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1199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器,包括:本体,进风联体、进风管、挡水板、变径管、离心风机、进水管和排污口;所述本体上部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本体内部的进风联体连接,所述进风联体底部连接进风管,所述进风联体上方设置挡水板;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本体外部的所述变径管一端连接,所述变径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离心风机;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本体下方的侧壁上,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将除尘器直接安装在吸尘点上,对吸尘进行直吸式除尘,不需要经常清理管道,安装方便,能适应各种除尘点,体积小,降低了制造成本;用水量少,节能明显。
【专利说明】一种除尘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除尘器。
【背景技术】
[0002]除尘器是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该设备主要用于火力发电厂、煤场、粮饲加工、冶金、矿山、铸造、化工水泥厂以及其它各类粉扬尘点的除尘。
[0003]从锅炉里出来的烟气从除尘器进口进入,并以相当高的速度冲击水面,其中大部分尘粒由于重量加大或与水黏附后边留在水中,此阶段为冲击阶段,在此阶段产生后,水面因气体的运动而形成一抛物线形的水滴、水雾和泡沫区域,含尘气体在此区域内又进一步水滴水雾净化。又因为进入设备时,烟气的温度很高,筒体内在烟气的冲击下形成水雾,尘粒在改变方向,向上运动时,又被水雾进一步净化。干净的气体从冲击式冲击水浴脱硫除尘器的出口处进入烟囱。
[0004]目前国内使用的冲击式除尘器体积大,设计时都是布置在除尘室或除尘点周围,通过吸尘管道进行除尘。由于除尘器体积大,水量也大,一般一台3m3的除尘器,每除尘一次的用水量在3T左右,除尘器必须通过管道吸尘,而暖湿含尘气体除尘时极容易吸附在管壁上,因此吸尘管道需经常清理,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除尘器,解决上述存在的由于吸尘器管道需要经常清理造成工作量大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尘器,包括:本体,进风联体、进风管、挡水板、变径管、离心风机、进水管和排污口 ;
[0007]所述本体上部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本体内部的进风联体连接,所述进风联体底部连接进风管,所述进风联体上方设置挡水板;
[0008]所述出风口与所述本体外部的所述变径管一端连接,所述变径管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离心风机;
[0009]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本体下方的侧壁上,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底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
[0011]其中,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上本体的一侧,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上本体与所述进风口相对的另一侧;
[0012]所述进风联体、进风管、挡水板设置在所述上本体内部;
[0013]所述下本体内部为液池,所述进风管的出口位于所述下本体液池上方,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下本体底部,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下本体的一侧。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本体和所述下本体之间为螺栓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还包括:挡尘板;所述挡尘板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进风联体之间。[0016]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挡尘板与进风联体之间,所述隔板下端延伸至所述下本体的液池中。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下本体底部为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具有倾斜面,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倾斜面的下端,所述进水管的出口位于所述倾斜面的上端。
[0018]进一步地,所述排污口处设置集污装置,所述集污装置包括进污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口与所述集污装置的进污管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集污装置上方设置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下端连接到所述集污装置的排污管上的排污阀门。
[0020]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还包括:水位控制仪和溢水管,所述水位控制仪设置在本体的外部一侧并与本体连通;所述溢水管设置在本体下部的一侧。
[0021]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除尘器直接安装在吸尘点上,对吸尘进行直吸式除尘,安装方便,能适应各种除尘点,体积小,降低了制造成本;用水量少,节能明显。除尘器安装在吸尘点上,就不需要经常清理管道。同时,也消除了原设备通过洗尘管道除尘,高挥发份物料在管道内的堵塞,引起火灾的隐患。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中的除尘器结构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中的除尘器结构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中的除尘器结构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中的除尘器结构图;
[0026]图5是图4的除尘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器结构示意图。
[0030]如图1所示,一种除尘器,包括:本体2,进风联体3、进风管4、挡水板5、变径管7、离心风机8、进水管9和排污口 10 ;
[0031]所述本体2上部设置进风口 I和出风口 6,所述进风口 I与本体2内部的进风联体3连接,所述进风联体3底部连接进风管4,所述进风联体3上方设置挡水板5 ;
[0032]所述出风口 6与所述本体2外部的所述变径管7 —端连接,所述变径管7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离心风机8 ;
[0033]所述进水管9设置在所述本体2下方的侧壁上,所述排污口 10设置在所述本体2的底部。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离心风机启动,使本体内形成负压,含尘气体由进风口吸入,通过进风联体后进入进风管,在进风管的出口处直接冲激水面,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在水中进行浸尘。净化后的空气在进风管和进风联体的间隙中,经过挡水脱水后,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排向大气。[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除尘器直接安装在吸尘点上,对吸尘进行直吸式除尘,安装方便,能适应各种除尘点,体积小,降低了制造成本;用水量少,节能明显。除尘器安装在吸尘点上,就不需要经常清理管道。同时,也消除了原设备通过洗尘管道除尘,高挥发份物料在管道内的堵塞,引起火灾的隐患。
[0036]实施例二
[0037]本实用新型根据上述实施例一提供除尘器的另一实施例,参见图2所示。
[0038]如图2所示,一种除尘器,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除尘器,其中所述本体2包括上本体21和下本体21 ;
