管路28与罐体主体20连接部位设置导流网25,导流网为球冠的一部分,表面均布鱼鳞孔,鱼鳞孔的面积占比为20?50%。
[0042]导流网25如图3、4所示,导流网的宽度Xl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2?5,长度X2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2?5,高度X3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0.5?3。鱼鳞孔26如图5、6所示,鱼鳞孔的孔径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0.05?0.1,鱼鳞孔上沿凸起与导流网25切线夹角α为10°?70°。
[0043]支架30用于固定和分隔气凝胶构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流道,便于气凝胶的快速疏水化。支架30如图1所示,由圆盘底座32和格栅33组成。圆盘底座32如图7所示,其上均布圆孔,孔面积占比为30?60 %。格栅33如图8所示,格栅上设有镂空槽34,镂空槽的长度为格栅长度的85?95%,镂空槽面积占比为35?60%。镂空槽能增加疏水化试剂在气凝胶构件之间的流动性。支架放置于罐体中,与罐体不产生机械连接,为进一步避免气流对构件的冲击,圆盘底座32高出气体输入管路28和导流网25。
[0044]可拆卸式中心进气模块31用于二氧化碳流体从罐体的中心进气,从而提高疏水化蒸汽的均匀性。可拆卸式中心进气模块放置于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中,与罐体不产生机械连接。可拆卸式中心进气模块31如图9所示,为管状中空结构,由对接座37和进气竖管36两部分组成。对接座的直径与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的管路直径比例为75?98%,下部对接座的长度与直径的比例为2.5-3ο上部进气竖管的直径与下部对接座的直径比例为0.75?I。进气竖管36管壁上设有圆孔,孔面积占比为30?50%,均布。该模块可按照需要安装使用。
[0045]本发明使用流程:将气凝胶放置于气凝胶构件的支架上,然后将该支架放置于主罐体中。将盖体与主罐体通过螺栓紧密连接,将气体输送泵和真空泵通过管路与主罐体连接。然后将主罐体放置于烘箱中,设置烘箱温度为120°C。待温度升至120°C后,并恒温4小时,启动真空泵,抽真空时间0.5小时,然后关闭抽真空接口的阀门。打开底部疏水化试剂进入管路的阀门,将100g的疏水化试剂六甲基二硅氮烷引入至罐体中,恒温I小时。然后,开启气体输送泵,运行4小时。再关闭气体输送泵,并切断烘箱电源,自然降温。待烘箱温度降低至室温,用真空泵将气相疏水化装置中的残余疏水化试剂排净即可。最后,取出气凝胶构件,完成气相疏水化。经过测试,气凝胶构件与水的接触角为145°,疏水效果良好。
[0046]本发明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罐体、气体输送泵(40)和支架(30),支架(30)放置在主罐体内,支架(30)上安放待疏水化的气凝胶制件,主罐体包括罐体主体(20)和罐体盖(11),罐体主体(20)中上部均布若干气体输出管路(21),气体输出管路(21)与气体输送泵(40)进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20)下部均布若干气体输入管路(28),气体输入管路(28)与气体输送泵(40)出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20)底部中心安装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与气体输送泵(40)出气端管道连接,罐体主体(20)底部安装疏水化试剂入口,气体输入管路(28)沿罐体主体切线方向与罐体主体(20)连接,通过气体输送泵(40)在主罐体内形成疏水化试剂蒸汽的回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输入管路(28)与罐体主体(20)连接部位设置导流网(25),导流网(25)为球冠的一部分,表面均布鱼鳞孔(26),鱼鳞孔的面积占比为20-5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网(25)的宽度Xl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2?5,长度X2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2?5,高度X3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0.5?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鳞孔(26)的孔径与气体输入管路(28)的直径之比为0.05?0.1,鱼鳞孔上沿凸起与导流网(25)切线夹角α 为 10。?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主体(20)底部中心设置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31),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31)与气体输送泵(40)出气端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31)包括对接座(37)和进气竖管(36),可拆卸中心进气模块(31)通过对接座(37)与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机械连接,进气竖管(36)竖直伸入罐体主体(20),进气竖管(36)管壁上均布圆孔,孔面积占比为3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30)由圆盘底座(32)和格栅(33)组成,圆盘底座(32)均布圆孔,孔面积占比为30-60%,格栅(33)上设有镂空槽(34),镂空槽(34)的长度为格栅长度的85-95%,镂空槽面积占比为35?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盖(11)上安装抽真空接口(10),抽真空接口(10)与真空泵(41)管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疏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输入管路(28)、气体输出管路(21)和底部气体进入主管路(24)上设置阀门。
【文档编号】B01J13/00GK104474982SQ201410705316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日
【发明者】邹军锋, 艾素芬, 简文政, 隋鹏, 宋艳艳, 詹万初 申请人: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