[0039]其中,所述进风口 I设置在所述上本体21的一侧,所述出风口 6设置在所述上本体21与所述进风口 I相对的另一侧;
[0040]所述进风联体3、进风管4、挡水板5设置在所述上本体21内部;
[0041]所述下本体22内部为液池,所述进风管4的出口位于所述下本体22液池上方,所述排污口 10设置在所述下本体22底部,所述进水管9设置在所述下本体22的一侧。。
[004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将本体分为上本体和下本体,使得本体易于安装,操作简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上本体与所述下本体之间为固定连接,可以采用螺栓连接、锁扣连接、插接等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本体与下本体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优选的,所述上本体21和所述下本体22之间为螺栓连接。
[0043]实施例三
[004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除尘器的实施例,参见图3所示。
[0045]如图3所示,一种除尘器,包括实施例二中的除尘器,其中所述除尘器还包括:
[0046]挡尘板11 ;所述挡尘板11设置在所述进风口 I与进风联体3之间。
[0047]隔板12 ;所述隔板12设置在所述挡尘板11与进风联体3之间,所述隔板12下端延伸至所述下本体22的液池中。
[004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进风口与进风联体之间设置挡尘板,将气体中大颗粒粉尘挡住,大颗粒粉尘沿挡尘板壁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到下本体的液池中,提高气体的除尘效率。
[004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挡尘板与进风连接之间还设置隔板,由于含尘气体经挡尘板进入到进风联体,从进风管的出口浸入到下本体的液池中,在液池的表面会溅起液体,溅起的液体通过挡尘板处的开口进入到进风联体中,使进风联体内部含有液体,当含尘气体通过进风联体时,粉尘在液体的作用下留在进风联体中,长期积累导致进风联体堵塞,通过设置隔板,将从进风管口喷出的气体溅起的液珠隔离,防止液珠进入到进风联体中,使进风联体保持通畅,不需要对进风联体及进风管进行清理,降低维护成本。
[0050]实施例四
[0051]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除尘器,其中所述下本体22底部为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具有倾斜面,所述排污口 10设置在所述倾斜面的下端,所述进水管9的出口位于所述倾斜面的上端。
[005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下本体底部设置成倾斜结构,液池中的污尘在倾斜面的作用下,向倾斜面下端的排污口移动,通过上端的进水管,当进水管中有水进入液池时,进水管口的水流从倾斜面上端向下冲洗,将倾斜面上残留的污尘冲到排污口处,提高排污效
果O
[0053]实施例五
[0054]参见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除尘器结构图,图5为图4所示的除尘器的俯视图。
[0055]如图4、5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除尘器,其中所述排污口 9处设置集污装置16,所述集污装置16包括进污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口 9与所述集污装置16的进污管连接。
[005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集污装置,可以将下本体内部的污尘收集起来,便于对污尘的同一处理。
[0057]进一步地,所述集污装置16上方设置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下端连接到所述集污装置16的排污管上的排污阀门。
[005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集污装置上设置电动推杆,对集污装置的排污管上的排污阀门进行控制,使集污装置可以自动进行排污,减少人工操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0059]实施例六
[0060]本实用新型根据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提供另一种除尘器,包括实施例五中的除尘器结构,其中还包括:水位控制仪14和溢水管15,所述水位控制仪14设置在本体2的外部一侧并与本体2连通;所述溢水管15设置在本体2下部的一侧。
[006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水位控制仪监测液池中液位情况,当检测到液位低于设置值时,通过进水管进行补水,当检测到液位过高时,通过溢流管对液位进行调节。通过水位控制仪与溢流管对除尘器中的水位自动调整,不需要人工进行液位监测及对液面的控制,控制简单,使用方便。
[0062]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除尘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进风联体(3)、进风管(4)、挡水板(5)、变径管(7)、离心风机(8)、进水管(9)和排污口(10); 所述本体⑵上部设置进风口(I)和出风口(6),所述进风口(I)与本体⑵内部的进风联体(3)连接,所述进风联体(3)底部连接进风管(4),所述进风联体(3)上方设置挡水板(5); 所述出风口(6)与所述本体(2)外部的所述变径管(7) —端连接,所述变径管(7)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离心风机(8); 所述进水管(9)设置在所述本体(2)下方的侧壁上,所述排污口(10)设置在所述本体(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包括上本体(21)和下本体(21); 其中,所述进风口(I)设置在所述上本体(21)的一侧,所述出风口(6)设置在所述上本体(21)与所述进风口(I)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进风联体(3)、进风管(4)、挡水板(5)设置在所述上本体(21)内部; 所述下本体(22)内部为液池,所述进风管(4)的出口位于所述下本体(22)液池上方,所述排污口(10)设置在所述下本体(22)底部,所述进水管(9)设置在所述下本体(22)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本体(21)和所述下本体(22)之间为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还包括:挡尘板(11); 所述挡尘板(11)设置在所述进风口(I)与进风联体(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还包括:隔板(12); 所述隔板(12)设置在所述挡尘板(11)与进风联体(3)之间,所述隔板(12)下端延伸至所述下本体(22)的液池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本体(22)底部为倾斜结构,该倾斜结构具有倾斜面,所述排污口(10)设置在所述倾斜面的下端,所述进水管(9)的出口位于所述倾斜面的上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9)处设置集污装置(16),所述集污装置(16)包括进污管和排污管,所述排污口(9)与所述集污装置(16)的进污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装置(16)上方设置电动推杆(13),所述电动推杆(13)的下端连接到所述集污装置(16)的排污管上的排污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还包括:水位控制仪(14)和溢水管(15),所述水位控制仪(14)设置在本体(2)的外部一侧并与本体(2)连通;所述溢水管(15)设置在本体(2)下部的一侧。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3764068SQ20142007804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4日
【发明者】薛刚伟 申请人:无锡市辉煌电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